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巴西大豆年产量达到1.6亿吨,美国产量为1.25亿吨,阿根廷约5100万吨。中国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57亿亩,产量约为2100万吨,我国仍然是全球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国,在各国大豆产量排名中位列第四位。虽然论产量,我国目前还远远达不到前三
是凭地力还是凭精耕细作?这是我最初的疑惑。
美国是全球的农业强国,以其庞大的农产品出口量稳坐世界头把交椅。然而美国的农业人口仅占全体人口的1.55%仅有527万。
2023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巴西大豆年产量达到1.6亿吨,美国产量为1.25亿吨,阿根廷约5100万吨。中国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57亿亩,产量约为2100万吨,我国仍然是全球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国,在各国大豆产量排名中位列第四位。虽然论产量,我国目前还远远达不到前三名的水平,但是看消费总量的话,中国毫无疑问是第一位。
2019年1月14日,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2018年大豆进口同比下降7.9%至8803万吨。而在2017年,中国的大豆进口还高达9553万吨。2018年巴西大豆对华出口达到6880万吨,比2017年增加1500万吨。中国2024年总需求为1.17亿吨,大豆进口总量达1.05亿吨,国产大豆为2065万吨,大豆对外依存度约为84.7%。2024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7465万吨,从美国进口大豆2214万吨。
根据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对美国土地的主要用途(MLU)网格化分析处理结果,约为23亿亩,而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3》,中国的耕地面积是22亿亩。
美国的粮食产量是5.7亿吨,和中国的6.8亿吨相比还少了一些。粮食产量的真实定义,是指农业生产经营者日历年度内生产的全部粮食数量。按收获季节包括夏收粮食、早稻和秋收粮食,按作物品种包括谷物、薯类和豆类。美国大量种植大豆,也大量出口大豆,还大量种植玉米,甚至把玉米酿成酒精做燃料,但不管怎么说,这些都已经计入了粮食的范畴。
为什么美国凭借少的面积产出了面积多的中国必须的大豆,还成为中美经贸博弈的重点?同时,美国耕地面积比中国大,可为什么粮食产量不及中国?
分析下,有几个原因。
1、美国强制轮休耕作制度优于中国。美国耕地气候、地力条件不如中国,但人少会弥补很多天然不利。
美国纬度相对较高,中部平原南北通透,北极来的冷空气与墨西哥湾暖湿气流可以畅行无阻,因此冬季气温变化远比东亚大陆剧烈,美国南部冬季低温几乎全在0℃以下,即使最南端的佛罗里达也会出现低于0度极端低温,导致很多农作物在冬季无法正常生长,导致美国本土没有真正意义的热带,因此热带经济作物在美国根本无法种植。
美国的寒潮是一路能抵达休斯顿的,气候冷热变化非常频繁,这就给美国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工业化时代这个问题被克服但先天条件总归是有差距),即使最南端的佛罗里达也会出现低于0度极端低温,导致很多农作物在冬季无法正常生长,导致美国本土没有真正意义的热带,因此热带经济作物在美国根本无法种植。
美国总体而言水资源匮乏,粮食主产区内除了密西西比河以外没有像样的大河,而密西西比河流量仅有长江一半左右,但流域面积却比长江多出了80%,这就导致大量水资源暴露在地表,而美国南部日照强度高,风速大,蒸发量远高于中国南部,下图可以看到全美土壤含水率,除了密西西比河干流沿岸,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半干旱台地,且表层土厚度小,复耕指数低。
美国地力条件也不如中国,覆盖上面的土壤厚度受常年南北通透的大风吹离,造成土地肥力下降。
中国东西向山脉众多,能有效减缓西伯利亚冷空气造成的伤害,因此我国虽然均温不如美国高,但极端灾难性气候要少,更适宜农业发展。
美国这一切如地力、气候、水文、温度条件都不如中国,但架不住美国人少,强制实行耕地轮耕制度。种一半地,闲置一半地。
人口少。众所周知美国只有3亿多人口,而中国有14亿,农业人口,也就是拥有百亩千亩的所谓农民,据说有527万,而中国是3亿多人。人口巨大的差距,使得美国农民更愿意机械化耕作。由此,有无尽广袤的土地用于耕作。
在美国就强制采用轮耕制,实行两年种一季,有利于保护土壤肥力,土地尽管贫瘠,却省了一些化肥。而中国很多地方是一年种两季,需要大量化肥。中国亩化肥使用量是21.6公斤,而美国是8公斤。中国8%的耕地,消耗了世界35%的化肥。(2015年的数据)
同时在美国,农药不能随便乱打,却远远超过中国用量。美国农药使用量远远超过中国,因为美国本土虫害植物微生物疾病远远高于中国,美国的动物种类只有中国的1/5,生物多样性远远不如中国,美国也是受生物入最严重的国家,很多在旧大陆的昆虫到了北美由于没有天敌基本无敌了,北美的生态环境也比较脆弱,人类开垦也不过近两百年的时间,环境的巨变不仅使一些动物灭绝,同样的某些动物也因为人类改造环境而从中获益,比如摩门蟋蟀,在北美和蝗虫一样。这也是大规模种植带来的不良后果之一吧。
2、美国农场主积极使用新技术
美国的大农场们积极利用新技术,新技术投入效费比高。这是大规模种植带来的良好一面。虽然精耕细作要差中国不少,但美国农业在使用新技术,工业化程度远超中国农业。
因为人口远少于中国,所以各作物种植面积和中国就不同。造成的结果就是美国耕地面积比中国大,可为什么粮食产量不及中国?两国每年同样进口粮食1.5亿吨,但是美国就是能每年产大量土豆,也就是种植结构不同。
由上图可以看出,粮食谷物和水果产量,中国远超美国,美国只是在大豆播种面积、产量,亩产远超中国。上表也充分说明,中美两国不但在种植结构上不同,在农业发展理念上也不同,由此最终造成美国是农业强国,中国是依赖贸易满足国内需求的后起之秀。
2024年美国粮食产量5.8亿吨,出口额达到1760亿美元,占全球粮食贸易的10%以上,主要出口产品包括大豆、玉米、小麦和肉类制品。
2024年中国粮食产量7.07亿吨,进口1.58亿吨
中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是美国1.5倍。若再计入蔬菜,中国蔬菜播种面积2000多万公顷,而美国蔬菜播种面积不到200万公顷。
中国可耕种的土地被拿来种水果了(中国水果产量约占世界4成),朝鲜半岛那么大的面积被拿来种蔬菜了(蔬菜产量占世界六成),其他特种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林林总总也超过了20万平方公里(3亿亩)。中国种植主粮的耕地只有17.5亿亩(约116万平方公里,约占总种植面积的70%)。
上图部分说明,中美种植结构有巨大差异,连同其他差异,说明人口少仍然可以凭借拥抱技术,只要达到那个阀值,实现用少的耕地成为世界级的农业强国是可行的。但是理智告诉我们,这种发展模式不可复制,不能照搬过来。
倒是启示我们,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是农业的未来更好的出路,如农业工业化、拥抱新技术、管理新模式、撒肥喷药批量化,这是必须去做的基础工作。让传统农业升级为新时代的农业,克服地理困难、打破私有与公有的矛盾、界限、藩篱,成为现代化的农业,为进一步改造奠定基础,让农业成为易于让先进管理方法改造的样子,再不是过去那传统的模样。
来源:东风送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