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1载春秋,您将毕生精力献给祖国航空事业,用尽一生“托举”中国战机叱咤海空。“要很好地总结和宣传罗阳同志的先进事迹,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罗阳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推动航空科技自立自强上奋勇攀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
清明时节
天地间仿佛浸润着思念的微光
航空前辈们工作的身影
是岁月长河中不灭的星辰
山河依旧,故人长眠
但留下的温情与力量早已融入四季的风
今天让我们一起倾听
航空人用文字
将思念、感恩与传承
编织成跨越时空的对话
我在沈飞很想您
敬爱的罗阳同志:
51载春秋,您将毕生精力献给祖国航空事业,用尽一生“托举”中国战机叱咤海空。“要很好地总结和宣传罗阳同志的先进事迹,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罗阳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推动航空科技自立自强上奋勇攀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总书记给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的回信精神,正指引着每一位航空人,您的精神犹如一面旗帜,不断激励着每一位航空人。十多年过去了,我们正沿着您的足迹砥砺前行。中国航空工业的科技力量蓬勃发展,推动我国从航空大国阔步迈向航空强国,这都是您和广大航空人努力拼搏的成果。
万众期待的歼35A战机,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正式亮相,这是国家力量和科技进步的真实写照,歼35A战机如利剑般划破苍穹——这是对罗阳精神最铿锵的礼赞。
感恩奋进勇攀高峰。我们将继续沿着您的足迹,在科技创新的路上不断前行,为祖国的航空事业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虽然您无法亲眼看到这一切,但您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每一个航空人,奋进在航空报国的征途上。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
全体干部职工
我在成飞很想您
尊敬的歼10研制先辈们:
春草又绿,云台未老。当“猛龙”的轰鸣掠过八百里秦川,我们总会想起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些灯火通明的夜晚。先辈们用锋利的笔尖划破凌晨的星光,用泛黄的图纸铺满一张又一张长桌,用坚韧和创新闯过一道又一道难关。当暮色浸染碑文,总有些誓言会在山河间回荡,总有些传承会在血脉里沸腾。那些被风洞吹皱的面庞,那些在生产线上磨出茧子的手掌,把“中国必须有自己的战斗机”刻进了航空人的血脉。你们亲手抚育的“猛龙”,如今已成为护卫祖国海疆的利剑。
英魂不朽,精神长存!你们是永不褪色的航迹云,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而今,一架架战鹰在祖国的万里海疆翱翔,一面面党员先锋队的旗帜在研制现场飘扬,一批批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工匠在生产一线奋勇争先,一个个天马行空的“点子”在“百团大战”行动中由创想变为现实。新一代航空人用忠诚与奉献续写长空的诗行,书写着关于信仰与传承的永恒篇章。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飞
全体干部职工
我在西飞很想您
尊敬的陆颂善前辈:
您曾说:“人活着要有意义,对事业赤诚,对人真诚。”这句话深深地影响、激励着身为后辈的我们,赓续传承航空报国精神,用实干担当续写先辈的报国故事。
您毕生深耕航空事业,为铸就国之重器拼搏奉献,主持参与了轰6、运7、运8等飞机的研制工作,组织攻关解决了技术难题,为我国航空工业的蓬勃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您生活俭朴、热心慈善,以妻子的名义设立“文澜爱心专项帮困资金”,帮助困难职工。您用忠诚奉献践行初心使命,用公益事业播撒真情大爱。您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您的精神引领着我们。
如今,我们继承您的遗志,积极投身于建设现代航空工业体系的征程中,用锐意创新突破技术壁垒,用精益求精提升制造效能,用实干担当为祖国锻铸国之重器,努力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解”、肩上有“为”;我们赓续“大爱无疆”精神,秉承“点滴真情、航空大爱”的理念,用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履行社会职责,用点滴真情播撒航空大爱。您看,“长大后,我们就成了您!”
值此清明时节,我们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我们将始终以您为榜样,在岗位建功中成长成才,在砥砺拼搏中践行报国使命,在志愿服务中履行职责担当,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奋力飞出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的青春航迹!
中航西飞
“吴大观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
我在试飞中心很想您
尊敬的试飞英烈们:
清风拂松柏,清明祭忠魂。
当我们来到阎良城外东北塬上这座青松挺拔、翠柏葱郁的“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烈士公墓”时,看到你们的生平事迹,眼眶渐渐湿润。
人们常说“试飞铺就通天路”,然而试飞之路本身却并不平坦。新机试飞是科学的研究,是对极限的探索,这也意味着在使命和荣耀的背后也会有意外,会有流血牺牲。
仰望蓝天,中国战鹰从未像今天这般群星璀璨。这是几代试飞人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是几代奋斗者挥洒汗水拼出来的,更是你们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
缅怀,是为了传承。从踏入这片热土的第一天起,试飞人就暗下决心,要继承各位英烈的遗志,在广阔的航空领域有所作为,传承你们的事业并将其发扬光大是吾辈之责,唯有此才能告慰英烈炽热的灵魂。
你们是真正的英雄,英雄从未远去,英雄与时代同行。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试飞中心
全体干部职工
我在洪都很想您
敬爱的石屏院士:
清明细雨浸润山河。提笔之际,仿佛又看见您披着晨露,走进设计所,伏案忙碌的身影。那些泛黄的图纸上,每一道铅笔的刻痕都在细细诉说一名设计师对蓝天的渴望、对祖国的忠诚。
一个鄱阳湖畔的放牛娃,在日寇轰炸的硝烟中立誓要造出中国战鹰时,可曾想过自己会成为照亮后来者前路的星辰?您把最炽热的年华、最艰苦的奋斗,熔铸成了航空报国的基因链——那些在计算机房推演数据的深夜,在静力试验现场攥紧的拳头,在首飞成功后颤抖着摘下的老花镜,已然化作镌刻在机翼上的精神密码。
今日,当L15高教机的轰鸣声掠过长空,当年轻设计师们用数字孪生技术优化着您留下的气动模型,我们终于懂得:您从未离去。那些在铆钉间隙跳动的匠心,在航电系统间流淌的智慧,在总装线上传承的坚守,都是您以另一种形式在注视这片深爱的蓝天。
您当年在K8首飞时落下的热泪,已化作滋润航空沃土的春雨;您毕生追求的强军梦,正由我们新时代航空人接续书写。请您见证,这盛世长空,必如您所愿!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洪都
全体干部职工
我在沈阳所很想您
敬爱的黄志千总师:
在这个清明时节,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您——黄志千烈士致以最深切的哀思。60年前的那个春天,您因飞机失事而牺牲,年仅51岁。作为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奠基人之一、新中国第一位飞机型号总设计师,您组建了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为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架喷气式教练机歼教1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更为歼8飞机的研制全力以赴。
您常说,飞机设计没有小问题,您签发的上万份技术图纸是当时我国飞机设计图纸中质量最好的。您提出了“为减轻一克重量而奋斗”的设计原则,您对飞机设计反复推敲的精神,永远镌刻在我们的记忆里,永远体现在我们的工作中。
近年来,沈阳所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不断突破技术壁垒,从歼15的大洋亮剑到歼16的多用途作战能力,从无人机领域的创新突破到歼35A集隐身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于一身,一代代航空人接力奋斗,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中国航空的新篇章,朝着建设世界一流航空企业的目标迈进。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所
全体干部职工
我在哈飞很想您
致哈飞“十八勇士”:
时值清明,阴云低垂,哈飞的后辈们来看你们了。1948年,你们在哈尔滨试验工厂副厂长温其芳的带领下,开着载有搭床铺用的木材、建灶台的砖头、木工工具、炊具、粮食和行李的三辆汽车来到这里,开始修建大型军工机械和炮弹制造厂。
虽然条件艰苦,但你们以苦为乐,把这当作对自己革命意志的考验,还编了这样一首歌:“一片荒草窝,人少兔子多,吃水摇辘轳,做饭转支锅。刮风一身土,下雨泥成河,耗子编队走,乌鸦来唱歌。”1949年1月,部分军工厂陆续搬迁到这里,建立了东北军区军工部北满分部直属三厂,这是哈飞历史上的第一个正式称谓,也拉开了中国直升机腾飞的序幕。
不知道你们是否能看到,在如今哈飞的厂区里,有一座“英雄角”。这里伫立着你们的雕像,雕刻着当年在断壁残垣上手拉肩扛、爬冰卧雪的场景,讲述着早期哈飞人不惧艰难、敢为人先的奋斗故事。
几十年过去了,你们的身影依旧闪亮,你们的精神铸就了哈飞永远的丰碑,也激励着我们坚定地走向未来。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哈飞
全体干部职工
我在导弹院很想您
敬爱的航空科技英才董秉印:
又是一年芳草绿,翠柏凝春缅英魂。
董总,您用一生时光讲述了铸箭报国的故事。您航空报国、呕心沥血的奉献精神,刻苦攻关、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研精神,博采众长、自立自强的创新精神,为铸箭青年树立起了学习的榜样。您是航空人心中的一座丰碑,向全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作为新一代航空人,我们要以您为榜样,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争做优秀铸箭人。我们是铸箭事业的接棒人,是践行航空强国使命的新鲜血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春力量。我们要继承先辈遗志,坚定理想信念,把青春奉献给伟大的航空事业。鲜花献给英烈,铭记革命先烈功勋,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航空精神代代传承!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导弹院
全体青年
我在直升机所很想您
尊敬的直升机所前辈们:
您可知在景德镇所区山沟的最深处,那栋爬满藤蔓的老旧二层小楼前,总有一群年轻人在晨曦中驻足?当阳光穿透锈迹斑斑的窗棂,我们仿佛看见50多年前那些伏案疾书的身影;在计算机尚未普及的年代,您用长尺圆规绘就的每道弧线,都是通向蓝天的密码。
如今,我们抚摸着档案室里泛黄的笔记本,油渍与锈迹交织的纸页上,那些被体温焐热的参数依然滚烫。盛夏时节,每当系统因高温报警,我们就会想起您搭在颈间的毛巾——那方粗布既能拭去额角的细汗,又小心护着怕潮的硫酸纸。办公室里键盘声声,可您点击计算器时噼啪作响的韵律,依然在每一份仿真数据里回响。那些被麻绳勒出沟壑的掌纹,早已化作直升机旋翼的流线。是的,您亲手点燃的航空报国火种,已化作漫天的导航星光。
请放心,当年您用皲裂指节写下的基因编码,正在我们这一代航空人的掌纹里延续传承。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直升机所
全体干部职工
我在一飞院很想您
敬爱的徐舜寿先生:
清明寄思,慎终追远。又是一年缅怀先辈的重要时刻。在一飞院的映天大楼旁,您的塑像前,我们早已敬上花篮。每一次鞠躬,都是向您的致敬;每一枝菊花,都是对继往开来的笃定。
作为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一飞院的第一任总设计师,您为这块土地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这份事业积蓄了无尽的力量。从投身革命到慷慨救国,从引领飞机设计到穷尽一生为国创新开拓;从一个人的始终追随、相信看见到带动一群人的忠诚奉献、热爱坚守。您的故事,是一生忠诚忘我、激情热血的故事,是一生航空报国、大爱厚德的故事,也必将是这支队伍赓续传承、航空强国的故事。
传承是最好的缅怀,实现是最大的荣光。请相信,我们定将在与历史的对话中,坚守信仰;在和理想的共鸣中,汇聚精神;也定会在同价值的对标中,自立自强;在向高地的仰望中,回答好时代之问。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一飞院
全体干部职工
我在自控所很想您
昝公:
此刻,我们齐聚在您雕像前,献上鲜花,表达我们的缅怀之情。
作为中国航空机载技术奠基人,您是先行者,擎一面旗;您是启明星,举一束光;您是领军人,育西迁魂。在我们的记忆中,您的名字,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辰,永远悬挂在航空工业的天空中,闪烁着无尽的光芒。
在忠诚奉献、自力更生的奋斗中,您的名字在我们自控所人的心中代代相传,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在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征途上,您的精神,是自控所人面对难题时的信念支撑,是我们追求卓越的动力所在。
此刻,您的雕像矗立在这里,仿佛仍在向我们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您眼中闪烁着深邃的智慧光芒,嘴角挂着坚定的微笑,定格下的年轻面庞好似永远锐意无限。
最好的缅怀是铭记,最好的致敬是传承。
未来的日子,我们将更好传承您和航空先辈们的精神,深耕细作,潜心研究,为我国的航空事业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春泥护花江山妍,且带先辈铁骨行。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控所
全体干部职工
我在陕飞很想您
敬爱的陕飞航空先辈们:
清明雨落,春山入幕。在这个时节,窗外正掠过一架银鹰,它的尾迹划过天际,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仿佛要在云端讲述对你们的思念。
泛黄的照片里,那些你们深夜里留在停机坪上的汗渍,在交付仪式上偷偷抹去的泪花,早已化作基因密码,流淌在我们年轻一代每个航空人的血液里。
敬爱的航空先辈们,如今祖国的天空已不同往昔。运9已舒展银翼掠过祖国各地,反潜、预警击水南海碧波,你们当年亲手组装的运8,仍在边关哨所、救灾前线续写传奇。我们懂得,所谓“国之重器”,原是无数先辈以毕生心血浇灌的鲜花。虽然你们已远去,但你们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将继续秉承你们的遗志,发扬你们的精神,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陕飞
全体干部职工
我在强度所很想您
尊敬的冯钟越总师:
记得2024年盛夏,我们初到强度所建所老址。一位老同志指着办公楼一间略显简陋的房间对我们说道:“看,这就是咱们的老总师冯钟越曾经工作的地方,大家一定要记住他。”
初查这个名字,了解到您是我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的儿子,出身名门;再了解下来,作家宗璞那篇浸透泪水的悼念散文《哭小弟》,原来是感慨于您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51岁就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用生命践行“大国重器、以命铸之”的铮铮誓言;接着深入了解,才知您是我国著名飞机结构强度专家,在新型歼击机结构强度计算与试验等多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战鹰背后真正的英雄。如今,我们也成为了航空人,接过了您手中的接力棒,心中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冯总,您浇筑的强度之魂,永远在云端守望中国战鹰的每一次振翅。今日的航空人,当以您为楷模,以航空报国之志建设航空强国,书写航空工业更加灿烂的明天。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强度所
全体干部职工
我在计算所很想您
致计算所104A计算机的建设者们:
一个夙愿,研制中国自己的电子计算机;一个使命,建设世界一流的航空强国。1960年,只因国家的需要,你们从五湖四海奔赴大西北,搭起帐篷做车间,架起床板当实验台,一边搞建设,一边学技术,一边干科研,迈出了自主研制104A计算机的第一步。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你们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全部使用国产器件的大型电子计算机,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从东方红1号卫星轨道计算,到水库工程计算、纤维强度计算、光学系统计算,你们奋发图强、埋头苦干、披荆斩棘,为国家装备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科学探索永无止境,科技强国使命在肩。你们凭着迎难直上、勇攀高峰的精神,走过了从电子管到晶体管、从小规模集成电路到大规模并行计算处理的求索之路。你们是攀登者,是救火队,是主力军。你们运筹帷“握”,神“机”妙算,让飞机智慧地翱翔在祖国海天。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我们将继承遗志、接续奋斗、自立自强!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计算所
全体干部职工
苍穹无垠,征途如虹
航空后辈定当赓续前辈志业
以航空报国的使命担当
忠诚奉献,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勇攀高峰
在新的征程上续写航空强国新篇章
铁粉必看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党组领导到贵州安顺四县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2025年国防科技工业新闻宣传与军工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在京召开
责编/张程 主编/肖瑶
监制/孙梦遥
来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各单位
来源:航空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