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寄予厚望Apple Event,再次沦为“挤牙膏”式发布会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0 10:30 2

摘要:在2025年9月这个本应属于科技狂欢的季节,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苹果的秋季新品发布会。然而,当帷幕落下,我们所看到的,并非是颠覆性的创新,而更像是一场对现有产品的常规年度总结。如果说去年的发布会是苹果试图用“Apple Intelligence”这枚重磅炸弹,

在2025年9月这个本应属于科技狂欢的季节,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苹果的秋季新品发布会。然而,当帷幕落下,我们所看到的,并非是颠覆性的创新,而更像是一场对现有产品的常规年度总结。如果说去年的发布会是苹果试图用“Apple Intelligence”这枚重磅炸弹,来宣示其在AI领域的入局,那么今年的发布会,则更像是一次略显保守和缺乏新意的产品迭代,无论是在备受关注的和谷歌Gemini的融合,还是苹果本身Siri的AI化,都乏善可陈。这不禁让行业人士感到些许失望,也让资本市场对其未来的想象力打了问号。

从整体节奏来看,这场持续了75分钟的发布会,大部分时间都给了硬件的细微升级。全新的iPhone 17系列、Apple Watch Series 11以及AirPods Pro 3,在设计、性能和功能上都做出了提升,但这些提升,正如许多人所评价的,更像是意料之中的“挤牙膏”式更新。iPhone 17 Air以其“史上最薄”的姿态亮相,试图在形态上寻求突破,但其轻薄带来的摄像头妥协和性能权衡,究竟能吸引多少用户,仍是一个未知数。而iPhone 17 Pro/Pro Max在影像系统上的精进,也更像是对安卓阵营在计算摄影上多年努力的追赶,而非引领。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发布会本应是苹果全面兑现其AI承诺的关键时刻。然而,与去年WWDC大会的铺天盖地相比,本次发布会中“Apple Intelligence”的戏份被大幅削减,几乎沦为了新硬件的后台辅助功能。实时翻译、视觉智能等功能被提及,但大多是在去年的框架上进行的细化和整合,没有带来任何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应用或新体验。A19/A19 Pro芯片中的16核神经引擎和加速器被反复强调,但其最终呈现的AI能力,却更多体现在后台处理和性能提升上,例如支持本地大型语言模型提升游戏体验、增强照片的光子引擎效果等,这些都是在“幕后”悄然进行的,未能形成强烈的用户感知。

这种“重硬件、轻AI”的发布策略,与当下整个科技行业“AI为王”的大趋势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当谷歌、微软和三星等竞争对手都在生成式AI领域加速狂奔,不断推出令人惊叹的应用时,苹果的步伐似乎显得有些慢了。过去,苹果总能凭借其强大的软硬件生态整合能力,将新技术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用户体验,但这次,这种“润物无声”却显得有些过于“隐形”,以至于让外界产生了苹果在AI上“掉队”的疑虑。

这种疑虑并非空穴来风。在苹果发布会后,资本市场的反应也印证了这一点。尽管有“史上最薄iPhone”这样的噱头,但投资者显然更看重的是公司的长期增长前景和创新能力。当发布会未能提供足够令人信服的AI故事时,市场的信心自然会受到影响。去年以来,巴菲特持续不断地减持,苹果的股价已经持续承压,不仅面临欧盟的反垄断调查,更重要的是,其在AI领域的缓慢步伐,让其在市值上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正在被拉近。本次发布会缺乏亮点的表现,很可能将进一步加剧这种趋势,导致其股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承压。

总而言之,本次苹果发布会更像是一场为了更新而更新的例行公事,它完美地展示了苹果在硬件工程上的深厚功底,却未能回应市场对它在AI时代领导力的热切期盼。这让人们不禁回想起乔布斯时代,那个总是能用“One more thing”带来惊喜和颠覆的苹果。如今,当“Apple Intelligence”仅仅被作为辅助工具草草带过,当产品的最大卖点只是“更薄”时,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规模庞大的苹果正在经历一个创新瓶颈期,而如何打破这一瓶颈,重新找到那个能够引领行业的“魔法”,将是摆在它面前最严峻的挑战。

来源:虎啸商业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