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不知不觉,明天就到了4月4日,这天是清明节气到来的日子。清明,是24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同时也是春季的第5个节气。民间有云:“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此时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暖风阵阵,春雨习习,一片生机勃勃。今年清明交节
导语:明日清明是“凶日”,牢记:1不说,2要忌,3要吃,老传统要懂得!平安健康过清明!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不知不觉,明天就到了4月4日,这天是清明节气到来的日子。清明,是24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同时也是春季的第5个节气。民间有云:“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此时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暖风阵阵,春雨习习,一片生机勃勃。今年清明交节比较特殊,建议大家早点了解。家里的老人说:明日清明是“凶日”,牢记:1不说,2要忌,3要吃,老传统要懂得!这3个讲究指的是啥呢?一起来看看!
明日清明
什么是清明?
关于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节气,位于农历三月,此时万物生长都变得清洁整齐、明净清晰,因此得名“清明”,这也是清明节气的一个特点。
在清明这天,太阳达到黄经15°,斗指乙,清明节气在4月4日—6日交节。
今年的清明是什么时候?
今年清明的出现时间是4月4日的20时49分,这意味着,今年的清明属于“闭眼清明”。
明天就是清明了,此时正处于深春,太阳直射点已经完成了春分时的赤道直射,并开始向北移动,逐渐接近北回归线。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清明雨纷纷、天气暖烘烘的景象。像我们这里虽然是中原地区,白天比较温暖,但早晚温差还是较大的,早晨晚上较凉快。
清明至,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且伴随着微风,有着“清明雨渐增,天天好刮风”的说法。
清明天气如何对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我们从老祖宗留下的农谚也可以感知到:
清明后,谷雨前,又种高粱又种棉。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清明种瓜,船装车拉。
清明到,麦苗喝足又吃饱。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清明不上粪,越长越短劲。
清明是春播的关键时期,此时气温回升,降雨增多,土壤墒情不错,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幼苗的生长,农民们会抢抓农时,开始春耕春种,为丰收打下基础。
古人根据清明节气的物候变化,把清明节气分为三候:
一候桐始华:桐指的是白桐花,清明节气的头5天,阳气更盛,白桐花率先开放,宣告着春天的到来。
二候田鼠化为鹌:随着清明节气的深入,喜好阴凉的田鼠躲在洞里不肯出来,而喜爱阳气的鸟儿如鹌鹑则开始出来活动。
三候虹始见:到了清明节气的最后5天,由于经常下雨,雨后的天空常常能看到彩虹横跨天际,为春日平添了几分色彩和浪漫。
清明的习俗有哪些?
三月初七是清明节气,也是清明节。民间有祭祀扫墓、标祀、标墓、插柳、荡秋千、踏青、放风筝、蒸制蒿饼、吃青团子、吃馓子、采食螺狮的习俗。而其中最重要的习俗便是祭祖了,因为在传统文化中,清明节与除夕、中元节、重阳节并称为我国的四大祭祖节日。
今年的清明有何特点?
今年的清明,为乙巳年、庚辰月、癸卯日,根据“建除十二日”推算,对应的是“闭日”,闭字代表着一种状态,与开相对,古人认为算是个“凶日”。
明日清明,提醒大家3件事:1不说,2要忌,3要吃,老传统要懂得。接下来就具体为您讲究明日都有啥讲究,早点了解也早点知道。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明日三月初七清明节,家家户户会去往祖先的坟地,献上鲜花、食物以及焚烧纸钱,以表达对亲人的怀念,然而在这样的场合中,却不建议大家说不敬的话语。
在清明上坟时,我们面对的是祖先的栖息之地,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个人形象,也透露着对祖先的敬仰程度。若是说不敬的话语,不仅是不尊重祖先的行为,也是对这一习俗的不重视。在这样的场合下,我们应当保持肃静,行为举止得体些,避免说不敬重的话语,不嬉笑打闹,做到文明上坟。
明日清明节气就来了,清明是春季的第5个节气,标志着万物生长至此,皆清洁而明净。在这个时候,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白天比较温暖,夜晚却带着几分凉意,因此在穿衣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不要穿的太多或太少,而是要适当添减衣物,让身体达到最舒服的状态。
古人的这一讲究也是有道理的,老话说“勿极寒,勿过热”。在春天,气温逐渐升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若是穿衣太多,汗液就无法排出,容易出现脱水的情况;相反,若是穿衣太少,则会让身体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从而易遭受到寒邪侵袭,不利于身体健康。
那么,如何在清明时节做到适时添减衣物呢?首先我们要及时关注每日的天气变化,在早上和晚上气温较低时,可以适当多穿一些衣服,到了中午天气变热时,则可以适当减少衣物。此外也可以选择多层次穿衣的方式,这样方便我们根据气温增减衣物。
吃清明螺
俗话说:“清明螺,抵只鹅”。清明时节,正是吃螺蛳的最佳时节,此时螺蛳还没繁殖,吃起来比较肥美,炒着吃是一道不错的下酒菜。
接下来为您推荐【酱爆螺蛳】的做法:
食材:螺蛳、豆瓣酱、蒜瓣、生姜、干辣椒、葱、料酒、食用油、盐
做法:
把螺蛳放入清水中,加入少许盐和香油,浸泡2-3小时,让螺蛳吐净泥沙。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用剪刀将螺蛳尾部剪掉,方便入味和吸出螺肉。
蒜瓣拍碎,生姜切成片,葱切成段,干辣椒剪成小段备用。
锅中加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放入蒜瓣、生姜片、干辣椒段,小火煸炒出香味。加入一大勺豆瓣酱,继续小火煸炒,炒出红油。
把螺蛳倒入锅中,转大火,快速翻炒,让螺蛳均匀地裹上豆瓣酱。沿着锅边倒入适量料酒,盖上锅盖,焖煮2-3分钟。打开锅盖,继续翻炒,可根据口味适量加盐(豆瓣酱本身有咸味,需谨慎加盐)。
最后撒上葱段,翻炒均匀后即可出锅装盘。
吃青团
青团,也叫艾团,是江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吃青团的习俗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当时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而下令禁火吃寒食,而青团无需加热就可食用,成为了当时比较流行的一种食物。
后来随着寒食节与清明节融合到一起,吃青团的习俗也延续到了清明节,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提到了青团的制作方法:“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我们从中不难发现,青团的做法并不复杂,青团的馅料比较多种多样,除了豆沙馅外,还有咸蛋黄肉松馅,芝麻馅等多种口味,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食用,因此一直比较受欢迎。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青团的主要原材料是糯米粉,不易被人体消化,食用太多会对肠胃造成负担,因此不建议大家过量食用。
总结:明日清明是“凶日”,牢记:1不说,2要忌,3要吃,老传统要懂得!关于这天的习俗你都了解了吗?
来源:生肖小知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