禁补后教师的新方向,家长为啥愿意买账?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1 13:08 1

摘要:自从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被严格禁止后,不少人觉得教师想“多添份收入”的路被堵死了。可最近发现,有些教师悄悄摸索出了新办法,更让人意外的是,家长们不仅没反对,反而挺支持。这背后到底藏着啥原因?今天就跟大家好好唠唠。

自从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被严格禁止后,不少人觉得教师想“多添份收入”的路被堵死了。可最近发现,有些教师悄悄摸索出了新办法,更让人意外的是,家长们不仅没反对,反而挺支持。这背后到底藏着啥原因?今天就跟大家好好唠唠。

先说说教师们的新尝试,第一个常见的就是做线上优质课。不是那种偷偷组织的“地下补课”,而是在正规的教育平台上开公开课,内容全是课本里的重难点。我邻居家孩子上初二,数学总卡在几何辅助线上,后来刷到他们学校数学王老师在平台上的课——王老师把复杂的辅助线画法拆成“找中点”“连对角线”等小步骤,还配着动画演示,每节课就10来分钟。孩子每天睡前看一节,半个月下来,之前不会的几何题居然能自己解了。这种课要么免费,要么定价很低,家长不用花大价钱,孩子还能反复看,比线下补课灵活多了。

还有的教师会把教学经验写成实用的书。我同事家孩子的语文李老师,教了20多年小学,最懂孩子写作文难的痛点。她把平时改作业时总结的技巧,比如“写日记先记‘三句话’:今天做了啥、遇到啥、想到啥”“写状物先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编成了一本《小学生作文起步小手册》。书里没有高深的理论,全是孩子能看懂的大白话,还配了学生的范文和修改思路。这本书在家长圈里传得特别广,我同事说孩子看了之后,再也不用对着作文本发呆,老师也靠卖书多了份稳定收入,算是双赢。

短视频和直播也是个热门路子。现在不少教师在平台上分享“轻量化”的学习技巧,比如历史老师用“说评书”的方式讲楚汉争霸,英语老师教孩子用动画片台词记单词,还有的老师每周固定开直播,免费给学生答疑。我表姐家孩子上初一,特别喜欢一位物理老师的短视频——老师用矿泉水瓶做浮力实验,用蜡烛演示热胀冷缩,孩子看完还自己在家模仿,原本觉得枯燥的物理知识,突然就有意思了。这些视频大多免费,偶尔有合规的广告合作,家长觉得只要能帮到孩子,老师赚点流量钱也合理。

那家长为啥不反对呢?首先是这些新方式“不强迫”。不像以前的有偿补课,有的老师会暗示甚至要求学生参加,现在线上课、书籍、短视频都是自愿选择,孩子觉得有用就看,觉得没必要就不看,家长没压力,心里舒服。其次是真能解决问题,尤其是成绩中等的孩子,课堂上没跟上的内容,看线上课能补回来;作文写不好的,看老师的书能找到方法,比报那些“凑人数”的辅导班实用多了。

更重要的是,家长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现在不少地区的教师工资不算高,尤其是基层乡镇的老师,要养家糊口,想通过合法途径多挣点钱,只要不影响正常教学、不搞变相补课,家长都能接受。就像我楼下的张阿姨说的:“只要老师不耽误上课,能把真本事分享出来帮孩子,顺便多赚点,有啥不行的?总比偷偷补课让人心里不踏实强。”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新方向也得有“规矩”。平台要把好质量关,别让那些粗制滥造、没啥干货的课程或书籍混进来;教育部门也得留意,防止有人打着“分享经验”的幌子,搞“变相收费补课”。只有这样,教师能安心拓展收入,家长能放心让孩子学习,才是真的皆大欢喜。

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老师?或者你觉得教师这些新选择靠谱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也让更多家长知道,除了传统补课,还有不少能帮孩子提升的好办法。

来源:莓烦恼一点号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