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深耕教育园地 绘就提质新卷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0 23:18 1

摘要:近年来,三亚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打造“学在三亚”品牌,让教师有干劲、资源更均衡、办学有提升,为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推动海南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交出了一份温暖有力的答卷。

教育二字重千斤,它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二字也系万心,承载着一个个小家的希望。

怎样是好的教育?家长的回答很朴实:有良好的读书环境,有优秀的老师,让孩子健康成长、学到真本事。

近年来,三亚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打造“学在三亚”品牌,让教师有干劲、资源更均衡、办学有提升,为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推动海南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交出了一份温暖有力的答卷。

苏州中学附属三亚学校效果图。三亚市教育局供图

固根本谋创新

一所小小的幼儿园,为何能涌现出20名省市区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先进工作者?

这个问题,三亚市第一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蒲日芳给出的答案是:将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同步谋划、管理。

好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近年来,三亚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教育发展的有效路径,营造出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园所氛围,激发教师团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在这样的发展理念下,幼儿园成长为三亚市幼教领域的窗口单位,成为三亚以党建引领教师队伍建设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三亚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选优配强学校领导班子,严格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为各中小学选好配强党组织正、副书记,引领教师队伍整体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持续提升。

在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三亚不遗余力地开展改革创新。

“我们工作更有积极性,创先争优!”“有专家来讲课,我们能更快提升!”……今年1月,三亚市教育局发布的一条管理办法,让老师们为之欢喜。

管理办法全称《三亚市公办中小学校长基金管理办法》,通过“真金白银”的支持,鼓励学校开展聘请省内外专家讲学指导,为教师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提供保障,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提升学校办学水平,让老师更有积极性、获得感。

为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让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三亚同样积极探索实践。

三亚在全省率先推出《三亚市公办中小学教职工无校籍管理办法》:由教育部门统筹管理教职工编制和专业技术岗位,打破校际、区域壁垒,优化师资配置,促进教师合理流动。

党建引领让老师队伍更有干劲,校长基金给老师的成长搭建梯子,无校籍管理让好老师流动起来……这些看得见的变化,都化作了课堂上更生动地讲解、校园里更用心地呵护,护航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路。

三亚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学生们享受多彩假期。三亚市教育局供图

优服务解民忧

“过去我们总羡慕能在市里读书的孩子,有好的学校可以上。”三亚红庄小学家长黎洪宾感慨,现在不用费心思转学,孩子在乡村上小学也有好老师。

黎洪宾所说的“好老师”,来自三亚市第二小学教育集团。近年来,三亚开展集团化办学体制改革,把公办中小学组建成教育集团,打破城乡校际壁垒,让优质校带动薄弱校发展进步。目前全市共有39个教育集团和教育联盟,80.92%的公办中小学已纳入集团化管理,走在全省前列。

除了线下指导,三亚还扎实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全域全员全流程应用,打造教育“智慧模式”。

如今,全市110所公办中小学校的112间教室配备的同步课堂视频直播设备投入使用,全市推行同步课堂,通过开展“名师课堂”“同步课堂”以及 各类线上平台 等优质资源共享项目,有效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试点效果如何?成绩最有说服力。

“我们通过‘一长多校’模式,向红庄、罗蓬两所偏远学校输送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学生学业表现达标比例从不足30%跃升至85%以上。”三亚市第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王迎春介绍,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课堂活了起来,学生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

集团化办学的成效不止于成绩的提升,更在于打破了教育资源的壁垒,让优质教育惠及更多家庭。

这一点,从家长们的“用脚投票”中便可见一斑:2023年全市中小学生13.98万人,2024年14.53万人,2025年14.79万人,中小学生数量逐年递增。越来越多家长选择三亚,正是源于对当地教育教学质量的认可,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吸引他们扎根于此的重要砝码。

为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让海南自贸港人才安心创新创业,让三亚居民有获得感,2025年三亚依托“机器管招生”系统在全省率先完成义务教育招生工作,高效办成教育入学“一件事”。同时,还精心打造了课后托管服务体系,通过科学规划周内延时服务与周末特色课堂,形成了全时段、多元化的托管网络。

周内的延时服务温暖而有序。篮球场上,体育老师带着学生练习运球上篮,强壮体魄;教室里,学生凑在一起写作业,得到老师的悉心指导。

今年,三亚在第一小学、第七小学祥瑞校区、迎宾小学等学校设立周末公益课堂校区,开设了编程、中国舞、搏击、创意美术、户外运动等十余门课程,让5800余名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解锁新技能,度过充实又有趣的周末时光。

这个暑期,刚刚结束的暑期托管让不少家长留下了许多暖心回忆。

全市5560余名学生在三亚接受安全培训、防诈骗宣传及科普讲座,参加暑期少年进军营、五指山红色革命教育研学等活动,丰富多样的暑期活动,不仅为学生们的假期生活增添了色彩,也切实解决了不少家长的“心头难题”。

来自湖南的张遥是三亚某科研机构的引进人才,妻子在医院轮岗,暑期带娃成了夫妻俩最头疼的事,暑期托管帮他们解了燃眉之急。

“以前下班回家还要辅导作业,现在孩子不仅完成了学习任务,还更加爱思考爱运动,我们能全身心投入工作,真的太感谢了!”张遥说,他打心底里感激这份贴心的服务。

办新校提内涵

教育应抓实当下一年功,谋划中期三年计,锚定长远五年路。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三亚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三亚附属中学、西南大学三亚中学……近年来,三亚在教育领域大动作不断。自开展“一市(县)两校一园”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工程以来,洽谈合作办学项目26所,19所优质学校落地,提供优质学位4.2万个,推动形成“新建一所、优质一所、带动一片”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格局。

如今,三亚明德双语学校、杜威教育集团等3所学校正在建设中,上海外国语大学三亚附属小学、襄阳市第四中学和上海福山正达集团等4个项目正在洽谈中,届时可再提供优质学位1.3万个,引领带动三亚区域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

立足当下补齐短板,三亚加快学校硬件设施“更新换代”。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3年来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2.8万个。2025年为三亚1750间宿舍装上了热水洗浴设施,实现全市中小学全覆盖,空调配置也实现全覆盖并走在全省前列。走进河东小学,教室里的两台新空调格外显眼,六年级学生赵明晴说:“以前夏天上课汗流浃背,现在扇子都用不上了!”

着眼于中期优化教育布局,智慧校园建设提升迅速。64所中小学建成362间多媒体教室,919名教师用上新办公电脑,718台学生电脑投入课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注册率、激活率达100%。

“我们制作的特色课程视频——海南民歌《久久不见久久见》,成功上线国家中小学教育智慧平台海南频道的国际交流课程板块,能让更多的老师带领学生们了解海南民歌,弘扬海南文化。”榆红小学教师符天志说。

锚定长远提升教育品质,三亚持续为教育事业注入新鲜血液。近三年来,三亚引进优秀教师2700余名,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等多个学科,其中不乏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鹿城银辉”“银发精英”、外籍教师,为三亚教育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特色育人让每个孩子都有出彩机会。第三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吸引64校630余人参赛,“鹿城杯”科技挑战赛吸引1700名学生同台竞技;体育艺术同样精彩,2025年海南省青少年排球锦标赛、中国中学生沙滩排球锦标赛等赛事在三亚举办,校园里随处可见运动的身影;三亚市第二中学2018年至今多次获得全国中学生沙滩排球锦标赛冠军;“新时代三亚好少年”“三好学生”评选活动,让79名优秀学生成为榜样,引领大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亚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紧盯教育公平与特色发展,聚力课程改革、校园文化建设、家校社协同育人等重点环节,扬优势、树标杆,持续增强三亚市基础教育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同时,将不断优化教育评价体系,完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为建设教育强市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自贸港人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