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能源车圈最近疯传一句话:卖车不叫卖车,叫割韭菜的108种姿势。今天吹成行业标杆,明天可能就被抬进ICU,上百亿烧完连个响儿都听不着。但最魔幻的是,这年头买个新能源车,体验居然跟20年前去中关村攒电脑一个德行。
(正文)
新能源车圈最近疯传一句话:卖车不叫卖车,叫割韭菜的108种姿势。今天吹成行业标杆,明天可能就被抬进ICU,上百亿烧完连个响儿都听不着。但最魔幻的是,这年头买个新能源车,体验居然跟20年前去中关村攒电脑一个德行。
网上标价20万的车,到店就变味。销售笑眯眯告诉你:“哥,裸车价不含轮胎哈”,转头再让你贷款分期,手续费比车贷利息还高。我同事上个月去试驾,明明看中丐版,硬是被忽悠多花三万买了“空气悬挂尊享版”——提车后发现悬挂有没有不知道,销售吹的牛逼倒是能飘起来。
这时候京东拎着灭火器进场了。要我说,这行业早该有人掀桌子。现在消费者看个车得跨城自驾游,4S店恨不得开在隔壁省。好不容易摸到展厅,销售上来就玩三件套:加价、装潢、金融贷。知道的你是来买车,不知道的以为进了缅北诈骗园区。
修车更离谱。我哥们的新车首保,4S店说要清理积碳。新车才跑800公里啊!维修工脸不红心不跳:“现在新能源车用的都是量子发动机,积碳在平行宇宙生成。”这忽悠水平,诺贝尔欠他们一个物理学奖。
京东这次是真掏家伙了。全国铺了2200家养车直营店,价格全透明,APP里选好轮胎直接去装,修理小哥想多报个项目都没机会。更狠的是卖车路子——去年2000万人在京东搜车,这流量哪个车企不眼红?最关键是不用跟经销商扯皮,车企把车放上来就行,京东的物流和售后现成的。
现在最慌的是传统4S店。商场地下车库都开京东养车了,小姐姐做完美甲下楼换个电瓶,比点外卖还方便。消费者现在学精了,知道去4S店保养等于送人头。京东工单系统全程直播修车过程,换下来的旧零件当场给你看,比亲爹盯装修还严。
车企现在站在岔路口:一边是天天搞事情的经销商,动不动给你整出个“金融服务费”热搜;另一边是现成的销售高速公路,用户信任度比结婚证还牢靠。有个新势力品牌偷偷在京东开预售,服务器当天被挤爆三次。要我说这年头造车就像抢银行,手快吃肉手慢喝风。
知道现在消费者最信什么吗?不是发布会PPT,是那个蓝色购物车图标。当大家养成“买车先上京东”的条件反射时,再牛的车企也得老老实实交过路费。这波红利吃完,车圈可能要改名叫“京圈”——毕竟在电商平台卖车这事,京东玩得比谁都野。
来源:持续季节更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