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家屯的王老实,是个出了名的厚道人。四十出头的年纪,脸膛晒得黧黑,手上常年带着农活磨出的老茧。他跟媳妇翠兰守着二亩薄田过活,日子不算富裕,倒也安稳。
民间故事:狐仙被神将追赶,逃进厕所躲过一劫?还能预知吉凶
李家屯的王老实,是个出了名的厚道人。四十出头的年纪,脸膛晒得黧黑,手上常年带着农活磨出的老茧。他跟媳妇翠兰守着二亩薄田过活,日子不算富裕,倒也安稳。
那年秋天来得早,玉米刚灌浆就遇着连阴雨。王老实半夜起来给牲口添草料,刚走到院角的茅厕边,就听见 “噗通” 一声轻响,像是有啥东西从墙头翻了进来。
“谁啊?” 他嗓门粗,一喊惊得院墙上的夜猫子扑棱棱飞了。
茅厕里没动静,只有风吹过玉米叶的沙沙声。王老实举着煤油灯凑过去,昏黄的光线下,瞅见茅厕角落缩着个白影,细看竟是只浑身雪白雪白的狐狸,一条后腿上还淌着血,染红了旁边的茅草。
正愣神的功夫,墙外传来一阵马蹄声,还夹杂着金铁相击的脆响。那狐狸忽然抬起头,两只眼睛亮得像琉璃珠子,竟对着王老实作了个揖,嘴里发出细碎的呜咽,像是在求饶。
王老实心软,想起小时候听老人们说,山里的狐狸通灵性。他赶紧把煤油灯往身后藏了藏,对着墙外喊:“老总们找啥?俺这院里就俺两口子,刚起夜呢。”
墙头上探进来个戴头盔的脑袋,声音像打雷:“看见一只白狐狸没?犯了天条,正追它呢!”
王老实心里突突跳,指了指村西头的方向:“方才好像瞅见个白影往河沟跑了,你们往那边找找?”
头盔点点头,马蹄声渐渐远了。王老实这才松了口气,回头看那狐狸,竟不见了踪影,只在茅厕砖缝里留下一小撮带着血的白毛。
过了些日子,翠兰总说家里不对劲。晒在院里的花生,夜里总被什么东西叼走一小捧,却从不糟蹋;王老实放在窗台上的旱烟,第二天准会多出几片新鲜的烟叶。最奇的是,有天夜里下暴雨,王老实正发愁场院里的玉米没盖严实,第二天一早去看,竟发现玉米堆上盖着他家那床旧棉被,边角还压着几块大石头。
“当家的,你说咱院里是不是有啥仙家?” 翠兰纳着鞋底,眼神里带着怯意。
王老实蹲在门槛上抽烟,想起那晚的白狐狸,心里有了数:“别瞎想,许是山里的野兽帮咱呢。”
入了冬,村里要修水渠,各家各户都得派劳力。王老实正准备扛着锄头出门,就见门槛上卧着只白狐狸,正是那晚见过的那只,腿上的伤早好了,尾巴蓬松得像朵云。
“是你啊。” 王老实放下锄头,“有事?”
白狐狸冲他叫了两声,叼着他的裤脚往屋里拉。王老实正纳闷,就听见村东头传来轰隆一声巨响,接着是哭喊的声音。跑去一看,原来是水渠塌方,埋了好几个正在干活的村民。
“多亏你了。” 王老实回到家,见白狐狸还在院里,就抓了把花生递过去。白狐狸叼了一颗,冲他摇了摇尾巴,纵身跳上墙头,没了踪影。
打那以后,白狐狸总在关键时候出现。开春播种前,它会在要下暴雨的地块上打个滚,提醒王老实别先下种;村里流行时疫,它就叼来几株草药放在窗台上,翠兰熬了水给王老实喝,果然平安无事。
村里渐渐有了传言,说王老实家供着狐仙,能预知吉凶。有人上门来求指点,王老实总是摆手:“别听瞎传,就是运气好。” 但他心里明白,都是那只白狐狸的功劳。
有回邻村的张大户想占村里的林地,带着家丁来闹事。王老实正想去找村长理论,白狐狸突然从林子里窜出来,冲张大户的马又抓又咬,那马受了惊,把张大户摔在地上,磕掉了两颗门牙。张大户又疼又怕,以为是冲撞了山神,再也不敢提占林地的事。
这天夜里,王老实做了个梦,梦见个穿白衣的姑娘,对着他福了一福:“多谢恩公那晚救命之恩,小狐已躲过劫难,今日特来告辞。往后若有难处,朝着东南山喊三声‘白仙’,我自会知晓。”
醒来时,窗台上放着一串晶莹剔透的珠子,像是用晨露凝结成的。王老实知道,白狐狸是真的走了。
后来,王老实按梦里姑娘说的,把珠子串成项链,给孙女戴在脖子上。那孩子从小就少病少灾,读书还特别灵光,成了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娃。
村里人都说,这是狐仙报恩呢。王老实听了,只是嘿嘿笑,手里的锄头抡得更欢实了。他总觉得,不管是啥仙,心里装着善念,日子总能过出甜滋味来。
感谢鉴赏,多谢关注
[注:本文为虚构故事,旨在展现一种生活态度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并非真实事件。]
来源:高级奶茶8Tx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