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啥事儿呢?原来,在九三阅兵结束后,他激动地表示:“祖国必统一,枪声一响最少捐 5000 万,公司整体最少捐 1 个亿,这笔钱永远备在账上!” 就这么一番话,如同投入舆论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最近,张雪峰可太 “火” 了,火得那叫一个出圈,直接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啥事儿呢?原来,在九三阅兵结束后,他激动地表示:“祖国必统一,枪声一响最少捐 5000 万,公司整体最少捐 1 个亿,这笔钱永远备在账上!” 就这么一番话,如同投入舆论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张雪峰,大家都不陌生吧。在高考志愿填报和考研辅导领域,那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被不少家长和学生视为 “灯塔”。他凭借着幽默风趣又接地气的风格,还有对各专业、院校深入透彻的分析,圈粉无数。线下咨询常常一号难求,线上直播也是人气爆棚,一场讲座门票刚上线,眨眼间就被抢购一空。家长们就认他这股实在劲儿,能把专业前景、就业方向、院校性价比这些关键信息,掰开了、揉碎了给讲明白,不像有些 “官方建议”,说得模棱两可。
这次阅兵当天,张雪峰没像往常一样进行志愿填报直播,而是组织全公司员工齐聚会议室,一同观看阅兵直播。仪式结束后,他站在台前,难掩内心的激动,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脱口而出。视频传到网上后,评论区瞬间炸了锅,网友们分成了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支持他的人,那是对他赞不绝口,觉得他是 “真男人”“纯爷们”,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得很。他们说,谁说商人就不能有爱国情怀啦?看看张雪峰平时的言行,再瞧瞧他公司的风气,就知道他这是打心眼里爱国。他 “三观正” 的形象,就是这次言论最有力的背书。在这些支持者看来,张雪峰能在关键时刻勇敢表态,那是值得称赞的。
可持怀疑态度的人呢,那质疑声也不小。不少人觉得他这是在故意炒作,就是想蹭阅兵的热度,借机涨粉呢。他们酸溜溜地说:“5000 万?说得轻巧,吹牛谁不会啊,真到捐的时候,指不定跑哪儿去了呢!” 还有人觉得他是借着爱国情怀,给自己的志愿填报业务打广告,就是一场精明的流量炒作。
要我说,张雪峰能说出这番话,还真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吹牛。咱们从他对员工的态度,就能看出他这人向来是 “说到做到”。这些年,他的公司一直推行 “四天工作制”,周末从不强制员工加班。就说 2025 年春节吧,直接给员工放了 24 天长假,就是为了让大家能踏踏实实地陪家人。对老员工,入职满三年,就给提供学费补贴,支持大家继续深造学习。员工要是在苏州买房,只要入职两年以上,就能申请无息借款,这可解决了员工的大难题。逢年过节,不仅给员工发红包,还贴心地给员工父母寄礼物,这暖心的操作,谁能不感动?更让人竖大拇指的是,去年有个员工家人重病,他不仅批了长假,还偷偷让人给员工卡上转了 5 万块应急,而这些事,他从来没主动宣传过,都是业内人私下传开的。能对员工这么好、这么实在的人,说要捐钱,大概率不是空话。
而且,张雪峰的爱国行动可不是这一次。2021 年河南暴雨,他一声不吭,悄悄捐了 200 万的救灾物资,朋友圈都没发一条宣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他又给家乡哈尔滨的社区送了上百箱口罩和消毒液,从联系厂家到找车运送,都是他亲力亲为。和那些捐了钱就赶紧买热搜大肆宣传的网红比起来,张雪峰这些善举,都是后来被网友扒出来的。这次借着阅兵说出捐款的话,更像是他看到祖国强大后,自然而然、发自内心的一种表态,想用自己的方式,给出一个实实在在的承诺。
不过,在这场舆论风暴里,还有个事儿被翻了出来,那就是张雪峰几年前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推荐。2020 年的时候,他在视频里信誓旦旦地说:“别看土木和建筑不一样,但在房地产行业,一样挣钱。”
当时,他觉得中国的城镇化在持续推进,农村人口不断流入城市,城市人口的住房购买力上升,再加上房地产是支柱产业,上下游产业众多,所以土木工程专业会持续热门。
可谁能想到,仅仅过了四年,房地产行业遇冷,土木相关专业也陷入了困境。当初听了他的话报考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如今就业四处碰壁,处境艰难。他推荐的“黄金专业”,五年后成了“黄金枷锁”。
这时候,就有人跳出来指责张雪峰,说他当初的推荐误导了学生,让这些学生如今面临就业难题,还说他靠着志愿咨询赚得盆满钵满,却没有对被误导的学生负责。
这不是信息偏差,这是专业判断的严重失误。更关键的是——他收钱了。
但咱们仔细想想,一个行业的兴衰,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了,政策的变动、市场的需求、经济大环境的变化等等,这些因素错综复杂,就算是再厉害的专家,也很难精准预测到每个专业未来几年的发展走势。在 2020 年那个时间节点,从当时的市场情况和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张雪峰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判断,其实也符合大多数人的认知。只能说,这几年房地产行业和基建领域的变化太过迅猛,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
回过头来再看张雪峰 “捐 5000 万” 这件事,捐款,是锦上添花;赔偿,才是雪中送炭。比起国家,那批被耽误的学生,更需要这5000万里的一个零头。
否则,再多的“爱国豪言”,也遮不住良心的裂缝。
毕竟,真正的担当,不是对着阅兵式热血沸腾,而是面对自己犯过的错,敢说一句:“对不起,我来补。”
来源:脑洞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