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的贵州赫章县,海拔2000多米的韭菜坪云雾缭绕。山脚下,一辆辆印着“钱大妈”标识的冷链运输车整装待发,每天清晨,21万枚新鲜鸡蛋从这里出发,48小时内将出现在广州200多家门店的货架上。这只是广州市番禺区与贵州毕节市赫章、威宁、金沙三县东西部协作的一个缩影
清晨的贵州赫章县,海拔2000多米的韭菜坪云雾缭绕。山脚下,一辆辆印着“钱大妈”标识的冷链运输车整装待发,每天清晨,21万枚新鲜鸡蛋从这里出发,48小时内将出现在广州200多家门店的货架上。这只是广州市番禺区与贵州毕节市赫章、威宁、金沙三县东西部协作的一个缩影。
自东西部协作工作开展以来,在“百千万工程”引领下,番禺区以“中央部署、当地所需、番禺所能”为原则,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创新协作方式,拓展协作领域,健全协作机制,在对口协作的毕节市三县交出亮眼成绩单。
产业协作:
从“输血”到“造血”的精彩蜕变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番禺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为根基,着力提升帮扶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
在赫章县,一条长约20公里、串联8个村(居)的乡村振兴特色带正沿G326国道徐徐展开。番禺区投入协作资金4695.5万元,助力17家农业企业成长,带动约3万群众增收。“我们借鉴广东‘百千万工程’经验,聚焦赫章天麻、核桃、鸡蛋等特色农产品,打造这条产业带。”番禺区派驻赫章县工作小组负责人老家星表示,“预计到2025年,特色带产值将突破10亿元。”
番禺区供销联社调研组调研赫章县天麻山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天麻产业是其中的典范。番禺区引荐至信药业、福东海药业等企业与赫章对接,推动赫章天麻种植面积达8.2万亩,预计年产量2.5万吨,综合产值12亿元。更令人振奋的是,由番禺投入1000万元协作资金支持的固本堂天麻核桃精深加工项目,总投资达21.78亿元,将带动当地超5000户农户就业。
在威宁县,番禺区投入1926万元打造牛羊屠宰场和生猪屠宰场特色产业。2024年,威宁肉牛存栏40.61万头,占全省8.66%;生猪存栏约97万头,涵盖乌金猪、杜洛克等多个品种。“屠宰场作为产业链核心,能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威宁小组负责人汤宗飞说。
在金沙县,番禺发挥桥梁作用,今年新引进2家企业,落地资金1.45亿元。同时,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留得住、发展好”,形成良性循环。
消费协作:
“黔货出山”走进大湾区
今年8月,广州番禺广场地铁站内,一场来自赫章的农特产品展销会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这正是番禺创新消费帮扶方式的生动体现。
工作人员在广州地铁向市民推广赫章美食和生活用品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番禺帮助赫章销售农特产品2.0361亿元;帮助金沙销售1.0628亿元;威宁农产品销售额达2.46亿元。
市民在“钱大妈”选购鸡蛋
其中,鸡蛋直销是消费协作的亮点。赫章县蛋鸡规模400万羽,产量占全省25%。通过番禺牵线,广州钱大妈集团与赫章海雀鸡蛋厂达成合作,每日直采21万枚鸡蛋供应广州市场,后续将拓展至深圳、东莞、香港等地。“预计年底日供货达2000箱,年销售额超1亿元,”老家星介绍。
威宁苹果同样是一张名片。21万亩果园、年产量18万吨、产值12亿元。番禺累计投入20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威宁苹果基地建设、分选设备升级和文旅项目开发。2021年以来,威宁苹果连续6年跻身“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品牌价值达9.31亿元。
民生帮扶:
教育医疗暖人心
东西部协作,最终目标是惠及民生。番禺区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帮扶,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番禺区民办教育协会与金沙县学校、幼儿园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在金沙县,番禺区10所学校、2所医院结对帮扶金沙县10所学校、3所医院。今年,金沙县选派15名专业技术人才到番禺区学习交流,举办线上线下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20期,培训1156人次。
帮扶教师执教课堂,学生们认真聆听
教育方面,禺山高级中学“组团式”帮扶赫章县实验中学,2025年高考纯文化本科上线人数同比翻倍,特控线上线人数增长3倍,5年来首次有学生突破600分。“番禺班”艺术考生本科上线率高达80%。学校停建7年的饭堂宿舍综合楼也在番禺支持下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
“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来广州,这次研学交流让他们眼界大开,”赫章县实验中学负责人感慨道。今年8月,番禺资助26名困难学生赴广州研学,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医疗帮扶同样硕果累累。赫章县人民医院三四级手术、微创手术占比逐年提升,今年5月通过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番禺帮扶医生开展的首例肩关节镜手术等9项新技术,填补了县级空白。
刘艳红(中)与医护人员交流
在威宁县,帮扶医生刘艳红主刀剖宫产手术140余台,开展一对一精准教学。“以前做一台普通剖宫产要1个半小时到2小时,现在1小时左右就能完成,并发症也少了很多。” 提起刘艳红的带教,威宁县妇幼保健院产科主治医师李赛英满是感激。在威宁的一年里,刘艳红把手术室当成了“课堂”,帮扶期间未发生一例孕产妇死亡。
交通赋能:
天堑变通途,产业路连心
“几代人的心愿终于实现了!”赫章群众在抖音上自发表达感激之情。今年2月,番禺投入410万元建设的产业路通车,让1万多名群众进城时间从1.5小时缩短至15分钟。
夜郎大道改造工程(图片来自网络)
4月,夜郎大道路口改造完成,通行效率提升30%;5月,平山镇3条产业路打通“最后一公里”,5000多名群众直接受益。6月,番禺区交通运输局免费为赫章编制道路规划,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劳务协作:
“四维深耕”模式促就业
劳务协作是东西部协作的重要内容。番禺区创新构建“四维深耕”劳务协作模式,投入协作资金1010.09万元,打造威宁县壹方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的“威宁壹方叉车工”劳务品牌。
同时,投入8万元,打造贵州威宁产投生态产业有限公司为威宁县2025年粤黔东西部协作“一县一企”稳岗就业基地。今年向广东输送务工人员突破4000人。
贵州籍务工人员从威宁县出发
番禺区在威宁县建立劳务协作站,培育50名务工带头人。通过“亲带亲、邻带邻”的抱团模式,带动整村输出。五里岗街道搬迁户李永才在番禺企业稳定就业3年后,已带领23名同乡入职同一工厂,月均收入超6000元。截至目前,威宁县在东部结对省份就业的农村劳动力4035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600人;在省内就近就业的农村劳动力760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7600人;在其他地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655人,其中脱贫劳动力655人。
广州番禺·毕节威宁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
威宁县还成立“山海劳务协作专班”,构建劳务输转组织网络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双平台织密就业网,连续9年举办“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组织企业进村入户召开巡回招聘会。2024年至今,联合开展各类招聘会88场,现场参与人数达4.8万人次。
创新探索:
双向赋能,共创未来
东西部协作不是单向帮扶,而是双向赋能。今年,威宁小组租用广汽新能源车推动绿色出行;深圳企业投入389万元支持数字乡村建设;番禺区融媒体中心投入20万元宣传协作成效。
番禺区2025年对口帮扶合作(协作)地区农文旅产品推介会
文旅合作同样精彩。在文旅合作方面,赫章县从今年6月起对番禺户籍居民和企业家实行旅游景区免门票优惠。番禺区积极组织番禺宾馆、雍苑、携程、番之旅等企业和协会参加赫章县民族大巡游、毕节市2025年火把节开幕式,精心开展“味在番禺”品牌推介,现场展示经典粤菜烹饪,让赫章民众沉浸式体验番禺饮食文化。
番禺区对口帮扶合作(协作)地区农文旅产品展示
今年以来赫章县文旅市场火爆出圈,1-8月共接待游客403.41万人次、增长14%,旅游综合收入39.6亿元、增长11%。
在威宁县,平台企业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威宁资产经营集团党委根据爱长村依山傍水、交通便利等特点,以党建引领文旅产业优化升级。爱长村与上林县村里娃农产品有限公司合作搭建“数智化”文旅创新创业平台,链接一二三产业要素资源,将智城文化遗迹、特色建筑、民间技艺等文旅IP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与开发,打造乡村非遗体验游等新业态。
经验启示:
番禺模式的“三大法宝”
一是坚持精准对接,聚焦当地需求。番禺区始终围绕“中央部署、当地所需、番禺所能”原则,深入了解帮扶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精准施策,确保协作工作有的放矢。二是创新协作机制,实现双向赋能。番禺区不断创新协作方式,从单纯资金支持到产业协作、消费协作、劳务协作等多领域全方位合作,从单向帮扶到双向赋能,实现了互利共赢。三是强化项目管理,确保帮扶成效。番禺区高度重视项目管理和后续运营,加强对帮扶项目的跟踪问效,确保项目发挥应有效益,避免出现闲置低效情况。山海携手,共赴振兴。番禺区与毕节三县的东西部协作,不仅是资金与项目的对接,更是理念与情感的交流。在这条振兴之路上,番禺以真心、真情、真干,书写了东西部协作的崭新篇章,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番禺经验”。
来源:广州番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