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到这条数据时,脑子里蹦出的不是数字,而是宿舍楼下那排充电桩——晚上十点还亮着蓝光,像给未来插了个充电宝。
“3175+3487,华北电力今年又收了多少‘电网预备役’?
”
刷到这条数据时,脑子里蹦出的不是数字,而是宿舍楼下那排充电桩——晚上十点还亮着蓝光,像给未来插了个充电宝。
北京校部3175人,保定校区3487人,加起来6662个新生,听着像要凑个“六六大顺”。
可细看男女比例,北京6:4,保定7:3,核工那边男生占八成二,外国语学院女生占八成六——这哪是大学,分明是“大型相亲困难现场”。
最扎心的是专业分布。
电气学院713人,能源动力520人,控制与计算机487人,三个学院就吞掉快一半名额。
想读个“冷门”?
不好意思,连核科学都82%男生,女生想躲清静只能去外国语。
省份名单更像一张“高考内卷地图”。
北京、河南、新疆、安徽……录取破百的省份一口气列了15个。
鄂尔多斯一中14人,宁夏六盘山13人,绵阳中学19人——这些中学的名字,听着就像“电网子弟班”。
姓氏排行榜更离谱。
王李张刘陈,前五名稳如老狗,走到哪都是“老王家的天下”。
保定校区还多了个“同”姓挤进前八,瞬间想起隔壁宿舍那个姓同的哥们,每次点名都被老师喊成“同学”。
别以为这只是人数游戏。
华北电力这两年跟国家电网、华能集团绑得死死的,实验室直接搬进了电厂,学生实习先爬风机再进控制室。
智能电网、新能源、核能安全,哪个不是烧钱的赛道?
学校砸下创新创业基金,搞竞赛、搞专利,连充电桩都升级成“实验样本”。
国际交流也玩得花。
美、德、澳的联合培养项目,听着像公费旅游,其实是去人家电厂熬夜抄表。
回来一问,学分换得挺值,就是头发少了点。
说到底,6662个新生,6662个“电力打工人”预备役。
有人奔着A档学科来,有人冲着“毕业进国网”来,还有人单纯喜欢那身蓝色工装。
反正四年之后,都得去爬风机、守变电站,或者蹲在实验室里给电网“把脉”。
至于能不能脱单?
看命吧,毕竟连外国语学院都86%女生了,剩下的14%男生,估计早被学姐预定。
评论区说说,当年你报志愿,是不是也冲着“毕业包分配”四个字?
来源:高级山雀7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