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闪烁,看扬一益二时商贾下扬州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0 06:48 1

摘要:扬一益二,扬州人记忆中最巅峰的时代。当大运河携带南方的柔情与北方的粗犷,交汇在扬州这一段时,这座城市忽然变得富贵逼人了。交通,不仅便利了出行,更是让货与物的流通,变得方便可行。

扬一益二,扬州人记忆中最巅峰的时代。当大运河携带南方的柔情与北方的粗犷,交汇在扬州这一段时,这座城市忽然变得富贵逼人了。交通,不仅便利了出行,更是让货与物的流通,变得方便可行。

说到隋炀帝,更多人认为他修凿大运河,是为了到扬州游玩,为了欣赏扬州独一无二的琼花。假如真的这么简单,历史就不成其为历史。扬州地处长江运河交汇之处,交通便利,商业繁盛。当时的江南古都金陵(南京)已毁于战乱。隋朝、唐朝是北方政权,南方尚未到宋朝大南迁被充分开发的时候。江北广陵恰逢其会地成了那时段的政治经济中心。

扬州有多富裕?唐人的诗里有诸多描绘。赞美扬州繁华美丽的名篇佳作,可谓不可胜数。这里选择一首杜牧的《扬州三首》之一,一窥风情:“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纤腰间长袖,王佩杂繁缨。格轴诚为壮,豪华不可名。自是荒淫罪,何妨作帝京?”

“小杜”的《扬州三首》,极尽赞美扬州的盛世繁华。今人说,要想富先修路。大运河便是一条被用了一千两百多年的古代水上高速公路。而与运河距离不远的长江,更是将世界各地的“友人”、商人们,带到了扬州。

这样的繁华,我们无法看见,无法经历。但是,夜游瘦西湖,在那座代表金钱堆积的白塔上,一场扬州与商人的古往今来,被灯光展示出来了。像古扬州的种种,白塔边的呈现,对我来说也是故事。

终于在七夕这天,从口袋里艰难的掏出银子,逛了次夜瘦西湖。溜溜达达走到白塔那里,倒计时显示,距离表演开始还有七分钟。这里的灯光秀,一直在循环不间断。两次之间有十分钟间隔。

坐下来等吧。这座矗立于瘦西湖畔的白塔,与南方所有的白塔风格都不一样。这座带了藏式风格的喇嘛塔,是清代扬州盐商拍乾隆马屁的产物。至今扬州流传着“乾隆皇帝下扬州,盐商一夜堆白塔”的传说。这个传说与钓鱼台“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金钩只钓龙”的传说一起,共同构成当年盐商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的事儿的证明。

过去,我们游玩瘦西湖,都喜欢登上白塔,将那些安放在龛里的,烂熟于心的十二生肖一一辨认一遍,乐此不疲。秋天还喜欢在白塔边地上捡拾鸡爪爪,根本“不认得”干净这个词,捡起来就吃。好像没有拉过肚子耶。

后来,白塔和我们有了距离,只能远远拍照留影,不可以登上去转一圈了。更没想到,如今的白塔,白天端庄秀丽依旧,晚上居然成了舞台。倒计时的显示,一秒一秒过去。忽然,金黄色的灯光,照满了白塔全身。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流。”浑厚的男声,随之出现。呵呵,别以为只有“小杜”对咱扬州情有独钟。“老杜”一样流连忘返。这是截取他组诗十二首之一的七绝。大多数时间穷困潦倒的杜工部,遥想商胡在扬州的点点滴滴,恨不能乘船而下,直奔扬州。

相比而言,有钱人李白的《广陵赠别》,却是这样写的:“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好了,不说诗了,看表演。光影的闪烁间,一个个曾经的瞬间,再现在眼前。大唐盛世的万国来朝,为什么?“商人重利轻别离”呀。堆积如山的“通宝”们,随着皇帝年号的改变而改变,造型却始终保持天圆地方。装在口袋里叮咚作响,既可以赢得歆羡,又能够得到尊重。说一千道一万,钱才是胆气和腰杆子。

几分钟,展示一段历史。演出结束了,灯光余音袅袅。更加余音袅袅的是扬州人口语里,经常出现的一句“波斯献宝”。这是个形容词,形容一个人得到好东西后的嘚瑟。

新一轮的倒计时重新开始。壮观震撼的灯光秀,十分钟后会再此上演。而历经千年岁月后的扬州,会不会像唐朝那样,再一次成为全世界视线的焦点?很难!如今交通方式的改变,以日为计。虽然长江运河依旧还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不是唯一的重要。

来源:扬州小兔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