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好,六零后的我来了,带着半生经历和经验,来一起看人间悲欢故事,品世上真善美丑,悟天下人情道理,修以后平安人生。
嗨,你好,六零后的我来了,带着半生经历和经验,来一起看人间悲欢故事,品世上真善美丑,悟天下人情道理,修以后平安人生。
知道现在的行业有多卷吗?
各行各业,包括律师行业。
听说,有的律师已经改行跑外卖、滴滴了。
面对记者采访的镜头,被访者(曾经的律师)平静的回答:与其我一年接上三几个案子,不如我天天跑外卖有了现金天天进账踏实。
是啊,饱读诗书多少年,没有收入都枉然。
不是所有的律师都有高收入,不是所有的律师都能坚守为法律从一而终的初衷 ,也不是所有的律师都能主张正义,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律师都能遵纪守法。
这不,也有律师为了生计,动起了歪心思。
01
我们从源头来说吧。
现在民众的维权意识都比较高,诉讼的案件也逐渐增多。
但都有一个问题,起诉书上,关于对方的信息,除了名字和手机号,你还能填上多少?
如果不够详细,恐怕都无法立案。
这个时候,查找对方户籍信息、婚姻情况,就是当务之急。
都说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机会。
于是乎,市面上就成立了很多法务公司、咨询公司等,专门提供户籍信息代查服务。
能够接触到这些信息的,有房产公司、通信公司、律师、金融公司等。
这些法务公司呢,顺理成章的可以找律师合作。
律师呢,有自己当事人的信息。
但是,毕竟数量太小。
怎么办呢?
律师有办法。
他们会利用律师身份,伪造委托书,从公安部门调取公民户籍信息。
然后以每条30-40元的价格,卖给法务公司或者咨询公司。
这些公司呢,加价到每条200元、800元,甚至2600元一条卖给客户。
02
2024年7月,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审理了一起案子。
查明事实如下:
2022年10月以来,周某等人开设公司,通过提供有偿查询公民个人信息服务谋利。
部分信息来源于7名执业律师,其中包括上海律师洪某和张某。
他们利用律师身份,伪造委托书,从公安部门调取公民户籍信息,洪某以每条30至40元的价格出售,张某以每条30元的价格出售。
洪某和张某分别非法获利六万多元和五万多元。
法院最终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洪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7万元;以相同罪名判处张某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6万元。
挣的这点钱全赔进去了。
这是个真实的案例。
所以很多人不解;就为了“30块钱”值得吗?
也是,只有律师自己才知道,外表看起来很风光的职业,早已经内卷得厉害。
很多年轻律师刚入行,没有什么人脉资源,通常靠抖音、小红书等渠道发发帖子,做免费咨询吸引客户。
结果发现客户太精明,问完就跑,律师费根本收不上来。
有些客户呢,是直接奔着户籍信息来的。
这倒是省事,钱也不多。
只是,这风险和代价同样是高。
最后的代价是什么?
刑事处罚+罚款+吊销执照=职业生涯终结。
所以现在呢,某书上,很多律师都直接表明:
不接受只调查户籍信息的业务!
所以说呢,人与人都一样,无论什么职业,如果没有法律底线意识,很容易被市场逼得失去理智。
市场再难,底线不能丢。
律师要想在这个行业长期发展,必须守住法律红线。
要靠专业能力吃饭,而不是靠“旁门左道”谋利。
其实,话又说回来,哪个行业不是如此呢?
03
但是,也有个例除外。
比如李子柒。
一个90后的小姑娘,从自己拍一个短视频开始,到组成团队拍摄美食文化。
再到和微念公司的官司,乃至停更。
再次出山时,看到她全新的非遗制作的方向。
站在了春晚的舞台上,展示她非遗的作品。
从被人民日报报道,到她自己在人民日报发文。
一位年轻的女网红,打磨出了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人生。
人民日报评价她:没有热爱就成不了李子柒,没有热爱也看不懂李子柒。
央视新闻评 评价:不得不说,李子柒是个奇迹,一颗平常心做出了国际文化传播的奇迹
李子柒是一位现实中的造梦者,也是一位让梦想成真的普通人。
从她的身上,我们是不是也看到了热爱、专业和坚持的力量?
她也遇到过困难,也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
但是,她用她成功的作品转型,让自己从众多的网红中脱颖而出,变身为工匠大师、非遗传承人,她让她的作品成了国粹,走出国门,讲好了中国故事背后的中国文化。
只要热爱,就能打磨出专业。
只要坚持,就一定会出奇迹。
来源:雄安胡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