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次足协公布的选帅标准包含七大条件,其范畴广泛,涵盖专业资质、执教经历、年龄要求、沟通能力以及品行要求等诸多方面。候选人需具备国际足联或洲际足联旗下国家队大赛经历,或者拥有欧洲、亚洲顶级联赛的执教经验。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特别强调新帅要“深刻洞察现代足球技战
9月10日据直播吧的消息,结合近期中国足球协会发布的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招聘公告,《新民晚报》发文对国足理想型主帅的类别展开了深入分析。
此次足协公布的选帅标准包含七大条件,其范畴广泛,涵盖专业资质、执教经历、年龄要求、沟通能力以及品行要求等诸多方面。候选人需具备国际足联或洲际足联旗下国家队大赛经历,或者拥有欧洲、亚洲顶级联赛的执教经验。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特别强调新帅要“深刻洞察现代足球技战术发展趋势,秉持积极主动的比赛理念”。
相较以往,足协首次为新帅设定了年龄限制,原则上要求新帅年龄在60周岁以下。此限制的设定,源于中国足协期望未来的国足主帅能够拥有充沛的体能以应对高强度的工作,同时可以适应现代足球快速更迭的战术理念。与以往情况不同的是,此次选帅去掉了“熟悉亚洲足球”这一要求,放宽了区域限制。这意味着,不仅长期在亚洲执教的教练能够应聘,欧洲俱乐部或国家队的优秀主帅也被纳入考虑范围。
然而,球迷们所期盼的大牌教练,恐怕难以应聘此次岗位。一方面,中国足协为教练团队提供的总薪资预算并不充裕;另一方面,此次国足公开招聘的时间,正值欧洲各大联赛已然开赛,世预赛也在有序进行。因此,符合要求且处于赋闲状态的人选并不多。
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自1952年成立以来,已经更换了超过30任主教练,其更迭轨迹如实映照了中国足球的发展历程。频繁换帅,结果究竟如何?自2002年之后,国足胜率从米卢时期的54%降至41%,亚洲杯最佳战绩依旧停留在2004年阿里·汉执教时所取得的亚军。频繁的换帅,致使战术体系呈现碎片化,球员在“传控”与“防反”战术之间反复徘徊,形成了“换帅—低迷—再换帅”的恶性循环。
此次中国足协广招贤才,采用公开招聘的方式。不得不承认,足协列出的这些条件,都在努力规避曾经踩过的“坑”。中国足球再次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对于新主帅而言,面前既是难得的机遇,更是巨大的挑战。而帅将关系稳定,亦是国足所亟需的良好环境。
或许,人们已然习惯了几乎每次中国男足选帅都如同“开盲盒”一般充满未知。这也不禁令人感慨:挑选到一位适合的主教练为何如此之难呢?
来源:体育FA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