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几天,小米SU7高速车祸事件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这起事故让三个年轻生命消逝,大家都很关心后续结果。
文 | 小娱侃圈
编辑 | 芒果粉
这几天,小米SU7高速车祸事件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这起事故让三个年轻生命消逝,大家都很关心后续结果。
最近又有了新动态,事故模拟路线被还原,小米与家属见面后却突然删除了微博,网友看到这一幕直接吐槽:难道钱到位了?就删除微博了?
3月29号晚上,安徽德上高速池祁段发生了一起事故,一辆小米SU7正载着三个年轻女孩前往安徽参加事业编考试,谁知道不幸发生,一场灾祸无情地夺走了她们的生命。
据小米官方调查,事故发生前,出事车辆开启了NOA智能辅助驾驶,以116km/h的速度行驶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
当时,事发路段正在施工,车道被封闭,车辆需要改道至逆向车道。
车辆检测到前方障碍物,迅速发出提醒,同时自动开始减速,察觉到异常后,驾驶员立即手动接管车辆进行操控,试图避开危险。
然而,尽管驾驶员及时做出反应,汽车最终还是以约97km/h的速度,撞上了隔离带水泥桩。
事故发生后,遇难者家属发声,质疑车辆撞到护栏后为什么会突然自燃,车门又为何会锁死打不开,导致车上的人员根本没有机会逃生。
家属说驾驶员是自己23岁的女儿,三年前就拿到了驾照,之前家里常开别克君越,她开车频繁,也习惯用智驾功能。
去年10月,女儿男友买了这辆小米SU7,女儿还独自开去佛山,对车的性能挺熟悉。
事故当晚十一点多,家属得到消息,马上往安徽赶,凌晨快三点到了事故地点,到的时候已经封路,他看见车被拖下来,收费站工作人员说,两辆殡仪馆的车拉走了两具遗体,还有一人被送医抢救。
家属跟交警打听后才知道,当时前面路段在修路,车撞上水泥桩后一下子就起火了,车门怎么也打不开,女儿和她同学被大火困住,根本来不及逃出来。
3月31号,家属才看到女儿的遗体,都烧成炭了,完全认不出模样。
向交警询问情况,得知事故前方在修路,车辆撞到水泥桩后自燃,车锁打不开,女儿和另一个同学是被活活烧死的,3月31日他才见到女儿的遗体,当时都烧得碳化了,认不出人了。
4月1号下午,小米公司发言人发布了调查详情,表示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于30号赶赴铜陵,全力配合警方调查、取证,在31号晚向警方提交了车辆行驶数据以及系统运行信息 。
小米表示后续一定会不遗余力地配合警方,肯定让整个事件的处理公开透明,而且,小米也会主动和家属多沟通,帮着把善后的事儿办好 。
但遇难者家属对于小米的做法并不满意,罗某的妈妈说一直到4月1号,小米都没有一个人主动联系过家属。
她还对车门无法打开、车辆自燃、智能驾驶切换时间过短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质疑。
罗某的男朋友也表示,距离事故发生已经4天了,小米方面始终没有主动联系过他们,而且客服的说辞和实际情况完全不一样。
4月1号下午,记者联系到了罗某的男朋友,他说自己常年在深圳打拼,买这辆车就是想着能让女朋友出行更方便些,哪曾想,一场悲剧突然降临。
他承认小米联系他的时间是对的,但除此之外,小米在事故发生后的种种行为,都让他难以信服。
随着事件在网上持续发酵,小米集团的股价也受到了明显影响,4月1号午后,小米股价突然跳水,一度跌幅超过6% 。
4月1号晚上,雷军出面回应小米SU7车祸,他说那场事故让他心里很难受,三个年轻女孩去世,这消息不管对谁来说,都是天大的悲痛。
他代表小米,向遇难女孩表示哀悼,也向她们家人送去慰问,雷军还承诺,小米绝不逃避,会配合警方调查,努力回应家属和大家关心的问题。
然而,雷军的发声和小米公司的回应,并没有让遇难者家属感到满意,他们希望公司能给我们一个更详细的说法,希望能对外详细通报车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以免后续再发生悲剧 。
这两天,网上流出一段模拟路线的视频,和这次事故现场极其相似。
虽然这并非小米SU7事故的行车记录仪视频,而是另外一起高速碰撞事故,但二者的相似程度很高。
视频里,一辆车以112km/h的速度行驶在高速上,同样遇到了高速施工路段,原本的两车道变成一车道,路上设有提示牌、锥桶和速度提示牌 。
就在快要撞上障碍物的时候,驾驶员才匆忙介入操作,慌乱地左打右打方向盘。
可最后还是没能避免碰撞,而且撞上去的速度竟然也是97km/h。
值得关注的是,遇难女生母亲之前一直在网上连续发声,质疑车辆存在的问题。
但最近却突然删除了所有相关发文,只保留了好多年前的食谱之类的内容,还把评论区设置成不能评论。
看到这一幕网友们心中疑惑不解,或许事态有了新的变化。
昨天下午,罗某男朋友陪同女友父母,与小米工作人员会面,其他两家遇难者家属也一同到场,大家都在等着调查结果,希望给逝者一个交代 。
可能是有了新的证据,也可能交警已经有了初步判断,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
所以罗某家属才会删除发文,说不定在今明两天,就会有正式的通报出来,结果究竟怎样,到时候就清楚了。
在这场事故引发的热烈讨论中,朱西产教授的发声最引人关注,他是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的。
小米官方指出从NOA发出风险提示到碰撞大约2—4秒,可朱西产教授对“2秒预警”提出了质疑。
他做了个模拟器测试,结果真让人捏把汗,正常情况下,驾驶员完成接管操作平均得花2.3秒,可从系统给出提示到事故发生,平均就1.7秒。
这么短的时间,驾驶员哪来得及反应,预警时间明显严重不足。
另外,小米之前还宣传,自家车在处于高速行驶状态时,能实现大幅度降速,130km/h,能降到70km/h。
结果呢出事故的时候,车速还有97km/h,这么一看,AEB大概率掉链子,根本没正常启动。
朱西产教授解释说出事的车是小米SU7标准版,没装激光雷达,大晚上光线又不好,很难及时发现障碍物。
再加上事故路段在维修,那些障碍物也不好分类,系统不敢随随便便就紧急制动,所以ABE没有启动。
对于事故后车辆起火和车门打不开的问题,朱西产教授分析,当前电动汽车多使用液态电解液锂电池,碰撞挤压易致隔膜破裂、短路起火,像此次近100公里每小时的侧面撞击,起火几乎不可避免。
至于车门打不开,大概率是气囊没点火,或者电路出问题中断了。
现在大部分车,车门解锁靠的是气囊控制单元,气囊要是没点火,车门就没法解锁。
从这儿能看出,我们现在的车辆安全标准,还有不少能改进的地方。
朱西产教授还提醒,有些车企为了让用户用起来感觉好点,就减少安全提示,这可太不应该了。
智驾系统里,警报机制那可是保命的关键,就说这次小米事故,系统刚提示,车就撞了,时间短得离谱,驾驶员根本反应不过来。
所以,智驾系统必须得及时报警,要是碰到那些开车老分心,提醒好几次都没用的驾驶员。
就得把他们的NOA功能关掉,可不能让他们把辅助驾驶当成自动驾驶,不然太危险了。
这次事件提醒了我们,开车出行,安全永远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不管是依赖智能驾驶,还是传统的人工驾驶,驾驶员都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
现在我们都希望警方能够尽快调查出最终结果,给这三个年轻女孩的家属一个合理的交代,也让我们了解一下事情的真相,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
来源:小娱侃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