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明期间,传统祭祀活动与春耕生产、旅游踏青交织叠加,森林防火形势严峻。为传承传统文化、倡导文明新风、守护绿水青山,桐木漯瑶族乡妇联充分发挥“联”字优势,联合各村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队伍,以“文明祭祀+防火宣传”为主线,开展系列行动,引导全乡群众树立绿色、安全、
本网讯(通讯员 俞赛男)清明期间,传统祭祀活动与春耕生产、旅游踏青交织叠加,森林防火形势严峻。为传承传统文化、倡导文明新风、守护绿水青山,桐木漯瑶族乡妇联充分发挥“联”字优势,联合各村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队伍,以“文明祭祀+防火宣传”为主线,开展系列行动,引导全乡群众树立绿色、安全、文明的祭扫理念,织密森林防火“安全网”。
统筹部署,下好防火“先手棋”
乡妇联提前谋划,成立由乡妇联主席任组长、村妇联执委为成员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宣传入户、巡查到点、应急到位”三大任务。依托“妇联执委+网格员+巾帼志愿者”三级联动机制,划分责任片区,压实工作职责,确保防火宣传覆盖全乡6个行政村、3个重点林区。
宣传浸润,奏响文明“最强音”
“阿姐,用鲜花祭祖更环保,山火无情,烧纸钱风险大!”在小源村进山路口,村妇联执委用瑶语向群众讲解文明祭祀倡议。针对少数民族乡特点,乡妇联采取“双语宣传+民俗引导”模式,通过村村大喇叭循环播放瑶汉双语防火顺口溜、流动宣传车巡回宣讲、发放《文明祭祀倡议书》等形式,将防火知识融入民族节俗。同时,利用微信群、抖音短视频等平台推送“云祭祀”操作指南和火灾警示案例,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累计覆盖群众7000余人次。
巾帼行动,织密安全“防护网”
各村妇联组织成立“巾帼防火巡查队”,对进山路口、墓地集中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全天候值守,劝导群众勿携带火种入林,并设立“鲜花置换点”,用鲜花置换村民手中的香烛纸钱。桐木漯村妇联创新开展“家庭防火承诺书”签订活动,动员妇女带头承诺“不烧荒、不焚香、不放鞭”,以“小家”带动“大家”。此外,乡妇联联合林业站开展应急演练,10名巾帼志愿者掌握灭火器使用技能成为防火一线的“红色娘子军”。
移风易俗,传承民族“新风尚”
“以前清明烧纸烟雾大,现在用松枝和鲜花摆供,老祖宗也会夸我们爱护山林!”村民邓大姐在巾帼志愿者指导下,用青团、艾草等传统食品和手工扎制的布艺祭品完成祭祀。乡妇联深挖瑶族“自然崇拜”文化内涵,将防火宣传与民族文化传承结合,组织苗绣能手制作防火主题绣品,邀请寨老在祭祀仪式中加入护林祈福环节,让文明新风浸润乡土。
截至目前,全乡未发生一起森林火情,文明祭祀蔚然成风。乡妇联主席表示:“妇女是家庭和社会的重要纽带,我们将持续发挥妇联组织‘宣传员’‘服务员’‘监督员’作用,让防火意识深入人心,为守护民族乡的绿水青山贡献巾帼力量。”
来源:红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