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就在媒体全力围攻的时候,张雪峰不仅没有塌房,网友们甚至还在网络上一边倒的维护起了张雪峰,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文| 任平生
编辑| Fukasa超勇的
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最近几天,张雪峰因武统捐款五千万的承诺,惨遭河南媒体跑轰,一时间被扣上了表演爱国的帽子。
但是就在媒体全力围攻的时候,张雪峰不仅没有塌房,网友们甚至还在网络上一边倒的维护起了张雪峰,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大象新闻:张雪峰请听题:鼓吹战争,该不该给零分?
文章直指张雪峰的捐款承诺不过是表演爱国,其真实目的是利用爱国言论来收割流量,最终实现商业变现。
文章的火力异常凶猛,甚至将其财富定性为压榨中国家长得来的血汗钱。
宋清辉公开表示,张雪峰的行为是典型的表演性爱国,更进一步断言,“一切以生意为目的的爱国都是在亵渎爱国”。
这种论调仿佛在说爱国之前,先要审查你的财富是否干净,然而广大网友对此并不买账,在他们看来,张雪峰所从事的高考报考信息服务,是一种明码标价、你情我愿的商业行为。
它既非强买强卖,也构成了合法合规的产业链条,何来“压榨”与“血汗钱”之说?
许多人反唇相讥,认为这种对企业家爱国热情的苛刻审视,本身就带着一股酸味,一个靠自己的头脑和商业模式成功的人,表达一下爱国情怀,怎么就成了罪过?
这种逻辑,让很多人感到费解和愤怒。
如果说财富来源的争议还停留在商业伦理层面,那么大象新闻接下来的指控,则直接将问题上升到了政治高度。
该媒体批评张雪峰提及“武力收复”的言论,是“将国家统一扭曲为对同胞的武力威胁”,是在为“和平共识挖坑”,甚至将其定性为严重的政治问题。
这个帽子扣得不可谓不大,然而网友们很快就找到了最有力的反驳依据,他们指出,我国外交部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明确表态,解决台湾问题“从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经济学家宋清辉也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警示,认为张雪峰的极端言论是在“煽动对立”和“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并倡导真正的爱国应该是“理性、深沉”的,而非“肤浅的口号”。
这两种观点,恰恰反映了当下舆论场对统一叙事的复杂心态,一方面是官方清晰划定的底线,另一方面则是部分精英对民间情绪可能走向极端的担忧。
但对许多普通人而言,将一个内部场合的感慨直接打成政治问题,这种做法本身比言论内容更值得警惕。
面对排山倒海的质疑,张雪峰没有选择长篇大论地辩解,而是用了一个最直接的方式回应:他公布了自己过往的捐款记录。
这些记录显示,他曾多次资助院校,帮助贫困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这一举动,无疑让那些指责他“表演”的声音显得有些苍白。
与此同时,网友们对大象新闻的“围剿”发起了反向审视,人们发现,张雪峰的言论发生在公司内部分享会,并非公开演讲,其私密性与情感的真实性本应得到尊重。
更多的人则将矛头指向了媒体本身,一篇由七位编辑联名发布的檄文式报道,其背后动机引人深思,有评论认为,这更像是一次有预谋的舆论攻击,而非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
于是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观点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并获得了广泛认同:“大象新闻的这篇报道,再一次用事实证明了张雪峰是对的——千万不能学新闻。”
这句话成了无数网友心中对这场闹剧的最终总结,也让发起批判的媒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
来源:Fukasa超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