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于清明节气,《淮南子》中是这样说的:“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意思是说,清明节气位于春分节气后的第15天,斗指向乙,此时的风力不大,温暖湿润,给人带来清新明净的感觉,古人把这种风称作“清明风”,且把这个节气命名为“清明”。
导语:明日清明是“凶日”,今年清明牢记3个忌讳:1不穿、2不去、3不吃!这里指的是关于清明节气的讲究,早点了解!
“清明怅望双双燕,社近新茶云水遥”。明天是4月4日,明日的20时49分,我们将迎来清明节气。清明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我们进入了春季的尾声。
明日清明
什么是清明节气?
清明,是24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5个节气,斗指乙,太阳黄经达15°,一般在4月4日—6日之间变动。
关于清明节气,《淮南子》中是这样说的:“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意思是说,清明节气位于春分节气后的第15天,斗指向乙,此时的风力不大,温暖湿润,给人带来清新明净的感觉,古人把这种风称作“清明风”,且把这个节气命名为“清明”。
关于清明节气,《岁时百问》中也有提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到了这个节气,大自然中的万物都开始蓬勃生长,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此时春风拂面,细雨绵绵,把大地冲洗的干干净净,天空湛蓝,阳光明媚,一切都显得“清新、明亮”,古人把这种“气清景明、万物揭显”称作清明。
清明节气的气候特点:
进入清明,北方地区多晴朗天气,气温逐渐回升,白天暖意明显,不过昼夜温差还是较大的,出行需要添衣保暖,且降雨也较少,还是比较干燥,像西北、华北、黄淮等地,都非常干燥;相比之下,南方地区降雨明显增多,且气候较为湿润,为万物生长提供提供了有利条件。
今年的清明不一般,属于“晚清明”:今年清明交节的具体时间是:20点48分21秒。古人认为,若是比午时(11点—13点)晚,就是“晚清明”;相反,若是早于午时,便是“早清明”。很明显,今年属于“晚清明”。农谚说:“早清明天气凉,晚清明雨不停”。根据老祖宗的经验来看,预示着接下来的雨水会较多。
清明的农事活动:
清明后,北方地区进入春播期,农民抢抓农时,播种棉花、高粱和玉米等农作物,同时也会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浇水、施肥、除草,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但也会加强对大风的防范,防止作物倒伏;而此时的南方,正是水稻育秧的关键时期,农民们忙着选种、浸种、催芽、播种,为水稻丰收创造条件,此时农民们也会种一些时令蔬菜,比如空心菜、苋菜、黄瓜、豆角等。
4月4日是“清明节”:
明日的4月4日,不仅是清明节气交节的日子,还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祭祖节日,是一个以“祭祀”为主题的节日,它源于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民间有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的习俗,此外还有荡秋千、蹴鞠、放风筝、植树、拔河等一些民俗活动,以及吃子推燕、醴酪、青团等食俗。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便是古人对于清明节的生动写照。
今年清明是“凶日”:
明日清明,对应的干支日是:乙巳年、己卯月、壬寅日。根据择吉方法“建除十二星”推算,对应的是“闭日”,闭字有关闭之意,古人认为此日行事不适合张扬,要低调、内敛谨慎一些,故古人觉得是“凶日”。建议大家早点了解下关于今年清明节气以及清明节的讲究,到底都有啥注意事项呢?一起来看看。
农历三月初七,不仅是清明节气,还是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天,大家都会前往先人墓前祭拜,表达自己的哀思,这天的穿衣方面有讲究,便是不穿颜色鲜艳的衣服。
在古代祭祀礼仪中,祭服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唐会要》记载,官员需“素服诣墓”,而平民则多穿素色或深色衣衫。明代的《大明会典》也规定“凡官员祭祀,皆服祭服”,民间则穿素色或深色的常服。我们从这些古籍记载中不难发现,古人对祭祀的态度是相当认真的,服装方面大多要低调、朴素一些。
到了现在,虽然没有这些硬性规定,但服装的颜色也往往被赋予了一些意义。例如鲜艳的衣服,红色、粉色等,常常会在结婚、庆典、生日场合穿。而深色系、朴素的衣服,会选在沉重的场合穿,例如扫墓的情况下。清明节若是穿着颜色鲜艳的衣服,会与这一节日氛围格格不入,老一辈儿人也觉得这是不尊重祖先的表现。
因此在明日,不建议大家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去上坟,以免让人觉得不懂场合礼仪。
明日去祭祖的时候,不建议大家太晚去。这是为啥呢?
明日是法定假日,很多公司都开始放假,以便大家上坟扫墓,这天的人流量很大,交通拥堵,如果去的太晚,可能会碰上路上堵车的情况,从而错过了上坟的最佳时间。
此外从安全角度考虑,也不提倡大家太晚去上坟。很多祖坟往往存在于深山野林中,这种地方需要徒步前往,且路途中由于树木遮挡,人的视线不佳,若是去的太晚,等上坟完毕后天都黑了,人的视线更差,可能会迷路,这是比较危险的。
那么,那么什么时间去扫墓最为合适呢?建议大家选在早晨8点至下午3点之间,这是比较适宜的时段。这个时候阳光充足,光线充足还温暖,利于人们出行。
明日大家在扫墓时,建议大家早点进行,最好不要太晚。
明日三月初七,是一个祭祀扫墓的日子,这天大家会带着祭品前往墓地祭祀祖先。祭品作为上坟中一种表达心意的食物,它的选择、摆放以及后续处理都有一定的讲究。其中一般在仪式结束后,有些人会遵循当地风俗,把祭品带回家里吃,展现出节约的美德。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祭品都适合吃,像有些保存不当的祭品不宜食用。这些食物在祭祀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室外暴露,里面掺杂了不少灰尘、细菌,或是一些小昆虫等,若是不小心吃了,可能会造成拉肚子的情况,若是碰上下雨天,这些食物经过雨水的冲刷变质的可能性会更大,食之不利于身体健康。
古人虽然提倡节约,但也要视情况而定,若是食物被污染了,便不要抱着“舍不得”的心态食用了,应当果断舍弃,不要因小失大,切莫因一时节约而损害了身体健康。
总结:明日就是清明节气了,也是清明节,关于这天的讲究你都了解了吗?这些习俗都是老祖宗留下的,还是有一定节俭意义的,了解一下还是有意义的。看完文章的朋友们,不妨把文章分享给身边的亲朋好友,让大家都了解下,这也是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
来源:生肖小知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