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东营市垦利区红十字会坚守“党建引领、宣传先行、服务至上、创新有为”工作思路,锚定“品牌红会、廉政红会、服务红会”建设目标,以创新破局激发工作活力,持续提升人道服务质效,全力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
近年来,东营市垦利区红十字会坚守“党建引领、宣传先行、服务至上、创新有为”工作思路,锚定“品牌红会、廉政红会、服务红会”建设目标,以创新破局激发工作活力,持续提升人道服务质效,全力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
筑牢应急救援防线,提升生命守护能力
垦利区红十字会以“专业化、广覆盖”为导向,多维度强化应急救援与救护能力建设。深化应急救护培训:推进救护“五进”,打造“红+”社区服务品牌,完成全区18个社区志愿者系统培训;创新传播形式,开发微信小程序急救学习模块、制作“崔大娘拉正呱”系列救护微视频,让急救知识“寓教于乐”。多线推动扩大普及:针对企业、机关干部、中小学师资等群体定制课程,今年已开展救护员取证培训165期、取证5502人,近3年累计培训救护员1.39万人次、普及培训9万人次,获评“全省应急救护工作表现突出先进单位”。建强专业救援队伍:整合民间力量组建先锋救援队、青年救援队,配备专业设备,推动队伍“四化”建设(队伍建设规范化、制度完善精细化、设施配套标准化、能力提升专业化)。两支队伍深度融入区域救援体系,参与防震减灾、危化品救援等各类演练,开展抢险救灾30余次,先锋救援队先后获评“全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优秀红十字救援队”等称号。
织密社会救助网络,健全长效帮扶机制
围绕群众急难愁盼,垦利区红十字会多渠道拓展救助路径,让人道关怀精准落地。精准开展助学助困:搭建公益桥梁,协调企业助力贫困大学生、困难家庭及乡村振兴,累计发放救助款物311.62万元;今年为2名白血病患儿、3名先心病患儿争取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天使基金”救助。创新筹款模式:线上发力,第四届“5.8人道公益日”网络众筹募集善款10.84万元,600余人参与“一起走”公益活动;线下拓展,通过颁发牌匾、赋予冠名权等精神激励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捐赠,充实人道事业发展资金。
深化“三献”宣传动员,传递生命接力力量
以“广宣传、强引导”为抓手,稳步推进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器官捐献工作。无偿献血扩面提质:依托“世界献血者日”开展主题宣传,获评“全市无偿献血先进单位”,10名志愿者获“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造血干细胞捐献扩量:通过手册、宣传片等普及知识,全区登记志愿者达824人,6人成功捐献。遗体器官捐献扩影响:联合区医院发展器官捐献协调员,借助网络、电视开展宣传,累计登记1477人次,完成捐献12例,倡树移风易俗新风。
创新会员服务模式,激活志愿奉献动能
垦利区红十字会以“数字化+品牌化”双轮驱动,提升会员管理与志愿服务水平。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创建“益”起来“救”出发品牌,其中“青少年假期博爱学堂‘爱的拥抱’”项目,以“课堂+实践”模式普及急救知识,带动“大急救”理念传播,入选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成为全国红十字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还在第二届山东省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斩获银奖,相关工作登上中央新闻联播。推进会员数字化管理:在全市率先开发会员“信息化管理系统”,小程序设个人/团体会员申请、电子会员证、优惠政策、救护知识5大版块,实现会员网上入会、缴费,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格局。
搭建民生服务平台,夯实人道服务基础
聚焦群众实际需求,垦利区红十字会从硬件建设、阵地打造入手,办好民生实事。打造博爱家园阵地:以“博爱家园”建设为载体,打响“红汇红”党建品牌,推动会员、志愿者融入社区治理,成功创建国家级博爱家园1处、省级10处。建设专业实训基地:在全民健身中心建成170平方米应急救护与救援训练基地,已开展培训班20期,暑假为2000余名学生普及急救知识。配置生命急救设备:筹措资金125万元,在全区公共场所安装自动体外除颤仪(AED)65台,同步加强使用培训,提升心源性猝死患者现场救治率。
强化宣传效能建设,扩大红十字影响力
建立“发现亮点-提炼经验-推广典型”全链条宣传机制,调动全员参与宣传积极性。截至目前,已在《中国红十字报》“大众新闻”“海报新闻”《东营日报》以及省市红十字会网站等10余家媒体刊发稿件150篇,有效提升垦利红十字品牌的社会认知度与美誉度。(苏鲁会)
来源:大众网东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