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次排名不仅反映了各校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也凸显了广东省内教育资源分布的格局变化。以下从重点城市视角,解读最新高校排名情况。
近日,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广东地区)正式发布,榜单涵盖了广东省25所主要高校的综合实力评估。
本次排名不仅反映了各校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也凸显了广东省内教育资源分布的格局变化。以下从重点城市视角,解读最新高校排名情况。
作为广东省省会,广州凭借深厚的教育资源,包揽了榜单前10名中的7席。
中山大学省内第1、全国第15,继续领跑广东高等教育。华南理工大学(全国第27)、暨南大学(全国第47)分列省内第2和第4,彰显其理工与综合类学科的双重优势。
此外,华南师范大学(第7)、华南农业大学(第8)、广东工业大学(第9)及广州大学(第10)均跻身省内前十,覆盖师范、农林、理工等多元领域,进一步巩固了广州作为全省教育核心的地位。
深圳作为经济特区,高等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南方科技大学(全国第43)和深圳大学(全国第58)分列省内第3和第5,两校凭借科研创新与产学研融合的优势,成为深圳乃至大湾区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
尤其是南方科技大学,建校时间虽短,但已连续多年跻身全国前50,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
此外,除广深外,广东省其他城市的高校也凭借特色学科崭露头角。
汕头大学(全国第149)作为粤东地区代表性高校,位列省内第13,其国际化办学模式备受关注。
湛江的广东海洋大学(第16)与广东医科大学(第22)聚焦海洋科学与医学领域,为粤西地区发展提供专业支撑。
来自佛山的佛山大学(全国第261)首次进入榜单前20,位列省内第17,其理工科建设与本地制造业紧密结合,成为区域经济转型的重要助力。
东莞理工学院(第19)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排名较往年稳步提升。
本次排名中,暨南大学(第4)作为华侨最高学府,凭借人文社科与医学领域的突出成果,稳居综合类高校前列。
广州大学(第10)通过学科优化与师资引进,排名较往年显著提升。佛山大学(第17)则通过产教融合模式,成为非中心城市高校逆袭的典型。
此外,南方医科大学(第6)、广州医科大学(第11)等医药类院校表现亮眼,反映出广东在医学教育领域的持续投入。
2025年广东高校排名不仅体现了传统强校的底蕴,也凸显了新兴院校的活力。广州、深圳双核驱动,其他城市特色化发展,共同构建起多层次、多类型的高等教育体系。
未来,随着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广东高校有望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区域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来源:城市年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