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这届年轻人,还没老,就先“佛”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0 20:55 1

摘要:咱们以前总说日本社会“低欲望”,年轻人没啥追求,不买房不结婚。但现在一看,咱们自己好像也差不多了,甚至情况可能更严峻——而且短时间内估计也难改变。

咱们以前总说日本社会“低欲望”,年轻人没啥追求,不买房不结婚。但现在一看,咱们自己好像也差不多了,甚至情况可能更严峻——而且短时间内估计也难改变。

经济增速放缓,周围关店裁员的消息变多了,餐饮业也越来越难做。更明显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谈恋爱、不结婚,生育率一路走低,已经比日本还低,仅仅比韩国好一点点。这背后反映出的深层问题,其实就是“性萧条”。

啥叫“性萧条”?说白了,就是大家对亲密关系、对性事,越来越提不起劲。

从根上讲,人活着其实就两件大事:一是求生存,二是求繁衍。生存是让自己好好活,繁衍是把生命延续下去,某种程度上算是另一种“永生”。但现在,越来越多人连繁衍这一步都懒得走了。

年轻人为什么选择“躺平”?因为内在动力不足了。数据显示:中国有36%的夫妻,一年亲密不到10次,平均一个月一次都不到。80后、90后里,93%的人每月亲密次数少于3次。更令人惊讶的是95后——调查发现,他们中有一半人每周性生活不到一次,甚至超过10%的年轻人尽管有固定伴侣,但过去一年完全没有性生活。

这届年轻人,还没老,就先“佛”了。

很多人说,现在年轻人处对象处得就像“睡在上铺的兄弟”,纯友谊。46%的大学生从来没谈过恋爱,1/4的人直接表示“不想谈”。这不是结不结婚的问题,是连恋爱都懒得谈。

这种状态直接拉低了结婚率和生育率。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结婚人数比去年同期少了近16万对。连万艾可(伟哥)和安全套的销量也都在跌——尤其是杜蕾斯,市场份额缩水近10%。

娱乐方式也在变。KTV、酒吧、夜店、密室……这些带点社交、带点“暧昧”属性的娱乐项目,这几年越来越不好做。相反,逛公园、Citywalk、露营这类“低多巴胺”、强调自我放松的活动火了起来——不求人、不社交,就图自己一个舒服。

说到底,就是大家越来越“自给自足”,不愿意费心去建立和维护关系了。

那为啥会变成这样?

第一个原因,就一个字:累。

工作时间长、收入一般、福利跟不上,再加上人人背房贷车贷,根本没啥闲钱闲心去谈情说爱。欲望是要花钱的,恋爱也是要成本的。于是很多男性就开始“去责任化”——“我赚的钱自己花不香吗?干嘛要去讨好别人?”

数据显示,中国的劳动供给率只有1.1,也就是一个人赚的钱刚够养活自己。这种经济压力下,谈恋爱都难,更别说结婚生子。再加上年平均工作时间超过2500小时,每天像陀螺一样转,下班只剩躺平刷手机——谁还有力气风花雪月?

反映到消费上,就是男性更愿意给自己买东西,而女性奢侈品、礼赠型消费却在降温。男人不追女生了,女人也越发经济独立、不依赖爱情——两边都更关注自己,而不是对方。

第二个原因,是这时代的娱乐方式太丰富了。

各种短视频、游戏、直播……手机一刷,快乐自来,根本不需要另一个人。尤其是男性,线上能看到的美女、能获得的满足感,可能比现实中还多。久而久之,对真实关系的需求就降低了。

女性也越来越独立,不需要通过婚姻获得经济保障。于是出现一个现象:年轻时谁都看不上,年纪大了又被催着“凑合结婚”,没有感情基础、没有生理吸引,这样的婚姻也难长久。

“性萧条”不只是一个社会现象,它也在悄悄改变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它既是这代人生存压力的结果,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除非有一天,大家真正有了闲、有了钱、有了心力,否则,“低欲望”的状态,可能还会持续下去。

来源:老杨侃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