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山东网·新感知9月10日讯从一块布到一身汉服,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从家庭式生产经营到建立庞大的产业园区,菏泽曹县靠双手和匠心,将传统手艺做成了振兴产业,让一个人致富的故事变成了一群人奔向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
中国山东网·新感知9月10日讯 从一块布到一身汉服,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从家庭式生产经营到建立庞大的产业园区,菏泽曹县靠双手和匠心,将传统手艺做成了振兴产业,让一个人致富的故事变成了一群人奔向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
“触网”电商 火种点燃乡村致富梦
2009年,曹县大集镇丁楼村村民任庆生、周爱华夫妇在朋友的介绍下在淘宝网上开了网店,经过数月努力,终于卖出了第一单(36套)影楼服饰,从此点燃了曹县电商发展的火种。
“那个时候卖一单货,要骑着自行车到县城里面去发货,发货方式很困难,但是始终想着电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就开起了村里第一家淘宝店,主营演出服饰。”曹县庆生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大集镇丁楼村村支部书记任庆生说。
任庆生是曹县最早开网店、第一个“吃螃蟹”的村民,他不仅表演服饰越做越大,还带着村里的青年“触网”致富。如今,丁楼村90%的村民都干起了电商,生活发生了大变样,丁楼村从没有一辆面包车,发展到300多户村民拥有500多辆家庭轿车。
一些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带着新思想、新知识、新技能回到老家,开始尝试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摄影服饰,开启了“草根创业”的致富之路。布匹批发、设计研发、电脑制版、绣花印花、服装加工、网络销售、物流快递等相关产业也在曹县不断聚集,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并呈现出迭代升级、裂变发展的势头。
汉服热销 曹县站上“C位”
2021年,曹县因“宇宙中心”的网络梗走红,网红指数高居全国县区第2位,服产业也迎来爆发式增长。2024年,马面裙的爆火再度让曹县站上“C位”。
曹县政府更是通过强服务、搭平台、优环境,将巨大的网络流量有效转化为资源的留量、产品的销量和发展的质量,汉服也乘借电商的“东风”飞速发展。
菏泽曹县大集镇孙庄村党总支书记孙学平积极引导村民涉足电商领域,开启了孙庄村“党建+电商”的创新发展模式,并紧跟时代步伐,带领孙庄村实现三次转型,成功转型为“淘宝村”。
“截至到目前,我们孙庄村,拥有淘宝店达到了2600多个、天猫店200多个、拼多多抖音直播快手达到了500多家,孙庄村注册表演服装有限公司达到了168家,现在我们整个村已经形成了电商类,就是服装类的这个电商平台的全覆盖,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发展的产业链条。”孙学平说。
随着曹县汉服产业声名鹊起,越来越多青年选择返乡创业,退役军人、大学生等群体也纷纷加入其中。2017年,菏泽曹县安蔡楼镇王善庄村王云营眼见父母年纪大了,又看到很多老家的同学在做淘宝生意,于是舍弃了西安的建材生意回到曹县,做起了电商。2018年王云营带头销售汉服。他所运营的公司经过几年的打拼,年均销售额近两千万元。在做好当地汉服产业的同时,他将曹县汉服带到西安、南阳、成都等地,以多元方式传播汉服文化。
曹县汉服协会会长、辰霏服饰创始人胡春青信心满满,“我希望把我们现在从事的汉服产业,把每件衣服从它的出处,制作的一个过程,到最后做成的成品,最终展现出来的是一件完美无瑕的艺术品。我打算建设一个汉服文化博物馆,想让更多的人,通过这里认识和了解汉服,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胡春青说。
任庆生带领村民“触网”、孙学平的淘宝村、王云营的跨省门店、胡青春的文化博物馆……在菏泽曹县,每一位奋斗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于一针一线之间,为“菏泽好品牌”增添厚度。
抓住市场机遇,持续叫响品牌,“电商+汉服”的双翼正带动整座县城向前飞翔。目前,曹县汉服店铺涵盖所有主流电商平台,凭借“设计—生产—销售”的数字化闭环,以数字赋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就业充分、创业便捷的共富之路。
中国山东网记者 郑文雪 报道
来源:中国山东网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