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最近一直为我的感情感到焦虑,也因此想让炑阳老师帮我看看我们之间的状况。坦白说,我真的很担心这段感情能不能有未来,我更想弄清楚,他对待感情到底是认真的,还是只是一时随意。
作者:炑阳文化
前·言
大家好,我是炑阳。
今天来分享一下特殊的命格,我们先看命主简述:
我最近一直为我的感情感到焦虑,也因此想让炑阳老师帮我看看我们之间的状况。坦白说,我真的很担心这段感情能不能有未来,我更想弄清楚,他对待感情到底是认真的,还是只是一时随意。
最近,我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每次他不在我身边时,我的心里就像有小小的疑云,总觉得他可能在外面有些情况。这种感觉让我晚上辗转难眠,也让我对白天的每一次聊天、每一句话都敏感异常。我知道这种想法可能有些多疑,但心里的不确定感实在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所以,我希望通过命理能看到一些更清晰的线索。我想知道,他性格里对感情的态度是什么样的,是那种可以托付终身的人,还是容易摇摆、容易被外界影响的人。我也想了解,我们现在的状态,是否只是暂时的波动,还是暗示了我们关系中的某些问题。
我也明白,感情不是命运完全决定的,现实中两个人的相处才是关键。但我希望借助一些分析,能够理清思路,让自己不再被不安支配。也希望借此机会,看清我们彼此的真实态度和潜在问题,好让我决定,是继续努力经营,还是该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我想,这次的解析,不仅是为了知道未来走向,更是为了理解他,也理解我自己。在焦虑和迷茫中,我渴望一份清晰和安心,想知道这段感情,是我们可以一起走下去的,还是只是让我学会放手的一段经历。
格 局 信 息
乾造:丙子年 丙申月 辛卯日 癸巳时(午未空)
大运: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6岁上运)
目前走第三步己亥大运(2021年开始)
原 局 解 读
旺衰:旺衰:日元辛金生于申月,正值金旺之时,因此辛金得月令而有根。虽然生在卯日巳时略显不足,但巳中暗藏庚金,再加上申月的月令帮扶,辛金已属有力,并不算弱。
就像在盛夏时节,即便有再多的清水,也难以真正驱散酷暑的燥热;同样在寒冬,哪怕正午有烈日,依旧感受不到温暖,还不如在家里开暖气或空调来得实际。所以在论命时,必须以节气为根本,因为节气的力量远胜于旁支零星的五行。金秋时节,万物渐入收敛,开花结果已定,该收获的也都收获完毕。
强弱:身强
性格:命主主要问婚姻。简单说,男命看“我克的人”为妻财,女命看“克我的人”为官夫。本命局里,辛金克的木只有日支卯木,虽然偏财,但毕竟也是妻财,而且正好落在日支——妻星的宫位,可算财星正位。不过,这不能就这么简单下结论,还得看看整体格局。
日元辛金在申月通根,算是有底气。丙火是官杀,理论上金旺时火会受伤,看似火不够力,但丙火在时支巳中通根,所以火其实也不弱。打个比方,这丙火背后有人撑腰,不是谁都能欺负它的。所以丙火代表的就是命主的事业和脑子里的想法。
再看癸水。癸水生在申月,本身就得令,还通根在年支子水,加上申子拌合水局,水势头更旺。通俗地说,就是水有源头又有流量,所以食神很给力。那水和火谁更厉害?看得势没得势。丙火虽有人撑腰,但不在旺季,水则得势得力,水的“后台”比火更硬,所以就形成了“伤官见官”的格局——简单理解就是:这个人心里想法多,想干的事也很多。
性格:心思重
婚姻:婚姻上怎么看?先看卯木。卯木虽然是财星,但力量最差:不透干、不得令,又被辛金克,加上卯申暗合,意思就是:妻子的想法或者兄弟的想法同频;同时也透露出命主心里可能有些见不得人的小九九。时间久了,妻子可能受不了,甚至给外人机会。
再看卯巳之间暗带辰土,叫“卯辰穿害”,加上年日子卯刑、卯申合,这婚姻格局就更热闹了——意思是命主自坐偏财,心里闲不住,对感情不止盯着一个人,赚钱也偏爱横财,不愿拿死工资。
再说年干丙辛合,两个丙争一个辛,算他的感情。表面上看是正缘(丙辛合),偏缘(辛卯),但实际上这个八字有点“纠结体”:食伤旺、官杀旺,心里既想要又想拒绝,大白话就是——喜欢女性也喜欢男性,心里各种小九九交织,这就是这个八字的特殊点,带点“双性”意味。
感情:多样化
结语:子卯刑、卯申暗合,说明命主心性不太实在。表面看丙辛合挺正派,实际上伤官见官让他不够端正。合与刑交织,使得性格时好时坏,心思多变,想法天马行空。
总体来说,这命格内耗大,感情多样化,难以长久稳定。想要婚姻顺利,就得条件成熟。比如,要让木火通关,但目前大运不配合,除非用印制食伤,局面混乱,也说明性格生活都不太规律。
生活上,这人不够诚实,变化多端,平淡日子少。他自坐偏财,虽然有财,但多半藏着掖着,不会显露出来,有自己的一套。
好的一面是,伤官见官让他有能力管理和掌控一些事情。流年大运得当,可以用下属或资源为己所用,但服不服从另说。毕竟官杀盖头,天干丙辛合显示想要,食伤又克它又不想要——说白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种人不好轻易靠近。
此命格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大家有机会可以琢磨琢磨,大家有相关的问题可以留在评论区,一起探讨交流。
提示:本文是炑阳文化原创作品,摘抄或转载请表明出处与作者,字字皆辛苦,感谢您的尊重!
来源:炑阳国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