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三月初五不一般,再忙也要做5件”,哪五事?看传统咋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2 17:56 1

摘要:说到三月初五,在咱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三月初五不一般,再忙也要做5件”。那么三月初五有什么不一般的?又要做哪五件事呢?我来给你解答: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已经三月初五,距离清明节还有两天!

说到三月初五,在咱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三月初五不一般,再忙也要做5件”。那么三月初五有什么不一般的?又要做哪五件事呢?我来给你解答:

① 三月初五是“大禹诞辰日”。

咱们都听过大禹治水的故事吧?这位上古时期人物,疏通河道,划定九州,为华夏带来了安宁和繁荣。《越绝书》里就记载说:

“禹始生三月五日,以涂山为宗庙。”

所以,相传农历三月初五,就是大禹王的诞辰。

直到今天,在一些地方,人们还保留着在这一天祭祀禹王的习俗,感恩他治水的功德,也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家宅平安。

民间就有“三月祭禹王,家宅保安康”的说法。

② 三月初五是十二建除中的“开日”。

按照老祖宗传下来的干支纪日法,今天是乙巳年、己卯月、辛丑日。而在判断每日吉凶宜忌的“十二建除”系统里,今天恰好轮到了“开日”。

什么是“开日”呢?十二建除有

“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

这十二个日子循环。这“开日”,按照《协纪辨方书》的说法,是“宜开业、动土、求医、嫁娶,百事皆吉”的好日子。它象征着“闭塞破除,万物新生”,有开启、通达的好意头。

老话还说:“开日不开工,一年两手空”,可见这一天在传统里是很受重视的。

③ 三月初五是辰月的“五日一好”。

农历三月被称为“辰月”。《周礼》里说:

“辰者,震也,万物皆震而长。”

意思是说,三月春雷始鸣,阳气蓬勃生发,万物都在震动中生长起来。

而“五”这个数字,在咱们传统文化里寓意特别好,比如

“五行俱全”(金木水火土)、

“五福临门”(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

都代表着圆满与和谐。所以民间就有了“五日一好,辰月初五定年成”的说法,认为这辰月的第五天,阴阳调和,是个能预示一年收成、影响家宅运势的关键日子。

正是因为三月初五有这么多讲究,所以老传统里认为,在这一天有5件事最好能做一做,寓意着顺应天时,祈求吉祥:

第一事:祭禹王、疏通水道

“三月五,拜禹王,江河不泛粮满仓。”

这一天,除了祭祀大禹,很多地方的农户还会动手清理房前屋后的沟渠,加固一下田埂。这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大禹,更是效仿他治水的精神,为接下来的春耕灌溉和夏季防汛做准备。

农历三月,正是需要用水灌溉的时候,提前把水道疏通好了,既能保证春耕用水,又能防止夏天雨水多了排不出去淹了庄稼,这是实实在在的农事智慧。

第二事:动土修屋

农谚说:“开日动土,家宅稳固;开日上梁,代代荣昌。”

前面说了,今天是个“开日”,是动土、盖房子的吉日。农村的老人觉得,春天尤其是辰月,地气上升,地基可能没冬天那么稳固,容易有“辰月地动”(可以理解为地基松软或轻微沉降)。

选择在“开日”这一天修缮房屋、动动土,有借助吉日之气,稳固家宅,避免日后麻烦的意思。还有句老话:“三月初五不动土,夏至雨来屋漏苦。”也是提醒大家要及时修缮。

第三事:播种育苗

老话讲:“辰月初五种三行,秋收粮堆碰房梁。”

农历三月初五,气温逐渐稳定回升,很多地方日均气温能达到15℃以上了,土壤湿度也比较合适,正是播种农作物,或者育秧苗的好时机。

这时候种下去,种子容易发芽,长得快。要是错过了这个时节,那就可能影响秋天的收成了。

第四事:采艾悬门

俗语:“三月五日艾草香,毒虫病害不进房。”

进入农历三月,天气暖和了,各种蚊虫、小动物也开始活跃起来。民间认为,辰月是“毒虫”苏醒出没的时候。所以在三月初五这天,人们会去野外采摘新鲜的艾草,把它悬挂在门楣上。

一来艾草气味特殊,含有挥发性油脂,确实有一定的驱蚊虫效果;二来在传统观念里,艾草有驱邪避秽、祈求安康的寓意。而且,这个时节的艾草最为鲜嫩,药效据说也是最好的。

第五事:走亲访友

老话里有:“初五走三家,金银往家爬。”

前面提到“五日一好”,这个“好”也包含人际关系和谐的意思。所以在三月初五这一天,趁着春耕大忙还没完全到来,走动走动,看看亲戚朋友,互相聊聊家常,有的地方还会互赠五色糕点(象征五福临门),联络一下感情。

“传统不在香火盛,而在匠心传。”这些老传统、老讲究,您觉得有道理吗?在您的家乡,今天又有什么特别的说法或者要做的事情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让我们一起交流学习!

来源:文化学堂天天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