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宝,你双十一的时候帮家里买个净水器回来吧。”小雅正躺在床上追着剧,突然收到了妈妈发来的消息,随手回复到,“买那玩意干嘛呀?而且还不便宜。”妈妈给她转发了一篇文章,声称“生水中含氯气,长期用生水煮饭会致癌,因为氯气已经被世卫组织列入为‘致癌物质’”。小雅回复
“小宝,你双十一的时候帮家里买个净水器回来吧。”小雅正躺在床上追着剧,突然收到了妈妈发来的消息,随手回复到,“买那玩意干嘛呀?而且还不便宜。”妈妈给她转发了一篇文章,声称“生水中含氯气,长期用生水煮饭会致癌,因为氯气已经被世卫组织列入为‘致癌物质’”。小雅回复妈妈,“这样的内容一看就很假啊,肯定是卖净水器的,而且你怎么知道用净水器过滤后的水,真的就比自来水好呢?”妈妈沉默了片刻,最终决定暂时搁置购买计划。
自来水中的氯气:真的致癌吗?
自来水中的氯气,其实是保障我们饮用水安全的“卫士”。自然环境中的水未经处理容易滋生病菌,为了消灭病菌,达到饮用标准,自来水厂会通过氯消毒技术进行净化处理。正常情况下,自来水中会残留少量氯酸和次氯酸根,以保证在输送过程中对细菌实现持续的抑制作用。
那么,自来水中残留的氯气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呢?根据世卫组织的规定,自来水中的余氯不得超过5mg/L,而我国的标准更为严格,规定自来水中余氯含量最低不得低于0.05mg/L,最高不得高于4mg/L。实际上,为了降低健康风险,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基本都控制在1mg/L以下。而且,氯处理的水进行的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都显示了很高的安全性。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清珺指出,近几年在北京地区的自来水抽样检测中,没有出现过氯超标情况。因此,只要没有闻到刺激性气味,就可以放心饮用。
净水器过滤的水,真的比自来水更好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安装了净水器,但净水器过滤的水真的比自来水更健康吗?《消费者报道》曾做过相关测试,将北部水厂水样与其他6组家庭水样送往检测机构进行总硬度、菌落总数、浑浊度等20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发现7组水样的检测结果差异并不明显。相反,水厂经过处理的水样没有检出菌落,而没有及时更换滤芯的2组家庭水样却检出菌落。这说明,自来水厂经过处理的水可以放心直接饮用,而净水器如果不定期更换滤芯,反而更容易滋生细菌。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的专家表示,净水器主要起过滤、吸附、紫外消毒的作用,而自来水在经过处理之后已经达到了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烧开就可以饮用,使用净水器的意义并不大。而且,从净水器出来的水不一定百分百安全,比如长期不更换滤芯,水质就会产生二次污染。
关于“自来水”的这些谣言,你还在相信吗?
1. 白开水放凉后=“慢性毒药”?
有说法称白开水放凉后会产生大量的致癌物亚硝酸盐,但实际上,我国规定了生活饮用水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最高限量分别为10mg/L和1mg/L。要达到每日允许摄入量,需要喝的水不少,基本不可能实现。以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年男性为例,要达到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每日允许摄入量,分别需要喝25.9L和4.9L的水。所以,白开水放凉后不太可能产生大量亚硝酸盐,顶多会影响口感,或者放置时间过长会滋生细菌。
2. 白开水的“保质期”只有16小时?
白开水放置时间超过16小时,就会滋生大量大肠杆菌,喝了会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而且大肠杆菌也不会通过空气传播。不过要注意,大肠杆菌可能通过粪便污染水源,所以最好不要喝没有经过处理的生水。
3. 自来水中的水垢会诱发肾结石?
自来水中的水垢多是因为水中含有的钙、镁离子较多。根据我国的标准,生活饮用水的总硬度(以碳酸钙计)不超过450mg/L。以成年人每日饮水2L计算,也就摄入360mg钙元素,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00mg。所以只要正常喝水,是不会诱发肾结石的。
来源:生活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