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给西方国家制订规则的!”—黄岩岛国际级自然保护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1 09:05 1

摘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关于西方国家制订的3海里领海线规则,毛主席不以为然,钪锵有力地说:“中国不要遵守任何“惯例”,中国要制定“惯例”,让他们来遵守!”于是,根据毛主席的指示,1958年9月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线的声明》指出:"中华

新中国建立以后,关于西方国家制订的3海里领海线规则,毛主席不以为然,钪锵有力地说:“中国不要遵守任何“惯例”,中国要制定“惯例”,让他们来遵守!”于是,根据毛主席的指示,1958年9月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线的声明》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国政府许可,不得进入中国领海及其上空。"时至今日,联合国发布的海洋法关于领海权规定的标准就是按照新中国的标准执行:12海里!

新中国设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兼具生态、政治和法律意义的重大决策: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3523.67公顷,将重点保护珊瑚礁,确保该片海域能够保持原始生态状态。

中国设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维护黄岩岛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2024年7月发布的《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显示,该区域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活珊瑚平均覆盖度达28.6%,较2015年有明显增长,其环境质量甚至可媲美澳大利亚的大堡礁。

除了生态保护,这一举措也在法律和政治层面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级的命名本身就是国家层面对该区域最高规格的法律地位确认,是一个强有力的主权声明。这意味着日后任何对该区域的挑战,都将直接与中国国内法相冲突,中国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国内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和处置—未来,如果敌对国家入侵该保护区,中国军警可以依据中国法律进行入住、逮捕,甚至击沉、击落非法舰艇和飞行器!

此外,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中国占据“环保”这个天然的道德高地。这有助于减少国际阻力,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认同,同时通过科学考察、生态监测等活动,可以以和平、可持续的方式持续保持在该地区的存在感;保护区的建立意味着中国可以依法对区域内渔业、矿产资源利用;

既然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么就要配备科研、管理和保护设施。若要兴建这些必要的设施,可能需要在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区域进行适当的吹填工程,以满足人员和设备安置的需求。但这与大规模的军事化填海有本质区别:中国政府已明确表示,建立自然保护区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将黄岩岛军事化。此举实际上是对菲律宾等方面炒作“中国军事化黄岩岛”舆论的回应,意在为局势降温,避免军事冲突,维持地区稳定;

在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任何建设活动都必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相关法规的框架下进行,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大规模的填海造陆工程会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与设立保护区的初衷相悖。

总之一句话,主动权在我,中国为美国及其奴仆国制订了新的红线!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来源:熊styl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