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作者是信宜人,比较清楚的就是,靠近南部高州市的片区以及乡镇有年例风俗(如镇隆、水口、池洞、北界(部分)、丁堡等镇,为年例核心区),靠近北部罗定的乡镇(如怀乡,洪冠,茶山,贵子,朱砂等)是没年例风俗。
要回答这个问题,正面回答估计不好回答,因为现有文献对古代的传统描述说法不一。
作者先从一个比较特别的角度去分析,就是先找茂名地区年例的区域分界点。
茂名地区年例分界点在哪里?在信宜。
因为作者是信宜人,比较清楚的就是,靠近南部高州市的片区以及乡镇有年例风俗(如镇隆、水口、池洞、北界(部分)、丁堡等镇,为年例核心区),靠近北部罗定的乡镇(如怀乡,洪冠,茶山,贵子,朱砂等)是没年例风俗。
所以,答案就在这里。信宜北部跟南部的乡镇有什么不同?这个就要从地区演变以及人口来源的角度分析。靠近高州市的信宜片区,明朝时期,是属高州府管辖。靠近罗定市的信宜片区,明朝时期,1577年从信宜划出去,属罗定州管辖。为什么要选明朝的区域划分?因为在明朝的1576年,在现在的罗定云浮郁南一带广袤山区,出现一次影响比较大的为期一年的罗旁战争。1577年,罗旁战争结束后,战区人口锐减,为了更好管辖战后这片区域,信宜北部的几个乡镇相继划入罗定州管辖。这一举措吸引大批汉人南迁过来定居。
因此,通过上述这个历史片段分析,给出的结论就是,年例属粤西地区原土著族群延伸的一个风俗。
那么粤西地区原土著族群是如何演变的?这个,应该要从先秦时期开始说起,文献大家都可以查到或者看得到,都是开卷考试。
岭南地区,秦朝之前,叫百越地区。那么这时期粤西地区具体有哪些部落分布?
《茂名市志》记载先秦茂名为“南越地”,《汉书·地理志》称其属“西瓯、骆越杂居地。
宋《太平寰宇记》记载湛江为“百越南境”,《雷州府志》描述其“俚僚杂处,尚铜鼓、巫傩。
先秦时期的茂名湛江地区,汇总起来就是:主体是是西瓯、骆越、俚僚这些百越族人群居住。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秦汉时期
中原移民:秦始皇平定岭南后,茂名、湛江分属南海郡、象郡,中原移民通过湘桂走廊进入,与百越杂居。
南越国时期,赵佗推行“和辑百越”,即汉人和百越人通婚。
冼夫人前身:茂名高凉地区俚人逐渐壮大,南越族群部分汉化,部分演变为俚僚。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伏波将军路博德设徐闻县,管辖雷州半岛,汉人官吏及商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徐闻港。
魏晋至南朝
俚僚主导:百越后裔逐渐演变为俚僚人,高州成为俚人活动中心,冼夫人治理时期推动汉俚融合。
湛江的汉化进程:徐闻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吸引中原商人迁入,汉越通婚普遍。
隋唐时期
茂名地区:行政建制:隋朝(598年)置茂名县,唐代(634年)设潘州,俚人大部分融入汉族,剩余与瑶、壮族融合。
冼夫人影响:俚人首领冼夫人推动汉俚联姻,促进岭南社会稳定,高州成为汉文化传播中心。
湛江地区
闽南移民涌入:唐代“徙闽民于合州”,莆田移民大量迁入雷州半岛,形成雷州话(闽南语分支)。
多元信仰融合:妈祖信仰随闽商传入,与本地雷神崇拜并存,如雷州“天后宫”对联“闽陆恩波流粤土。
《旧唐书·地理志》载茂名为“西瓯、骆越杂居地”,至唐末俚族消失。也就是说,茂名地区的俚族人,继承了百越的文化基因,秦始皇平定岭南后,汉人南迁,在经过与汉族人的文化交融之后,在唐朝演变成汉族。湛江地区的俚族人,经过汉人南迁(汉朝时期徐闻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的文化交融,演变成汉族人。最近的人口普查,2020年茂名地区的汉族人口占比约为99.4%,2023年湛江地汉族人口占比约为99.5%。
对上述茂名湛江地区的人口演变,汇总起来就是:
茂名地区的人口主要是原百越族经过汉族文化交融后,演变成保留当地土著文化的汉族人口。
湛江地区的人口也是原百越族经过汉族文化交融,不仅融合中原地区汉族文化,还融合到闽南文化的影响(汉朝起,湛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
所以,从人口族群的角度分析,茂名湛江在主要族群,接近相似,湛江还附加海洋文化。
人口族群有初步结论之后,看有现成文献记载的年例介绍。
宋代《太平寰宇记·窦州》记载:“年例最迟起源于宋代,明朝时期盛行。(窦州指茂名信宜)
《雷州府志》描述:“年例以祭祀文化为核心,融合中原、百越、闽南文化,形成多元信仰体系。
可惜的是,文献没有具体指明年例具体年份。
唐朝到宋朝期间,茂名湛江地区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因此影响不到当地的人口族群的文化传承。
对比一下茂名和湛江的年例:
茂名年例的特色:农民通过"摆宗台"(祭坛)供奉五谷、素菜水果,祈求风调雨顺,这与粤西山区农耕文明密切相关。
湛江年例的特色:湛江吴川、坡头等沿海区域的年例,更多保留对妈祖、龙王的祭祀仪式。
茂名地区:
1.高州木偶戏:用粤西白话语系演绎《冼夫人平叛》等历史剧目
2.化州跳花棚:戴柳木面具跳傩舞驱邪
3.信宜大洪国王宫宴:复原太平天国时期"八荤八素"宴席制式
湛地区:
1.吴川飘色:以"板桥过海"造型模拟渔船破浪场景
2.雷州石狗巡游:用火山岩雕刻的图腾犬像开道祈福
3.东海岛人龙舞:百人组成"龙身"模拟海浪起伏形态
所以,结合人口迁移、人口族群、现有文献记载以及现有年例的一些细节来分析,茂名和湛江的年例是在跟中原文化交融之后,延伸的一种风俗,在宋朝时期逐步成型,既保留了原土著人群的文化,又融合了迁入人群的中原文化。
来源:俞易国学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