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步:私信引流我市居民范女士在小红书APP上发布一条出售相机的帖子,有人私信范女士,认为价格合适,想要购买,范女士就在转转APP上架了相机,并向对方发送了商品链接。第二步:发送虚假截图对方发来一张虚假的下单截图,随后通过邮箱冒充转转平台客服,要求范女士下载I
真实案例:在二手平台出售相机,却要扫码转账?
案例详情第一步:私信引流
我市居民范女士在小红书APP上发布一条出售相机的帖子,有人私信范女士,认为价格合适,想要购买,范女士就在转转APP上架了相机,并向对方发送了商品链接。
第二步:发送虚假截图
对方发来一张虚假的下单截图,随后通过邮箱冒充转转平台客服,要求范女士下载IPVideoTalk会议软件进行验机。
第三步:骗取转账
范女士配合验机,并开启屏幕共享,对方承诺会向范女士打款,但却说范女士的银行卡被风险管控,无法正常收款,要求范女士腾出银行卡,将存款转入支付宝,又以“查看是否解除风险管控”为由,要求范女士扫描指定二维码转账汇款,导致范女士被骗7千余元。
心理分析急于
成交
盲信
权威
信息
盲区
受害人因急于达成交易、轻信“平台客服”权威身份、对二手交易风险认知不足,被诱导执行非常规操作。
权威服从效应:心理学中,当个体感知对方为权威角色(如“平台客服”)时,会本能降低质疑,服从指令。案例中,骗子伪造客服身份,利用受害人对平台规则的信任,制造“验机”“风险管控”等专业话术,使其忽略异常操作(如屏幕共享、扫码转账)。
警方提示出售二手商品时,
切勿跳开平台私下交易,
更不要轻易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
芜湖反电诈编辑 |妙妙鼠 审核 | 文刀来源:弋江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