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里种菜、塘中养鲤、线上生金 跟着人大代表看农业强省的“融合”实践丨聚焦“两高四着力” 人大代表在行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0 16:11 1

摘要:初秋时节,走进漯河市源汇区问十乡宋庄村,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正是河南建设农业强省的微观缩影。省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李肖科正忙碌在田间地头,带领村民谱写着一曲“三产融合”的致富经。

大河网讯 初秋时节,走进漯河市源汇区问十乡宋庄村,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正是河南建设农业强省的微观缩影。省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李肖科正忙碌在田间地头,带领村民谱写着一曲“三产融合”的致富经。

棚里种菜:现代农业孕育新希望

在宋庄村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里,30座高标准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绿意盎然,甜瓜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打包,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采用‘村集体+合作社+订单农业+农户’的模式,引进高附加值果蔬种植技术,不仅提升了土地效益,还让村民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李肖科指着成片的大棚介绍说,每个务工村民年均收入能增加2万元。

正在大棚里忙碌的村民李大姐笑着说:“以前外出打工,照顾不了家里。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一个月能拿4000多块钱,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塘中养鲤:废旧坑塘变身"聚宝盆"

碧波荡漾的鱼塘里,各色锦鲤游弋其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村里将废旧坑塘改造为锦鲤养殖基地,变“废坑”为“聚宝盆”。

“今年8月,我们投资300万元开工建设高标准锦鲤展销中心,致力于打造全年候、抗干扰的锦鲤产业链条。”李肖科说,宋庄村正锚定河南省“锦鲤乡村”品牌目标,让美丽的锦鲤游出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站在塘边,李肖科算起了经济账:“锦鲤养殖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接下来我们要把锦鲤产业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让村民获得更多收益。”

线上生金:电商赋能拓宽致富路

“家人们看,这是我们宋庄村自产的精品锦鲤,色泽艳丽,健康活泼……”在村里的电商直播间,主播正对着镜头展示一尾尾游姿优美的锦鲤。

李肖科深知,好产品还要有好销路。他带领村里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建立电商基地,畅通优质农产品上行渠道。“我们通过直播带货、电商平台等渠道,让村里的蔬菜、锦鲤等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

如今,宋庄村产业园、锦鲤养殖与电商深度结合,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稳定带动3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高质量就业,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超2000万元。

河南作为粮食生产核心区,肩负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作为人大代表,为打造现代农业强省,李肖科建议“十五五”规划着重围绕科技引领,突破种业“卡脖子”技术,推广智慧农业,赋能万亩良田。

夕阳下,宋庄村的大棚泛着金光,池塘里的锦鲤跃出水面,电商基地的灯光点亮夜空。李肖科说,他最爱看这“棚里有希望、塘中有活力、线上有奔头”的景象——这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更是一名基层人大代表对“为民履职”的最好诠释。(王紫仪)

来源:大河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