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9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的一片红薯地里,雷梅菊正带领员工蹲在田垄间,熟练地将刚挖出的红薯分拣、装箱。她一边干活,一边笑着招呼大家:“动作麻利点!这批红薯要发往郑州、广州和上海,客户都等着尝鲜呢!”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白素君
9月9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的一片红薯地里,雷梅菊正带领员工蹲在田垄间,熟练地将刚挖出的红薯分拣、装箱。她一边干活,一边笑着招呼大家:“动作麻利点!这批红薯要发往郑州、广州和上海,客户都等着尝鲜呢!”
今年43岁的雷梅菊是新疆俏军嫂供应链有限公司经理。今年,她承包了480亩地,种植了天山蜜薯、冰糖白薯、紫薯和榴莲蜜薯4个品种的红薯。从选种、播种到田间管理,她全程参与,还通过网络直播向网友实时展示红薯采摘、分拣、装箱的全过程——这让她提前收获了不少订单。
9月9日,雷梅菊(中)和员工在田间装红薯。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白素君摄
雷梅菊的老家在河南驻马店。2014年,她跟随丈夫来到精河县,应聘到了当地一所培训学校担任英语教师。第二年,得知精河县举办“创青春·精彩精河”首届青年创业大赛,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名,最终夺得名次,获得了一间103平方米、免3年房租的店铺。
“拿到店铺钥匙那天,我心里特别激动,决定尝试卖新疆干果。”雷梅菊说,她一边开店一边摸索销售技巧,半年后,她注册了网店,还在同学的帮助下学习摄影和修图,尝试“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售卖产品。白天,她忙着给干果分类、称重、打包;晚上,对着电脑研究商品上架、客户沟通技巧。
“一开始,我的顾客都是同学和亲朋好友。在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我慢慢积累了经验。”为了保证货源质量,雷梅菊一有空就往种植户家跑,吐鲁番、阿克苏、哈密、库尔勒……只要听说哪里有好产品,不管多远,她都亲自去采购。2015年7月,雷梅菊正式注册公司,下定决心把“互联网+生态农业”作为发展方向,立志让更多新疆优质农副产品通过网络卖到全国各地。
“新疆人特别好客,每次收购产品,他们都会邀请我去家里吃饭、留宿,用最好的美食招待我。我不能辜负这份热情和善良。”雷梅菊说,她的手机相册里,装满了她与农户的合影,“每一张背后都有难忘的故事,每一张笑脸都很珍贵。”
随着时间推移,找她合作的人越来越多、业务不断扩大,她先后在乌鲁木齐、上海、郑州等地开了6家分店,并建成电商物流中转仓和果蔬保鲜库,解决了新鲜果蔬长途运输的难题。
2020年,雷梅菊联合精河县4名种植大户,成立了新疆俏军嫂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种植有机红薯、南瓜、胡萝卜和玉米,并通过自种和订单式种植等方式,形成了产销一条龙的产业链。
2021年,雷梅菊尝试在枸杞地里套种红薯,探索“一地双收”的特色农业模式;2024年,为进一步拓宽农户收入渠道,她从河南引进4个红薯品种试种,不少老顾客闻讯后纷纷提前预订。
“我和妻子把土地承包出去,再到合作社打工,一年能挣12万元,特别开心!”精河县茫丁乡村民伊力江·买斯木说。
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农民坎切古丽·托达木斯是一名家庭主妇,2023年加入合作社后实现了“蜕变”:“我学会了网络直播卖货,还考了机动车驾驶证。”
目前,雷梅菊的合作社和供应链公司年收入约1000万元,已经为80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6位村民入股加入合作社。
每逢假期和周末,雷梅菊还会带着员工参与公益活动——看望困难家庭、资助困难家庭的儿童、给行动不便的老人和重症患者捐款。雷梅菊说,下一步,她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更多优质农副产品品种,带动更多人增收。
来源:阿克苏市零距离【x】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