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与四川省威远县古俊景宗亲交流时,他提及在自贡市贡井区老街的某古董店,看到两块“古氏物件”,问我是我否知道情况,是哪个支系的,并将图片发给我。
█ 古小彬(《中华古氏》总编辑、《古氏史志》总编辑、《海南客家》著者、《古姓史话》编著、古家酒业(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海南省儋州市客家联谊会副会长、福建客家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近日,在与四川省威远县古俊景宗亲交流时,他提及在自贡市贡井区老街的某古董店,看到两块“古氏物件”,问我是我否知道情况,是哪个支系的,并将图片发给我。
首先判定这两块都是古氏祖先牌,其中书有“古氏堂上始代高曾祖考/妣神位”为正牌,对联为“都宪宗功远;乡贤祖德长”;书“广东长乐县赤子树下”并恭列始祖至十七世历代祖考名讳、祖妣姓氏为副牌,相辅相成,非常珍贵。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迄今三十多年来,我为采集古氏史料,进川进行田野调查有百余次之多,对古董店售卖的古氏祖先牌上恭列的名讳也很熟悉,特别是“贤任公”印象深刻,他是自贡市富顺县古佛镇龚家桥、玉佛村这一支的开基祖,我亲自到那里采集过古氏史料。
现在解读祖先牌两大内容,一是主牌上的对联,二是历代祖先名讳牌。
【解读之一】
祖先牌对联中的“都宪”,是指明朝广东省五华县华阳镇的古彦辉,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以岁贡任福建省德化县主簿、知事,在任九年。后擢升江西监察御史,都察院左都御史,死于任上,御葬在山东省登州蓬莱县福石村。明成祖(朱棣)亲自为其撰写祭文曰:“维公姿性刚直,才能称职。初为御史,弹劾不避。继迁都宪,朝宁有声。忽然奄逝,朕甚悼焉。”祭文肯定古彦辉秉性刚直,才能称职,在朝堂之上留有美好的声名,并为他的逝世感到十分惋惜。古彦辉后来被入祀福建省德化县名宦祠、广东省长乐县乡贤祠,事迹被写入《八闽通志》的人物传记中。
(附录:与“都宪”相关的对联还有:广东紫金县乌石镇古氏聪公祠大门对联:乡贤门第;都宪芳徽。四川威远县靖和镇高坡村古氏对联:都宪英风留万代;校书文物振千秋。四川富顺县古氏对联:都宪英雄流百代;乡贤名誉著千秋。)
对联中的“乡贤”,是指宋朝广东广州增城的古成之及其曾孙古革。古成之(《宋代登科总录》记载:【古成之】字亚奭,一作并奭,时称紫虚先生。本贯广州增城县,迁惠州河源县。)于端拱元年(988年)登进土,历任元氏县尉、益都知县、校书郎、魏城知县、棉竹知县,在职以廉能著称,政绩昭然,且工书法、善诗词,卒于官,入祀广州学宫,崇祀乡贤。古革,是古成之的曾孙,梅州人,于绍圣四年(1097年)与弟古堇、古巩同科进士及第,历任琼州府教授、潮州府太守,作育英才,德化黎蛮,革敝除奸,治政有方。卒后,崇祀名宦乡贤。“四世两乡贤”亦指此。
(附录:与“乡贤”相关的对联还有:广东五华县华阳镇华新村凤仪公祠对联:一母三进士;四世两乡贤。广东蕉岭县文福镇高塘村古氏应鼐祖祠神龛联:一榜同怀三进士;四传崇祀两乡贤。江西遂川县堆前镇亮达公祠(达尊堂)对联:一母三进士猛着祖鞭恢德业;四世两乡贤飞腾骥足继书香。四川高县嘉乐镇和四川省富顺县古氏祖祠对联:一母钟灵三进士;四朝旌表两乡贤。)
(宋朝乡贤古成之)
(宋朝乡贤古革)
历代名讳祖先牌上的“广东长乐县赤子树下”,是古地名,现在为广东省五华县华城镇高华村。
而“始祖古公南宝”,是长乐县赤子树下(今五华县华城镇高华村)古氏的开基祖,也是唐朝南迁古氏云应公支系第十五世。
今查“南宝公支系族谱”,确有尊“南宝公为始祖”的记述。见下图:
(南宝公墓)
而所录自古公南宝以下至十七世古公德清中,“十四世(即南迁二十八世)贤任”是本支开基祖,“十五世兴俊、十六世秀兰、十七世德清”,是“贤任公”的分支。
说明:唐朝南迁古氏始祖云应公派下28世贤任公,在清朝时期自广东省五华县迁入四川省富顺县古佛场龚家桥定居。
直系世代祖公(1—28世):
云应→浩公→均公→礼公→蕃公→全望→延绶→成之→宗悦→凤仪→巩公→政公→琢明→文昌→南宝(古董店的祖先牌写“始祖”)→朝用→德贵→明谅→彦政→英贵→纶公(古董店的祖先牌写“沦”)→之道→泗公→天爵→铎公→重儒(古董店的祖先牌写“仲儒”)→可习→贤任→
贤任公生三子:钦俊、兴俊、清俊。
班辈排序:
正大光谟训,承勋未毓祥;
世代性忠孝,存心继善良。
贤任公裔孙已传至40世,主要居住在古佛镇龚家桥、玉佛村、周家村、周河村、均田村、古大塆、川头山、李塆村、墙塆村、石岩湾,童寺镇力量村、富世镇、天洋街村、黄桥;以及隆昌市胡家镇联盟村何家湾、胡家村、合兴村、红岩村、九块碑村、黄角村、元咀村,云顶镇、民主村、金墨湾,金鹅镇等地。
来源: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