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吴长芳只教过余盛祥一年,那也是她执教生涯的第三年。然而,就在那一年里,她所讲授的古代圣贤思想与传统文化知识,却像一颗种子,深深埋进余盛祥的心田,静待岁月生发。
“是他,是他!我找到了!”
当得知自己的学生余盛祥
入选九三阅兵方阵时
新民街小学语文老师吴长芳的
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真的,比自己孩子
考上清华还激动!”
吴长芳只教过余盛祥一年,那也是她执教生涯的第三年。然而,就在那一年里,她所讲授的古代圣贤思想与传统文化知识,却像一颗种子,深深埋进余盛祥的心田,静待岁月生发。
当她在屏幕前热泪盈眶地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时,心中涌动的这份激动,不同于看到学生金榜题名的欣慰,这是一种与国家心跳同频、与民族荣耀共振的崇高自豪,“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生的成长,更是倾注心血的‘幼苗’长成了撑起国家未来的‘栋梁’。”
这正是一位教师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而这份荣耀还有一份特殊的回响
余盛祥的亲弟弟
如今正坐在吴老师的课堂上
哥哥昂首走过天安门
弟弟低头书写少年梦想
吴长芳不仅接力培育了一个家庭的两兄弟
更见证了一个家庭梦想与荣光的传承
而她对教育的信念,源于深刻的自我修炼。作为首届“新民好老师”,吴长芳二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着“因材施教”的理念。她的教育笔记中,记录着每个孩子的特点和优势,而非仅仅是分数。她始终铭记:“我们培养的是人,不是考试机器。”
吴长芳绝不是传统意义上以成绩论英雄的老师。面对因为上课总“捣乱”而被贴上“调皮鬼”标签的飞飞(化名),她发现了孩子爱拆东西背后的探索精神,并鼓励他将这种能力用于创造。如今的飞飞正兴奋地向同学们展示他用废旧材料制作的“火箭模型”,眼里闪着自信的光芒。
对于像丁俊喆这样在学习上高度自觉的学生,吴长芳并未将关注点仅局限于学业。她更注重培养他开朗的性格、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始终引导他在全面发展中成长。在她的持续鼓励与悉心关怀下,丁俊喆不仅综合素质显著提升,更于2022年成功考入北京大学人工智能专业,迈向人生新阶段。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独特的书,需要我们耐心阅读。”吴长芳始终坚信“班集体是一个集体,谁都不能掉队”,并用耐心和智慧,默默守护着每一个孩子的自尊与未来。
在吴长芳的语文课堂上,“好玩”是点燃学习热情的第一把火。
她打破学科壁垒,匠心独运地实现了多学科融合:用融入了音乐旋律的古诗吟唱和美术创作的诗文配画,唤醒孩子对文字之美的感知;通过浮力、造纸等科学实验和自然观察日记,引导他们在实践探索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更借由接龙故事会、班级辩论赛、诗词飞花令等生动形式,让课堂成为思维碰撞、兴趣盎然的乐园。
“知识可能会被遗忘,但品格将伴随孩子一生。”吴老师始终将品德教育置于首位。她坚信,一个拥有健全人格、家国情怀的孩子,才能真正走得远、走得稳。
每天早上,她的班级里总会传来朗朗诵读声与悠扬古琴曲的交响。那是她精心设置的“传统文化时光”。她以激发兴趣为前提,带着学生们吟唱《千字文》、《朝代歌》等,让他们在韵律之美中,潜移默化地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将正直、善良、责任与感恩植根心灵。
这份耕耘,在时光中得到了回响。已经上了初中的孩子回来看她,动情地说:“多亏了吴老师从小教我们吟诵古诗、背诵古文,打下了好的基础。现在来到初中,看着语文课本感到非常亲切。”
吴长芳卓越的教育理念,源于她内心深处对孩子的尊重与热爱。33岁那年,出于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向往,她毅然转型投身讲台。
1972年出生的她,执教已二十年。她常说,自己最喜欢的就是孩子,然后就是教书。这份纯粹的喜爱,是她一切教育实践的基石。
她对教育的信念,早在十七八岁时就已萌芽。当年,她用实习挣到的第一笔工资,买了一本八毛多钱的《现代家庭教育》。这本书为她埋下了理想教育的种子,让她坚信:“养育孩子也是在治愈自己的童年,修复自己的很多遗憾。”
“经常一个巴掌能解决的事情,我会花上两个小时的时间掰开了揉碎了给儿子讲道理。”这种看似“费时费力”的沟通,培养出的是一位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考入清华大学的优秀青年,更培养出了一段亲密无间、相互尊重的亲子关系。
她常劝家长不要过度焦虑:“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并且培养他们的‘厚脸皮’和抗挫折能力。不要既要、又要、还要,每个孩子都有缺点,不要用结果去推导过程。”
吴长芳始终践行“相信的力量”,她认为每个孩子都会有低谷期,而家长要做的,就是无条件地信任与用心地陪伴。她坚信,只要方法得当,结果一定不会差。
吴长芳的讲台,远不止于教室。她对生活的热爱同样炽热而奔放。正是这份对生活的深爱,让她成为了一个“行万里路”的践行者。
就在去年暑假,她完成了一件许多人梦想却不敢行动的壮举——骑着一辆自行车,历时三十天,从成都一路骑行抵达拉萨。
她用车轮丈量山河的壮阔,用毅力挑战自我的极限,这不仅是体能的考验,更是意志的修行。“无论是教育之路还是人生之旅,都需要坚定的目标、持久的耐力以及一份享受过程的乐观心态。”她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了一个勇于探索、热爱生命的鲜活榜样。
而她的探索不止于远方,更在于深度的精神耕耘。工作之余,她大量阅读各类书籍,不断丰厚自身学养;她积极参加“鄂城诗词大会”等文化活动,浸润于文墨雅韵之中;作为经验丰富的教师,她更无私地为年轻同事答疑解惑,传递经验与热忱。在她身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完美交融,共同塑造了一位视野开阔、底蕴深厚、乐于分享的教育者形象。
在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让我们向吴长芳老师
以及每一位像她一样
以心灵滋养心灵的教育工作者
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道一声
“老师,您辛苦了!”
来源:这里是鄂州EZH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