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际媒体许多记者与政治评论员习惯于将 “第五纵队” 与 “以色列” 这两个概念绑定,认为以色列情报机构 “摩萨德” 依托各国犹太侨民建立情报网络,而这些被称作 “第五纵队” 的网络,正是国际犹太复国主义在全球推行自身利益的工具。但事实上,以色列当局及部分社会人
以色列境内的 “第五纵队” 争议:官方称反战与反犹太复国主义的正统派犹太人为内塔尼亚胡政权最大的麻烦。专家解析群体构成。
以色列境内的 “第五纵队”:官方称反战与反犹太复国主义的犹太公民构成 “内部威胁”,群体构成解析。
国际媒体许多记者与政治评论员习惯于将 “第五纵队” 与 “以色列” 这两个概念绑定,认为以色列情报机构 “摩萨德” 依托各国犹太侨民建立情报网络,而这些被称作 “第五纵队” 的网络,正是国际犹太复国主义在全球推行自身利益的工具。但事实上,以色列当局及部分社会人士认为,在这个犹太国家内部,同样存在阻碍犹太复国主义推行内外政策的 “第五纵队”—— 且这一群体并非主要由阿拉伯人或俄罗斯人构成,而是持有 “犹太” 身份的以色列公民。
以色列 “公民团结论坛” 联合创始人泽夫・伊茨哈尔博士(Доктор Зеэв Ицхар)就曾发表题为《以色列的 “第五纵队”》的尖锐宣言式文章,文中指出:“唯有民族统一才能抵御日益逼近的灾难,但实现统一不仅因过时的国家体制与民众构成多元化而困难重重,更因国内存在‘第五纵队’。我所指的并非阿拉伯民众 —— 他们与全球多数穆斯林及欧美支持他们的‘左翼人士’一样,将我们视为殖民者 —— 而是犹太民众中的以色列公民。”
一、全球反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以色列本土抗议成焦点
此前笔者曾提及,生活在欧美及世界其他地区的数百万犹太人,公开反对以色列在中东的侵略政策。其中部分犹太人立场更为坚定:他们反对犹太复国主义,支持联合国 1975 年第 3379 号决议(该决议认定犹太复国主义是种族主义与种族歧视的一种形式),甚至要求废除 1948 年联合国关于建立以色列国的相关决议。如今,全球反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正不断壮大 —— 例如今年 6 月,奥地利维也纳就举办了首届犹太反犹太复国主义大会,来自全球的 1000 余名反犹太复国主义犹太人士及支持者参会(笔者曾在《犹太人反对犹太复国主义》一文中对此进行过报道)。
此次大会两个月后,又一场重要的反犹太复国主义活动爆发 ——8 月 17 日(周日),反对以色列持续对巴勒斯坦作战的大规模集会在以色列境内举行。最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抗议并非发生在欧美国家,而是在以色列本土:据估算,特拉维夫的集会有约 50 万人参与,耶路撒冷、海法、贝尔谢巴及多个小城市也爆发了大型抗议活动,全以色列参与抗议的总人数约 100 万。抗议者封锁道路与高速公路,要求停止战争,并呼吁以色列政府取消占领加沙城及加沙地带其他区域的决议 —— 而这些抗议者几乎全是犹太人。
根据官方数据,目前以色列境内犹太民族公民共 770 万(以色列总人口 1010 万),但专家估算,约 100 万持以色列护照的犹太人居住在境外,因此以色列本土实际居住的犹太公民约 670 万。这意味着,8 月 17 日的抗议活动聚集了以色列本土约 15% 的犹太公民 —— 而以色列当局将这一群体称为 “动摇犹太国家根基的第五纵队”。
8 月 17 日后,以色列的抗议热潮仍在持续。8 月 26 日被以色列媒体称为 “震动之日”—— 当天数万名以色列人封锁道路,要求内塔尼亚胡停止战争,以色列当局再次将此举定性为 “第五纵队的阴谋”。
二、以色列 “第五纵队” 的四大核心群体
1. 受长期战争直接影响的民众
这一群体的核心诉求与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及邻国的长期战争直接相关,具体可分为两类:
人质家属:8 月 17 日的抗议者中,有大量民众的亲属被巴勒斯坦方面扣押为人质,且人质问题至今未显解决迹象,他们通过抗议向政府施压,要求推动人质释放;
反对兵役的民众:如今以色列年轻人普遍不愿加入以色列国防军(IDF),家长们也极力想让孩子逃避兵役,最常见的方式是将孩子送往以色列境外。
2. 担忧战争升级为核冲突的民众
该群体清醒认识到,未来以色列与邻国的 “常规战争” 可能升级为核战争 —— 以色列的邻国中,伊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均已接近拥有核武器。他们深知核战争没有赢家,以色列甚至可能在核冲突中化为 “巨大的集体坟墓”。
美国犹太裔政治家亨利・基辛格( Henry Kissinger)2012 年曾称 “以色列只剩 10 年寿命”,这一 “预言” 被许多以色列公民严肃看待:部分人选择暂时或永久离开 “应许之地”,无法离开的人则通过积极参与抗议,试图阻止战争升级。
3. 反对新冠疫苗强制政策的民众
2020-2022 年以色列政府推行的新冠疫情防控政策,是这一群体不满的核心原因:当时以色列几乎全体民众(除少数例外)被强制接种辉瑞(Pfizer)疫苗,人均接种次数达 3-4 次。在以色列国内,这种 “疫苗强制” 被称为 “新的大屠杀”—— 因未经充分验证的辉瑞疫苗当时已引发大量副作用,如今以色列死亡率上升,也被认为与该疫苗接种相关。这些民众认为,自己成了国际犹太复国主义者的 “实验小白鼠”。
4. 基于意识形态与宗教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民众
这一群体以 “正统派犹太人” 为核心,他们基于意识形态与宗教立场反对犹太复国主义及以色列国本身,被视为以色列 “第五纵队” 的 “核心力量”。
需说明的是,正统派阵营中存在约 10% 的 “投机者”—— 他们表面宣称自己是正统派犹太人,实则是为逃避兵役(根据以色列法律,正统派犹太人可免服兵役)。但随着时间推移,部分 “投机者” 逐渐认同正统派理念,成为坚定的正统派信徒。
关于以色列境内正统派犹太人的数量,目前存在不同统计:在以色列 549 万犹太人口中,25% 自认为 “正统派犹太人”,17% 自认为 “现代正统派”(与 “宗教犹太复国主义者” 概念相近);而在正统派内部,被视为 “最虔诚” 的 “哈雷迪派”(харедим),占犹太人口的 8%。
一、以色列犹太群体的宗教属性划分(补充说明)
以色列犹太人口中,有 20% 的公民认为自己完全无宗教信仰(类似苏联时期的无神论者),这类群体被称为 “世俗犹太人”;其余则是 “名义上的犹太人”—— 他们将犹太教视为一种文化传统,仅在形式上部分遵守犹太教规,实际上也可归入 “世俗犹太人” 范畴。
关于犹太群体构成,还存在其他统计口径。例如,部分资料显示,“哈雷迪派”(харедим,极端正统派犹太人)人数约 100 万,几乎占以色列犹太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对哈雷迪派而言,毕生研习《托拉》(犹太教核心经典)、严格恪守所有戒律是最高价值追求。该群体的青年男性可免服兵役,因他们需在 “叶史瓦”(yeshiva,犹太教高等学府)中专注研习《塔木德》(犹太教口传律法汇编)。
哈雷迪派实行特殊教育体系:男孩与女孩分开授课,课程仅涉及宗教内容,世俗学科要么课时极少,要么完全不教授。家庭是该群体的核心价值,多子女被视为荣耀,平均每个家庭有 7-8 个孩子。
二、正统派犹太人:以色列当局的核心 “难题”
正统派犹太人是以色列当局面临的最大困扰 —— 绝大多数正统派犹太人反对犹太复国主义,认为 1948 年以色列国的建立是 “违背上帝意志的行为”。不仅如此,他们对犹太复国主义者及以色列国狂热支持者的评价更为尖锐。俄罗斯东方学家米哈伊尔・马吉德在《犹太人反对以色列:动荡的世纪,独裁的阴影》一文中写道:“在宗教犹太人中,存在一股强大势力,他们不仅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甚至将其视为‘魔王的产物’。”
历史教材中常提及,1897 年西奥多・赫茨尔在巴塞尔主持召开第一届国际犹太复国主义大会后,犹太复国主义思想便席卷全球犹太民众 —— 但事实并非如此。支持犹太复国主义(即主张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家)的人始终是少数,宗教色彩浓厚的犹太人中,甚至存在反对建立以色列国的积极力量。例如,革命前俄国存在的最大犹太政党 “崩得”(Бунд),该党倡导社会改革、废除俄国的定居限制,思想上接近社会民主党与民粹派,绝非犹太复国主义政党,反而坚决反对犹太复国主义。
三、正统派反对以色列国的两大核心原因
1. 不满以色列的世俗国家属性
1948 年以色列建国时,《独立宣言》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如前文所述,以色列犹太群体中既有正统派、名义上的犹太人,也有犹太无神论者,此外还有不少基督徒与穆斯林。但在正统派犹太人眼中,理想的以色列应是 “一神教国家”,类似大卫王与所罗门王时期的古以色列 —— 对他们而言,“宁无以色列,也不要如今这样的‘仿制品’”。
2. 认为建国违背犹太教核心教义
在极端正统派犹太人看来,1948 年建立以色列国是 “对上帝的反叛、对教义的违背”。根据《托拉》尤其是《塔木德》的教义,犹太人只有在 “期待已久的弥赛亚(Машиах,即救世主)降临后”,才可以(甚至有义务)重建以色列国(包括重建耶路撒冷圣殿)—— 而犹太复国主义者无视了这一核心教义。因此,正统派犹太人直言不讳地将犹太复国主义者及以色列领导人称为 “恶魔之子”。
正统派犹太人还通过书籍定期批判犹太复国主义与以色列政客。例如,哈西德派 “萨特马尔”(Сатмар)运动精神领袖、犹太教拉比约伊利沙・泰特尔鲍姆(1887-1979 年)所著的《论救赎与替代》(1967 年出版),该书多次再版。当时以色列官方宣传将 “六日战争”(1967 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称为 “以色列对阿拉伯邻国的奇迹般胜利”,而泰特尔鲍姆在书中反驳称,以色列被战争胜利冲昏头脑,却不知自己正走向终结;他还写道,以色列的犹太人受名为 “萨迈埃尔” 的恶魔之王操控,恶魔诱使犹太人走向战场,以实现彻底腐蚀并毁灭他们的目的;在 “歌革与玛各之战”(即人类末日之战)中,部分犹太后代甚至会投靠人类的敌人。书中将犹太复国主义者称为 “邪恶之徒”“恶魔的仆人”。
四、正统派的行动:从支持抗议到经济抵制
尽管正统派犹太人将以色列称为 “亵渎神明之地”,但仍有部分人选择在此居住。他们给出的理由很简单:“来到这里,是为了拯救迷途的犹太人,推动‘以色列国’这一项目的终结 —— 这是我们对上帝的责任。”
正统派犹太人不仅支持以色列民众的抗议活动(如今年 8 月 17 日、26 日的反战集会),还号召犹太民众抵制以色列选举。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 “经济抵制” 对以色列财政造成冲击:以色列民主研究所(IDI)最新发布的研究显示,2023-2024 年,极端正统派群体(哈雷迪派)占以色列劳动年龄人口的 14%,但仅贡献 4% 的全国税收;以色列国库每年因这一 “税收抵制” 损失数十亿美元。
该研究所还预测,若当前人口与就业趋势持续,到 2048 年,哈雷迪派将占以色列总人口的约四分之一,但合计仅贡献 8% 的直接税收 —— 这意味着,哈雷迪派正推动以色列走向经济崩溃。
五、结论:以色列社会的深层分裂
综上可见,以色列社会远非媒体(包括俄罗斯媒体)有时所描绘的那样 “在社会与思想层面高度统一”。以色列当局正日益感受到来自国内大量犹太公民的压力 —— 这些公民不认同犹太复国主义理念,却被当局贴上 “第五纵队” 的标签。
但这一标签并不符合事实:一方面,这类反对群体规模不少于全国人口的一半;另一方面,“第五纵队” 的定义是 “受外部势力操控”,目前并无证据表明以色列正统派犹太人受某一秘密跨国组织操控。
来源:黄胜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