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与多年前严格保密的公司作风不同,近年来苹果新品泄漏的问题愈发严重。此次 iPhone 17 系列、Apple Watch 和 AirPods 等新品信息在发布会前已基本被曝光,号称“科技春晚”的苹果发布会越来越难以提起用户熬夜观看的性质。
北京时间 9 月 10 日凌晨,备受瞩目的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如期而至。
与多年前严格保密的公司作风不同,近年来苹果新品泄漏的问题愈发严重。此次 iPhone 17 系列、Apple Watch 和 AirPods 等新品信息在发布会前已基本被曝光,号称“科技春晚”的苹果发布会越来越难以提起用户熬夜观看的性质。
然而,在这场“平庸”的发布会后,苹果依然用一些“意料之外”的细节,为我们描绘了未来一年,乃至更长期的产品蓝图。现在,请跟随不客观实验室一起,来回顾一下本次发布会的主要内容。
iPhone 17 Pro 系列:更强的性能,更强的影像作为本次发布会的绝对主角,iPhone 17 系列带来了“全面性”的设计和功能革新。
首先,外观上最大的变化莫过于 Pro 系列全新的背部设计,在结构上采用铝合金整体切削而成,后盖也不再用整块玻璃覆盖,而是无线充电器区域单独覆盖一块超瓷晶玻璃。这也是苹果从 iPhone 11 Pro 系列之后首次对整个后置镜头模组的外观做出“大改”,镜头模组贯穿式的突出的部分可以塞下更加“专业”的影像模组。
iPhone 17 Pro 系列在内部采用全新的天线设计,天线模组由中框向背部相机 Deco 做了延伸,这一改进使 iPhone 17 Pro 系列在移动网络、Wi-Fi 以及蓝牙连接性能上相较于前代机型得到显著提升,为用户提供更稳定、更快速的网络连接体验。
iPhone 17 Pro 系列后盖配备超磁晶面板,耐裂性提高了 4 倍,更薄的设计也让它塞下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电池。
性能方面,全新的 A19 Pro 处理器采用台积电第三代 3nm 工艺 N3P,这一工艺相较前代 N3E 实现了约 15% 的晶体管密度提升。同时 iPhone 17 Pro 全系搭载了更大的运行内存,在 AI 性能和后台留存方面都有着更好的表现能力。
为了更好的压制这枚强大的处理器,苹果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在 iPhone 17 Pro 上增加了 VC 均热板。有了它的加入,iPhone 17 Pro 系列或许能够避免打游戏、拍视频时烫手降亮度的情况发生。
屏幕显示方面,iPhone17 Pro 系列标配了备具有哑光效果的防反射显示屏(类似 Mac 和 iPad Pro 的纳米纹理玻璃),能够有效减少光线对屏幕造成的影响。
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影像部分,iPhone17 Pro 全系标配了 4800W 像素的融合式摄像头,传说中的浮动长焦镜组并没有出现。
取而代之的是默认 4x 光学变焦、可达到 8x 无损变焦的新长焦镜头,它为 iPhone 17 Pro 系列带来了全新的 200mm 焦段和最高 40 倍数码变焦,应该能为新 iPhone 带来更好的望远表现,但要说它和目前国产旗舰的超大底潜望对比是否有优势,还需要实际上手后才能得出结论。
全新的前置镜头时此前所有爆料信息中都没有提到的,苹果今年为 iPhone 17 全系列都升级了一枚 1800W 像素的 Center Stage 镜头。它的内部结构是一块正方形的传感器,在拍摄时可以自由的在横竖屏间进行切换。
这个特性让用户即使竖着握持 iPhone 时,也能获得非常好的横屏自拍效果,AI 会根据人数情况自行判断构图,给出最合理的合影建议。
同时,作为 iPhone 的拿手好戏,iPhone 17 Pro 系列在视频拍摄上支持了新的专业视频功能—— ProRes RAW,为了更好的完成素材拍摄,苹果还在 iPhone 17 Pro Max 上首次支持 2TB 存储。
在机型方面,苹果继推出 mini 系列、Plus 系列之后,首次推出了超轻薄旗舰——iPhone Air,这是一款机身厚度仅为 5.6mm 的超薄手机,全球所有版本均不包含实体 SIM 卡槽的机型,全面拥抱 eSIM 技术。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仅有 iPhone Air 国行版本在中国大陆支持 eSIM,其他 iPhone 型号(包括国行 iPhone 17、17 Pro 系列)均无法安装中国大陆运营商的 eSIM 配置文件。
和 iPad 一样,中国联通是 iPhone 目前唯一支持的 eSIM 运营商。在中国大陆激活 iPhone Air 的 eSIM,用户必须前往中国联通营业厅,店员将协助用户进行必要的身份验证并激活 eSIM。
作为 iPhone 的入门机型之一,Plus 系列用相对轻薄的三维尺寸、持久的续航能力和大屏等产品特点,在中国大陆市场的销量一直不错。而这一次砍掉 Plus 系列选择更加轻薄的 iPhone Air,究竟能为市场带来多少销量我们不得而知,但仅目前的纸面参数来说,iPhone Air 俨然离“够用”相去甚远。
由于需要轻薄的机身,iPhone Air 的电池容量仅为 3000mAh 左右。为弥补电池缩水的短板,苹果在 iOS 26 系统引入的「自适应电量」(Adaptive Power Mode)功能可以通过智能调节性能、降低亮度、限制后台活动来延长续航。
影像方面,iPhone Air 配备单颗 4800 万像素主摄像头与 1600W 像素前置摄像头,这也是苹果继 iPhone16e 之外,首款不支持空间视频、照片拍摄的新机。
令人惊喜的是,苹果在 iPhone Air 上搭载了性能最强大的 A19 Pro 处理器(阉割版)而并非此前传闻的 A19,还在 iPhone16e 发布仅半年后,就快速迭代了第二代自研通讯芯片 C1X,搭配全新的自研调制解调器——N1 和 ProMotion 动态刷新显示,让 iPhone Air 在极其轻薄机身的基础上也能拥有一整天的续航时间。
并且苹果终于更新了自家的 MagSafe 外挂电池,以最高 12W 的功率进行充电。
官网显示可为 iPhone Air 提供最多 65% 的额外电量容量,并且支持使用 USB-C 为小型配件进行充电(如 AirPods),不过目前这块电池的描述是“iPhone Air 专用 Magsafe 电池”,所以它是否能在其他 iPhone 上使用暂时不得而知。
但问题是,购买 iPhone Air 的用户为的不就是这种“极致轻薄”的手感吗?如果需要长时间的使用 MagSafe 外挂电池来续命,那为什么不选择电池续航更佳、影像能力更好的 iPhone 17 Pro Max 呢……
由此可见,iPhone Air 这一超薄的产品形态,更像是苹果为了验证明年即将发布的 iPhone Fold 折叠机型超薄电池的“试验品”,它很有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不会作为常规机型每年迭代。
与此同时,为了保留实体卡槽,除 iPhone Air 外的其余三款国行版 iPhone 17 系列的电池容量会略小于(约 200 毫安时)美/日版(今年日版 iPhone 17 系列也全部取消了实体 SIM 卡槽),这也是大陆用户需要做出的妥协。
而标准版 iPhone 17……它的配置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平平无奇。
如果说今年 iPhone17 最大的更新,那就是破天荒的用上了 ProMotion 动态刷新显示屏,一直以来这个功能都是 Pro 系列的“独占”,这一次的改变应该会让不少买一个 iPhone 用几年的用户觉得很良心,如果你是一台 iPhone 用很多年的用户,它显然比 iPhone 16e 更加值得购买。
其余配置方面,电池增大了一些,换上了全新的 A19 处理器,增加了屏幕亮度(3000nit),把前置镜头换成了 Center Stage 镜头,后置两枚镜头都升级为 4800W 像素,这就是它的全部更新了。
哦对了,今年苹果在 iPhone 17 系列保护壳上内置了手机挂绳孔,可以搭配肩带或腕带使用,这也是继iPod Touch5 之后苹果再度推出官方的挂绳配件。
Apple Watch 作为苹果核心穿戴产品之一,算是普通用户除去 iPhone 与 AirPods 之外最关心的苹果产品。
Apple Watch Ultra 3 在性能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新的 S11 处理器和更长的续航时间,首次支持卫星通信与 5G 网络并引入血压波动预警功能,都让这款专业级智能手表在功能性上更加强大。
通过接入 Globalstar 卫星网络,Ultra 3 可在完全无移动信号覆盖的环境下发送紧急 SOS 求救信号与定位信息,支持向任意联系人发送文本消息,直接对标专业户外设备,成为探险、越野等高风险场景用户的核心安全保障(但该功能因政策相关原因和国行用户无缘)。
全新的 S11 芯片不仅提升 CPU/GPU 性能,更关键的是集成苹果新一代 AI 协处理架构,支持在设备端运行复杂 AI 模型,大幅降低响应延迟。苹果表示借助 AI 算力和全新的 WatchOS 26,Ultra 3 将提供远超以往的智能服务。
比如 Ultra 3 将整合 Apple Watch 和 iPhone 的体征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运动和睡眠建议。
比如在运动场景下实时分析用户运动状态,动态提供节奏调整或恢复建议;在用户佩戴其睡眠后识别潜在睡眠障碍风险(如呼吸暂停趋势),并给出改善方案;结合多传感器数据,预判心率异常、血压波动等健康风险。
最后,Ultra 3 还配备了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算法的高血压风险识别系统,能更精准捕捉血管压力变化。该功能对高压工作群体或家族高血压病史用户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显示效果上,Ultra 3 采用全新的 LTPO 3 面板,确保烈日、雪地等户外强光环境下的清晰可视性。S11 处理器带来的低功耗搭配更大的电池,也让 Ultra 3 的续航表现更进一步,综合续航能力来到了 42 小时,是苹果史上续航能力最强的智能手表。
而 Apple Watch S11 则保持了小幅迭代的节奏,沿用 Series 10 的 42mm/46mm 双尺寸设计,外观无明显改动,主要在处理器性能和传感器精准度上进行了优化,同行增加了对 5G 网络的支持和高血压检测功能,续航能力也来到了 24 小时。虽然没有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但依然稳固了其在智能手表市场的领导地位。
苹果“五年流畅”的产品逻辑,让不少用户还在坚持用 S5 甚至是更早的 Apple Watch(目前 Series 1 已经在 8 月 2 日正式停产,此前只是被列为“过时”设备),看来今年就是“拔掉”这些钉子户最合适的时间,毕竟 Apple Watch 的处理器也正式的迈入了“AI 时代”。
AirPods Pro 3:整场发布会“诚意”最足的产品虽然陆续更新了耳机接口等多个“版本”,但你不得不承认 AirPods Pro 2 已经是 3 年前的产品了,同时这也是苹果口碑最好的无线耳机之一。
全新的 AirPods Pro 3 在外观并没有做出明显的改变,但官方表示它拥有更贴合耳道的造型,以及更稳定的佩戴体验,相比于 Pro 2 的主动降噪能力也提升了 2 倍。
AirPods Pro 3 的单次聆听时间(降噪模式下)可能延长至 8 小时,比 Pro 2 足足增加了 2 小时的续航时间,在通透模式在的续航时间更是达到了恐怖的 10 小时,这应该是目前 TWS 蓝牙耳机最强的续航了。
同时 AirPods Pro 3 将与 iPhone 的“翻译”App 结合,支持实时双向会话翻译。
你可以使用 AirPods Pro 3 直接收听翻译后的语音内容,并将自己说的话用 iPhone 以文字版呈现给对方。
健康监测功能是 AirPods Pro 3 的一大升级点,今年上半年苹果就已经在 Beats Powerbeats Pro 2 上增加了心率传感器,现在它也来到了 AirPods Pro 3 上。
结合 iPhone 上的健康 App,目前你可以在 50 种运动中“抛弃”Apple Watch,实现更加轻盈的运动体验。同时 AirPods Pro 3 首次支持了 IP57 级别的抗汗防水等级,可以轻松应对挥汗如雨的体能训练。
近年来,苹果在新品保密工作上的松懈有目共睹。从 iPhone 17 系列的外观到配置,几乎在 6 月的 WWDC 之前就被泄露殆尽。甚至连配件品牌都已经在发布会正式开始之前提前开始售卖 iPhone 17 系列的保护壳。
这或许是苹果在供应链管理上遇到的新挑战,也可能是其市场策略的调整故意放出剧透来降低用户对于新产品的预期。
但无论如何,这种大规模的消息泄漏都让苹果发布会失去了往日的神秘感,变成了一场“剧透”的正式确认会,让不少忠实粉丝感到失望。
尽管如此,苹果依然在悄然布局未来。在本次发布会上,我们依然见到了如 N1、C1X 这些此前完全没有经过曝光的自研芯片,这些项目对苹果乃至行业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一颗全新的手机镜头。
今天的整场发布会,苹果并没有着重的演示产品的 AI 功能,这恰恰表明了这家科技巨头在 AI 领域的“失利”。有消息指出,苹果将在 iOS 26.4 中推出自家的生成式 AI 功能,预计明年3月发布。这一举措虽然晚于竞争对手,但足以表明苹果正在积极追赶,并试图通过深度整合的方式,打造出对标 ChatGPT 和 Gemini 的独特优势。
然而,苹果在 AI 领域的步步为营,也暴露了其在这一新兴技术上的战略保守。当竞争对手们争相发布颠覆性产品时,苹果依然选择稳扎稳打,这种“慢半拍”的策略已经让其远远的落后于其他竞争对手,影像、电池容量等硬性配置的“停滞不前”,也让用户逐渐对新款 iPhone 失去兴致。
总的来说,本次发布会虽然带来了多款重磅新品,但并没有太多令人惊叹的“One More Thing”。iPhone Air 的 eSIM 战略,更多是基于手机内部结构优化的被动适应而非主动引领;传出的自研生成式 AI 也更像是对落后局面的弥补而并非创新。
或许,苹果正在从一个“神秘的魔术师”转变为一个“稳健但缺乏激情的追随者”,好在目前消费者依然会买单,但我们不知这种情况还能持续多远。
来源:硅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