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是点亮心灵的光,师者是持灯前行的人。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余庆县融媒体中心推出“师心映芳华”专栏,讲述我县优秀教师的育人故事,记录他们平凡中的坚守与不凡的奉献。致敬每一位点亮梦想、播种未来的老师!
教育是点亮心灵的光,师者是持灯前行的人。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余庆县融媒体中心推出“师心映芳华”专栏,讲述我县优秀教师的育人故事,记录他们平凡中的坚守与不凡的奉献。致敬每一位点亮梦想、播种未来的老师!
今天推出:余庆县松烟小学徐相娟:扎根乡村讲台十三载 坚守教育初心
在余庆县松烟小学的校园里,语文教师徐相娟的身影始终从容温暖。2012年,22岁的她大学毕业后放弃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松烟镇投身教育事业。如今十三载过去,她从青涩毕业生成长为市级骨干教师、“遵义市优秀教师”,成为基层教育工作者中默默坚守的杰出代表。
徐相娟的教育情怀,源于家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传承——她的祖父一生奉献乡村讲台,这份信念早早在她心中扎根。“回到故乡任教,不仅是职业起点,更是一场使命接力。” 她曾这样说道。
初登讲台时,徐相娟虽满怀热忱,却很快遭遇“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困惑。“面对学生课堂、课后的问题,我没法完美解决,才发现学校学的知识不够用。” 她坦言,从那时起,她便踏上持续学习之路:课余潜心钻研,每日向资深教师虚心求教,不断反思总结教学方法。
在她的课堂上,细节处满是教育温度:课桌歪斜时她轻轻扶正,地面有污渍便俯身清理,学生遇困惑则耐心倾听引导。为让知识更易被接受,她将枯燥拼音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结合韵律操转化为游戏;围绕课文内容,还组织包粽子、制作手抄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吸收知识。“徐老师课堂上总提有趣的问题,大家都抢着回答,不知不觉就爱上了语文。” 四年级(3)班学生蔡香阳说。
针对乡镇小学学生背景各异的特点,徐相娟格外注重因材施教。接手新班级时,她发现热爱运动但上课分心、作业拖拉的学生邱子轩,“通过和同学交流,我看到他的闪光点,就常表扬他,帮他发现自己的优点。” 在她的课后辅导和趣味课堂引导下,邱子轩逐渐爱上学习:“徐老师教我学习方法,她的课特别有趣,我现在很喜欢学习。”
班级管理中,徐相娟创新推行“积分激励”与“班干部轮值”模式,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与责任意识。她带的班级班风学风扎实,她本人多次获评“优秀班主任”,班级还荣获贵州省“班级组织奖”。
对同事,徐相娟更是倾囊相授。她主动承担“传帮带”重任,与青年教师同研共进,经她结对指导的付明仙、李维、龚丽三位老师,均已成长为松烟小学教学骨干。“她常深入课堂实际指导,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松烟小学副校长罗庆华评价道;同事冯正红也表示:“我们常探讨教学方法,她总能凭丰富经验给出好建议。”
从教十三年,徐相娟始终以“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为座右铭。她先后赴北京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研修,活跃于名师工作室,广泛研读教育专著并勤于反思,主持的1项县级课题、2项校本课题均成功结题。“大数据时代,学生学习生活离不开网络,我们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才能带给学生新鲜东西。” 徐相娟说。
如今,徐相娟已收获市级骨干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县级优质课一等奖等多项荣誉,今年9月更被授予“遵义市优秀教师”称号。“这份荣誉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鞭策。” 她表示,未来将继续坚守初登讲台的初心,不断提升自我,努力成为“社会满意、学生喜爱、家长放心”的好老师。
十三载春秋,徐相娟以讲台为田、以仁爱为种,在松烟的教育沃土上静心耕耘。正如她所说:“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坚守,而我,仍在路上。”
来源:余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