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定安塔岭工业园的标准化厂房,到美国商超的冷链货架、中东家庭的餐桌,一条海南罗非鱼的“环球之旅”,背后是海南新台胜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台胜”)二十年如一日的匠心坚守。作为琼台合资的外向型企业,这家深耕定安的罗非鱼加工龙头企业,不仅用品质擦亮了海南水产的国
从定安塔岭工业园的标准化厂房,到美国商超的冷链货架、中东家庭的餐桌,一条海南罗非鱼的“环球之旅”,背后是海南新台胜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台胜”)二十年如一日的匠心坚守。作为琼台合资的外向型企业,这家深耕定安的罗非鱼加工龙头企业,不仅用品质擦亮了海南水产的国际名片,更在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机遇下,开启了从“全球餐桌供应商”向“国际产业链参与者”的新征程。
1
二十年深耕:从“落地生根”到“行业标杆”
时间回溯到2005年,彼时的新台胜带着对罗非鱼出口市场的期待,选择在定安塔岭工业园落地。“最初看中的是定安工业园区的发展潜力,以及靠近文昌原料基地的区位优势,而留下来,并发展壮大,靠的是这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新台胜副总经理王智明的话语,道出了新台胜与定安二十年共生共荣的根基。
如今,当初的“初创企业”已成长为海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8500平方米的现代化水产加工厂内,年成品加工能力达35000吨;出口美国HACCP注册、出口欧盟注册,MSC/ASC认证、美国GAA最佳水产规范BAP四星认证、BRC全球食品安全标准A级认证、清真食品(HALAL)以及犹太洁食(KOSHER)认证……一系列国际权威资质的加持,让新台胜的罗非鱼产品敲开了全球市场的大门,远销美国、中东、墨西哥、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历年来销售量及出口创汇额稳居海南同行业前列。
品质的底气,更来自“自检自控”的硬实力。早在2012 年4月,新台胜检测中心就通过了国家实验室CNAS认可,产品抗生素药残及微生物项目实现自主检测,从原料入厂到成品出厂,每一个环节都筑牢了食品安全防线,也让“海南罗非鱼”的口碑在国际市场上愈发响亮。
2
营商环境:“保姆式”服务护航企业安心发展
“从县委、县政府到各相关部门,经常主动上门了解需求,帮我们解决难题,让我们能心无旁骛搞生产、拓市场。”谈及在定安的发展感受,王智明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2024年7月,企业因信用修复事宜咨询县营商环境建设局,不仅得到了电话里的详细解答,工作人员还专程上门,通过电脑系统直观演示操作流程,“手把手”帮企业解决了急难愁盼问题。
这样的“保姆式”服务,正是定安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二十年来,从政策扶持到精准服务,从基础设施配套到发展空间拓展,定安县委、县政府始终是企业成长路上的 “坚实后盾”。“在定安,我们能清晰感受到营商环境一年比一年好,这也让我们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王智明表示,自企业成立以来,他便在公司任职,见证了定安对企业的支持,也坚定了企业扎根定安、做大做强的决心。
3
自贸新篇:把握封关机遇,解锁发展新可能
当前,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这为深耕出口业务的新台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对我们出口企业来说,封关不是挑战,而是‘升级契机’。” 王智明眼中满是期待,他介绍,企业正围绕两大方向积极布局:一方面计划引进境外优质原料,拓展加工品类,开发新的产品渠道,从“单一罗非鱼加工”向“多元化水产加工”延伸;另一方面,将依托海南自贸港的生态优势与政策红利,在巩固美国市场的基础上,加大对其他国际市场的推广力度,让“海南罗非鱼”走向更多全球消费者的餐桌。
更值得期待的是,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免关税”“跨境资金流动便利化”等政策,将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我们计划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新产品创新与产业化落地,主动融入全球供应链,实现从‘产品出口’到‘产业链参与’的跨越。”王智明的话语,不仅勾勒出企业的未来蓝图,更展现了定安本土企业借力自贸港东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姿态。
从2005年的 “从零起步”,到年产值突破7亿元的“行业龙头”,再到如今剑指海南自贸港新机遇的“开拓者”,新台胜的二十年,是定安本土企业匠心筑梦的二十年,也是海南水产产业对接国际市场的二十年。未来,这条从定安鱼塘游向全球餐桌的罗非鱼,必将在自贸港的浪潮中,书写更多属于海南、属于定安的产业新故事。
来源:定安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