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度创新到区域协同!淮安区走出节水型社会建设 “特色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0 10:48 3

摘要:近年来,淮安区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项目实施为核心、以宣传引导为助力、以示范引领为导向,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淮安经验”。淮安区节水工作先后荣获水利部、全国节水办表彰,全区节水工作持续位居全市前列。

近年来,淮安区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项目实施为核心、以宣传引导为助力、以示范引领为导向,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淮安经验”。淮安区节水工作先后荣获水利部、全国节水办表彰,全区节水工作持续位居全市前列。

制度创新 夯实节水管理基础

淮安区构建了严格用水管控体系,每年对自备水源用户及年用水量6000m³以上单位实行用水计划全覆盖,计划用水率达100%。创新实施“年度计划、季度考核、动态管理”模式,严格执行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2018-2024年累计征收加价水费362.72万元,有效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作用,成为全市管理工作标杆。

淮安区连续七年开展水平衡测试、用水审计、工业节水、供水管网减损等六大节水专项执法行动。累计完成水平衡测试115次、用水审计20次,推动城市管网漏损率降至7.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每季度进行“两超”用水预警提示,依法实施累进加价,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市水资源管理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项目引领 打造节水示范样板

2019年,淮安区成功建成全国第二批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创建档案资料及申报材料均自主完成,获评审专家高度评价,此举节省第三方服务费用近80万元。2021年,建成全省唯一社区类“省级节水教育基地”;累计培育国家级、省级节水示范载体123家(含3个国家级灌区),数量及质量均居全市首位。

企业节水成效显著。国信燃气“水浴炉加热系统的高效交换水箱”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年节约运行成本300多万元。康之欣染业废热水回收项目使用水重复利用率从36%提升至46.1%,年创经济效益88.16万元;国信生物质发电废水处理回用及冷却水闭式循环入选《江苏省节水典型案例汇编》,该企业项目经理高兴地说“淮安区为我们企业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从技术指导到政策优惠,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节水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宣传创新 凝聚社会节水共识

2022年,淮安区组织的《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主题宣传活动获水利部办公厅“优秀组织单位”称号;“节水从娃娃抓起”—节水教育进课堂活动获全国节水办表彰。在2025年水利部组织开展的中国节水奖评选中,淮安区被推荐申报,全省仅4个先进集体名额。

创新宣传形式,楚州实小将1200个魔方拼组成“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主题拼图形(长2.24米、高1.68米),该活动在江苏卫视正午江苏栏目中播出,产生广泛社会影响。连续九年在全区中小学校中开展“淮水杯”节水征文、书法、绘画、摄影竞赛,2021年征集作品879份,创历届新高,该项活动曾获得国家考核组及省、市领导好评。编印《淮安区水情读本》《中小学节能知识读本》等教材,开发节水校本课程,推动节水教育进课堂。

开展文艺演出进社区、进广场、进公园、进乡镇、进养老院等暖心宣传,“节水宣传进乡镇”文艺演出活动获评区文明办“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连续6年开展“节水大使”评选活动,该活动曾入选“淮安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简报”。

区域协同 分享节水成功经验

2019年,淮安区在全市首推省级节水型单位计划内用水水资源费八折优惠政策。2025年,助力淮安恒润纸业入选全省首批享受水资源税减征20%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名单,成为全市4家、全省72家上榜企业之一。

淮安区多次在全市节水工作培训班上作经验介绍,先后6次受省水利厅、市水利局、宿迁市节水办等单位特邀,参加国家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技术审查,洪泽区、盱眙县、金湖县、涟水县等县区多次前来交流学习,区域协同效应不断增强。

今后,淮安区将继续以高标准、实举措推进节水工作,为构建节水型社会、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让节水成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 沈莉

融媒体编辑 寒冰

来源:微创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