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易经》把母亲比作大地,说“坤道成女,厚德载物”;《道德经》更直接:“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两句话翻译成人话就是:当妈的不是“教育CEO”,而是孩子成长的“生态环境”。现在的家长忙着当监工,其实该学学怎么当园丁。
——从《易经》《道德经》看母亲的“生态位”
别急着报班,先看老祖宗怎么说
《易经》把母亲比作大地,说“坤道成女,厚德载物”;《道德经》更直接:“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两句话翻译成人话就是:当妈的不是“教育CEO”,而是孩子成长的“生态环境”。现在的家长忙着当监工,其实该学学怎么当园丁。
一、大地型定位:容错率决定成长空间
看《易经》坤卦就明白,好妈妈得会当“情绪缓冲垫”:
考砸了?正好加个菜。坤卦“含万物而化光”,孩子考60分回家,您要是能笑呵呵说“比上次多蒙对一题”,这心理素质绝对比补习班提分快。明代海瑞他妈,儿子连考五次秀才落榜,老太太淡定织布:“读书如播种,急不得”。
青春期变刺猬?给他留个树洞。现在孩子房门一关,家长就慌神。学学北宋苏辙他妈,见苏轼整天怼天怼地,不拦着反而帮着磨墨:“骂痛快了记得写下来”。后来《刑赏忠厚之至论》就是这么来的。
偷玩手机?正好练契约精神。与其没收手机,不如签个“用机协议”:每天半小时,超时罚洗碗。这招暗合坤卦“履霜坚冰至”——从小违约小惩戒,长大才懂守规矩。
二、溪水型角色:越放松,孩子越上道
《道德经》“上善若水”四个字,够当代妈妈琢磨半辈子:
辅导作业要会“摆烂”。孩子数学题讲三遍还不懂?试试:“妈也不会,咱打电话问老师?”保准他下次自己先查书。清代李渔他妈更绝——儿子问“为何读书”,答曰:“为看懂你爹藏的春宫图”。
兴趣班太多?该做减法了。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现在孩子琴棋书画样样学,样样松。民国张充和她妈就聪明:发现女儿爱昆曲,直接把数学课停了。后来成就“最后的大家”。
别当人形闹钟。“快去写作业”“该背单词了”说多了就是噪音污染。学学杨绛她妈:女儿看小说入迷忘了吃饭?悄悄把饭温在灶上。后来钱钟书吐槽:“你们家家教就是不管饭?”
三、太极式站位:该出手时才出手
好妈妈得是“动态平衡大师”:慈母严父早过时了。曾国藩他妈最会变脸:儿子背书卡壳时递参汤,发现偷看《西厢记》直接烧书。这叫“知其雄,守其雌”,现在家长动不动就混合双打,太没技术含量。
隔代抚养要会“和稀泥”。奶奶追着喂饭?别当面怼!学学林徽因她妈:公公宠孙女,她就带女儿去贫民窟做义工。既全了孝道,又教了慈悲。
夫妻吵架得留后路。《道德经》“大道废,有仁义”说得多明白!当着孩子面骂老公“废物”,不如说:“你爸当年追我时,写的情书能出书”。既给台阶,又立榜样。
看《易经》坤卦“黄裳元吉”,是说妈妈要甘当配角;品《道德经》“守其雌,为天下溪”,是教我们做孩子的能量补给站。当代妈妈与其焦虑“起跑线”,不如记住三句话:
少当指挥官,多当观察员;
少做雕刻家,学做种树人;
最好的教育,
是让孩子感觉不到被教育。
来源:欣欣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