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物流节暨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开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0 23:18 1

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0日讯9月10日,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主办、山东省港口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物流节暨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在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大会以“共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开辟全球贸易新蓝海”为主题,旨在加快构建东西互济、陆海联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0日讯9月10日,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主办、山东省港口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物流节暨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在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大会以“共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开辟全球贸易新蓝海”为主题,旨在加快构建东西互济、陆海联动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持续促进贸易便利化,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汇聚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开幕式上,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原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徐祖远,山东港口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等先后致辞。山东港口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奉利主持。

胡亚东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为物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希望大家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优化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推进物流行业标准化建设,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迈向新台阶,并以本届物流节为平台,进一步汇聚共识,共同打造更高效、更智能、更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物流行业力量。

徐祖远在致辞中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加快实现。中国物流也正在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加速跃迁,从“单一环节优化”向“全链条价值重塑”深度变革,从“国内市场驱动”向“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全面拓展。面对逆全球化冲击,我们唯有以高质量发展为引擎,积极打造韧性供应链,加大供应链技术研发投入,培育数字产业新业态,全面拓展全球朋友圈,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共同推动物流大通道建设、开拓贸易全球新蓝海。

霍高原在致辞中表示,山东港口组建六年多来,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越来越重要,与世界的连接越来越紧密,各级各界给予山东港口的信任支持越来越大,港口高质量发展生态日益丰盈、动能愈加强劲。山东港口愿与各方一道,携手深化基础设施“硬联通”、综合服务“软联通”、美美与共“心联通”,加速构筑通达全球的双循环物流网络,构建智慧高效、标准协同、全链贯通的“端到端”服务模式,共绘“物畅其流、通联天下”崭新图景,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全球贸易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在发布环节,山东港口以科技赋能优化物流链,创新推出“陆海纵横”系列数字化产品,精准匹配供需,打通物流堵点、助力降本增效;举行“山西-日照-漳州”35吨铁路敞顶箱海铁联运“一箱制”班轮首航仪式,实现货物全程不拆箱、不换箱,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打造“港航铁”高效协同典范;山东港口、中国国际物流节组委会联合各方,共同发起全球物流供应链生态联盟倡议,更好应对全球供应链挑战,凝聚行业合力,构建开放包容、协同共生、智慧高效、互利共赢的现代物流新生态;中国国际物流节组委会向战略合作伙伴山东港口物流集团授牌,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为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创新升级注入新动力。

开幕式后,与会嘉宾共同前往展馆区考察山东港口展馆等,并见证港易佳与中石化润滑油公司联名产品发布。

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自成立以来,山东港口聚焦服务“一带一路”、RCEP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主动融入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全力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货物吞吐量连跨六个亿吨台阶、突破18亿吨,集装箱量超越4400万标箱,分别居全球第一、第二位。作为物流的枢纽节点,目前山东港口通过363条航线、54个陆港、106条班列,架起了陆海双向开放的“黄金通道”,同时,作为供应链的核心节点,加快由“单一港口运营商”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型,努力打造串联产业、激活生态的“价值引擎”。

“陆海纵横”系列数字化产品介绍:

围绕落实“交通强国、数字中国”,山东港口发布“陆海纵横”系列数字化产品,以科技重塑港口现代物流新格局。该数字化产品包含6大平台:

化工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深植客户需求,担当社会责任,搭建订舱、运输、仓储等化工物流全程链条,整合海事监管、进出口申报、远程视频审核等多元功能,实现“一网通办”,为化工企业提供可靠、高效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

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公路、铁路、水路、内陆港、仓储、码头作业、口岸服务等商务政策信息,专家团队护航,AI智能解析,沉淀知识库,让运输方案效率更优、成本更低,让供需对接更精准、更高效。

运力综合服务平台:锚定“绿色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以数据驱动优化供应链管理,深耕大宗散货、专项物流、口岸物流、智慧物流、新兴业态五大板块。聚焦充换电调度、自动驾驶等领域,打造智慧绿色物流;拓展车后市场,构建共生共赢生态。

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平台:专注畅通沿黄流域多式联运通道,以数据支持统筹业务资源,延伸口岸服务功能,构建“关、港、站、箱、货、场、列、船”一体化服务体系,提供多式联运定制化模块,解决客户用箱难等痛点,赋能内陆企业高质量发展。

仓储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多类型仓库仓储资源,以数智赋能破解行业瓶颈,链接仓储、配送、分拣、发货、销售等全流程,实现无人化运营、AI选仓、VR看库、智能配送等功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数字化仓储服务解决方案。

数字化生活消费品供应链协同平台: 依托丰富仓储网络、共享运力和消费品资源货盘,为供应链各方提供仓储、分拨、配送等解决方案。开放生态合作,免费平台对接,定制化服务方案,专业售后保障,构建高效、协同、共赢的消费品供应链生态体系。

“山西-日照-漳州”35吨铁路敞顶箱海铁联运“一箱制”班轮:

山东港口聚焦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焦炭运输为突破口,联合钢铁企业、港口、铁路及船公司,创新打造35吨铁路敞顶箱“一箱到底”新模式。

该模式突破运输瓶颈,实施船舶改造,突破传统运输不匹配、环节多等难点,改造完成全国首艘35吨铁路敞顶箱专用运输船舶,整船配置500个箱位,有效保证运输能力,真正意义上实现35吨铁路敞顶箱原箱上船、整船运输全程不换箱、不开箱。

首批焦炭在山西太原装入35吨铁路敞顶箱,通过铁路直达山东港口日照港,敞顶箱在港口直接吊装上船后通过海运发往目的地福建,实现整列发运、原箱上船、专船运输、一箱到底,满足焦炭运输“零货差”“零亏耗”“零水分”,效率提升10%以上。

从“二次装箱”到“一箱到底”,从“粉尘漫天”到“绿色洁净”,此次的成功首航,标志着“一箱到底”规模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全球物流供应链生态联盟倡议:

一、共拓国际物流通道。积极发挥联盟各方优势,精准赋能、协同攻坚,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密海运航线、拓展国际中转、开行国际班列、完善多式联运,同步发力“硬联通”与“软联通”,加快构建陆海联动、东西互济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二、共建综合服务体系。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推动物流与产业深度融合,打破壁垒、消除孤岛、整合资源、创新模式,通过科技加持和创新驱动,促进物流各环节无缝衔接,共同为客户提供“端到端”优质服务,助力实体经济降本增效。

三、共推绿色低碳发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物流领域节能减排,在装卸、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和配送等环节,全面推广应用新能源、新技术,共同制定绿色物流标准、建设绿色物流体系,持续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四、共创智慧网络新局。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在物流供应链场景的应用,探索细分物流服务解决方案;加强产学研合作,联合高校、科研等机构搭建人工智能物流技术研发平台,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推动行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转型升级,提升物流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五、共筑合作融通平台。建立常态化合作和融合畅通机制,加强政策协调、业务协同、场景共建,推动规则衔接、信息共享,进一步实现物流操作、单证、数据等标准统一,破除行业壁垒,促进物流畅通,努力将联盟打造成服务产业发展、推动行业进步的标杆平台。

六、共塑国际物流品牌。制定联盟品牌发展战略,明确品牌理念、定位,通过创新全球品牌传播方式,讲好品牌故事、塑造联盟成员国际品牌形象,扩大在全球物流市场的知名度、美誉度,提升品牌话语权与影响力。

闪电新闻记者 史静 吴政宏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