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黑土地上的秋风,吹拂着历史的回响。9月9日,由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局、中共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黑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共同主办,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牡丹江市文化
原创 王禹
黑土地上的秋风,吹拂着历史的回响。9月9日,由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局、中共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黑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共同主办,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牡丹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央广网承办的“热血国魂·龙江行”网络视听主题采风活动,在哈尔滨东北抗联博物馆这个具有红色历史印记的重要见证地正式启动。
一群用镜头与笔触穿越历史烟云的央地新媒体平台记者、国内头部视听平台代表、知名自媒体博主们的足迹,踏上穿越时空的旅程,从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到东宁要塞遗址,从八女投江纪念馆到哈工大航天馆……显然,这是一次新媒体时代的红色寻根,也是一次跨越历史与当下的精神对话,引领全国网友共同感受黑土地上曾经的烽火岁月。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局、中共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黑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领导,东北抗联史研究专家、多位著名抗联英雄后人等100余人共同参加启动仪式。
(一)
黑龙江是一片浸润着英雄热血的土地,这里是东北抗日联军浴血奋战的主战场,无数先烈在此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献出了宝贵生命。从冰天雪地的东北抗联密营到松花江畔的抗战遗址,从杨靖宇将军的铮铮铁骨到赵一曼烈士的慷慨悲歌,龙江大地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壮烈史诗。
启动仪式上,主办单位及媒体代表先后致辞,与会领导嘉宾共同启动此次采风活动,并举行了“热血国魂·龙江行”采风团授旗仪式。由抗联将士与烈士子女组成的弘扬东北抗联精神艺术团带来的歌曲演出为启动仪式画上圆满句号。
每一处红色地标都是一本打开的史书,沉默而震耳欲聋。
在东北烈士纪念馆,“抗战14年的黑龙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通过文物、图片、AI互动等形式,全景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龙江儿女铮铮铁骨战外敌、前仆后继赴国难的光辉历程。展览展示了111件(套)文物、84份文献,235张历史照片及19件雕塑、绘画等艺术品和3处场景,无不默默诉说着当年残酷的战争历史与可歌可泣的英烈事迹。
其中,集中展出东北抗联将领赵尚志、许亨植、冯治纲使用过的手枪,金剑啸主编的《大北新报画刊》、满洲农业移民入植图、《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一·二六指示信》)、朴英山小部队使用过的密码本、朴英山小部队使用过的电台等12件一级文物,以重量级文物资源构建差异化展览优势。
在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当外形似一个巨大“黑盒”的陈列馆突然闯入眼帘时,仿佛瞬间触碰到那段黑暗岁月的边缘。看着这里的一砖一瓦和曾经日军进行残忍实验的场所,其冰冷的实验器械无言诉说着惨绝人寰的罪行,所有人的内心之中都升腾起无法言说的悲痛和愤怒。
未来几天,记者们还将深入到尚志、海林、牡丹江、东宁、绥芬河等市的红色点位,这些场所不仅是历史记忆的容器,更是民族精神的磁场,吸引着当代人驻足凝望,思考战争与和平的永恒命题。
(二)
黑龙江这片热土,承载着共和国长子的荣光与担当。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社会主义建设到改革开放,龙江儿女始终将“抗联精神”和“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采风团所到之处,既看到了历史的血色丰碑,也见证了新时代的振兴画卷——老工业基地焕发新活力,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乡村振兴扎实推进,这种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正是龙江大地上最动人的风景线。
比如,从东北抗联博物馆到哈工大博物馆与航天馆,这条采风路线本身就是一个精妙的叙事设计——它既回溯了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又展示了科技强国的新篇。哈工大航天馆里展示的航天成就,与抗联博物馆里的艰苦奋战,看似相隔遥远实则精神同源,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生动体现。
黑龙江的红色文化从来不是静态的陈列,而是与当代生活深度交融的“活态遗产”。“热血国魂·龙江行”活动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宣示,通过深入挖掘龙江厚重的红色历史,展现新时代龙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通过推出一批具有广泛传播力与影响力的视听精品,向全国网友推荐黑龙江著名的红色文旅路线,让伟大抗战精神与东北抗联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
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采风团成员们将通过深入走访与用心感悟,将龙江的红色故事、振兴故事讲得更深、更透、更动人,为龙江乃至东北的振兴发展汇聚强大的网络正能量。
(三)
本次采风活动的独特之处在于传播方式的创新,通过主流媒体、视听平台创作者和网络达人的多元视角,借助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红色历史不再局限于教科书和博物馆,而是变成了可感知、可互动、可传播的视听体验。
“热血国魂·龙江行”采风活动的重要使命,也正是让红色文化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语言,真正走进当代人的生活,特别是年轻人的心灵。
采风活动通过数字化展示,让观众可以通过虚拟技术与历史人物、场景互动,获得沉浸式体验;将抗联故事转化为年轻人喜如乐见的“轻量化”内容;通过深度解读的叙事手法让英雄人物“活起来”;通过网络平台开展话题互动,形成红色文化传播的接力……活动通过扎实的实地走访和生动的视听创作,筑牢历史记忆的堤坝,让历史事实说话,让革命文物发声,不仅呼应了全媒体宣传的顶层设计,更让红色文化成为跨越代际的精神纽带。
“热血国魂·龙江行”是一面镜子,照见中华民族的过去与现在;也是一座桥梁,连接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当采风团用镜头记录这些红色丰碑,用网络传播这些英雄故事,他们实际上正在参与一场跨越时空的集体记忆建构——这不是简单的历史回溯,而是带着历史智慧走向未来的精神征程。
来源:广电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