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举辛芷蕾的背后,是六战戛纳“颗粒无收”的尴尬,赵涛后悔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0 04:18 1

摘要:这句话真的一点都不假,赵涛在为华语电影“撕奖”这一块的战绩可查,没有一次失误。

文丨ㅇㅇ

“涛在奖在!”

这句话真的一点都不假,赵涛在为华语电影“撕奖”这一块的战绩可查,没有一次失误。

而辛芷蕾荣获威尼斯影后的背后,赵涛同样功不可没。

可在“撕奖”方面次次零失误的她,在六战戛纳之后,却是“颗粒无收”

1

辛芷蕾这次能够凭借《日掛中天》一举拿下威尼斯影后,赵涛真的功不可没。

入围国际奖项,最困难的一点就是如何让外国评委读懂其中的各种暗示和隐喻。

所以赵涛作为此次评委中唯一的华人,她做的就是要通过讲解各种背景和故事让大家深刻了解这部片子。

有人说,她为了这部片子“战斗”到凌晨,就是不想让辛芷蕾这颗明珠蒙尘

她成功了,让辛芷蕾成为了继巩俐、叶德娴之后第三位威尼斯影后,同时也是第一位内地籍艺人。

赵涛对于艺术的执着,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她出生在山西太原一个很普通的工人家庭,本来就是应该按部就班地上学。

可赵涛却因为自己的执着,走上了另外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不仅很长,还没有作业,她的父母为了不让她荒废这么好的时间,于是就给她报了一个舞蹈班。

结果,她只是稍微尝试了一下,对舞蹈热爱的程度就成为了一发不可收拾。

用她的话来说就是,

在跳舞的时候,一伸手就感觉能把我内心很多要说的话表达出去。

也正是因为这样,她在上了中学以后也一直上舞蹈的培训班。

可她的父亲却很生气,觉得一个正经的女生不应该学习舞蹈,还是要以学业为主的。

赵涛哪里会因为这些话就放弃自己如此热爱的舞蹈,所以为了反抗“无理的要求”,她和家里人一句话也不说。

父亲彻底同意她学习舞蹈的契机是老师误以为她谈恋爱,于是叫家长来学校谈话谈了两个小时。

谈完话以后的一两天,她的父亲像是突然想通了,直接为她报了艺术学校的舞蹈班。

因为学习舞蹈比较晚,她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相对来说是比较差的。

可她就是通过日日夜夜的“艰苦训练”,成功考上了北京舞蹈学院。

毕业之后,她本来可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甚至可以直接获得北京的户口。

赵涛觉得与其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活得“憋屈”,还不如随心所欲一点。

于是,毕业后的她对北京没有一丝留恋,直接回到家乡太原,选择在师范学院教学生。

陪在父母身边、安安稳稳过自己的小日子、空闲时候还可以和朋友出去潇洒。

她从来没有想过要有什么大成就,这样的小日子就已经足够了。

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她原本生活的“平静”。

2

1999年,贾樟柯正在为自己的新作品《站台》寻找女主角尹瑞娟。

因为他的作品大多都是讲时代洪流下各种小人物的故事,所以寻找的这个人一定要有故事感。

他没有选择在美女如云的北电、中传、上戏这种大学校,反而是去到看太原师范学院。

他一眼就看上了赵涛,两人的缘分也由此开启。

这部作品的拍摄环境非常艰难,赵涛说过当时的天非常寒冷,上厕所的时候裤子都解不开。

她的努力没有白费,这部片子入围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最佳影片。

此后,她就和贾樟柯开启了长期的合作。

2002年,贾樟柯再次邀请她出演《任逍遥》中的巧巧一角。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不硬盘直接入围了戛纳电影节,她也第一次踏上了戛纳红毯。

即便如此,她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本职工作,每次拍摄完或者参加完互动她都会赶回学校给学生们把落下的课给补上。

可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贾樟柯完全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御用演员。

每次只要有新作品,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赵涛。

在斟酌了一番过后,她决定还是辞去自己的教师工作,专注自己的演艺事业。

他们两个真的算得上是天作之合,赵涛的15部电影作品中,有12部都是贾樟柯导演的。

这样的经历,早就将两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心中也产生了一种其他的感情。

2012年,贾樟柯和赵涛喜结连理,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两人相辅相成,用这些作品一次又一次走上国际的大舞台。

因为贾樟柯,她一共入围了6次戛纳电影节的提名,虽然只是入围,但已经是对她专业的一再认可了。

虽然在戛纳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是2012年,赵涛直接凭借《我是丽》荣获意大利大卫奖最佳女演员,成为第一位获得这个奖项的人。

2015年,凭借《山河故人》荣获迈阿密电影节最佳表演奖。

2018年,又凭借《江湖儿女》荣获芝加哥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2020年,她还入选了《纽约时报》评选的“21世纪最伟大的25位演员”。

很多人都说过,赵涛明明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女主角,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选择她呢?

在面对这样的疑问时,贾樟柯说,

赵涛是70年代的人,身上很有故事感。

虽然她不是唯一合适的人选,但她是最合适的。

因为自己的故事全部都是时代洪流中底层人物挣扎的小故事,所以女主角就一定要“旧”。

赵涛完全符合他心目中那个看起来“旧旧”的人,赵涛也成为了他的“缪斯女神”

此后,两个人就开始在国际上“大展身手”。

3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他们也想为别人撑一把伞。

众所周知,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非常大的,要是华语电影入围国际奖项的话就会很吃亏。

因为国际奖项上的评委大多都是外国人,他们很难看懂华语电影中隐喻的地方。

这时候就会体现出来评委中有华人的重要性。

他们会为了别人付出所有心血的作品据理力争,清晰又准确地介绍着影片的背景和文化。

只为让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影片中的角色演技有多好。

她是这次威尼斯评审团里唯一的东亚声音,所以她面的困难不只是一星半点。

但她还是做到了,从不被外国评审理解,到最后被赵涛的据理力争所感动。

这次辛芷蕾荣获威尼斯影后的背后,一部分功劳就是赵涛很厉害的“撕奖”能力得来的。

不仅仅是辛芷蕾,当年的《雪豹》《老枪》都是赵涛助力送上领奖台的。

贾樟柯也是如此,他不仅会为中国人“撕奖”,而是会为整个亚洲人“撕奖”。

他为日本导演小林正广夺得了洛迦诺电影节的最高奖,威尼斯电影节上他又为日本导演冢本晋也夺得了最佳影片。

张曼玉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戛纳电影节上直接帮韩国演员全度妍“撕”下了戛纳影后。

其实“撕奖”这样的说法从很久以前就有了。

当年张艺谋带着《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去到戛纳电影节,结果遭受到的是“不公平的对待”。

评委不懂华语电影中的隐喻,所以认为这不是一部好的作品,话里话外都是轻蔑。

张艺谋受不了这样的对待,连夜写来了“决裂信”撤展。

不甘心的他带着片子冲击柏林,一样的据理力争一遍遍讲述其中的故事,最终将银熊和金狮两座奖杯拿了回来。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底气,在李安导演的《色戒》入围金狮奖后,张艺谋和其他人反复讲解七个小时最终才拿下了最佳影片。

巩俐也是一样,在《春光乍泄》入围戛纳之后,她也同样据理力争为王家卫拿下了最佳导演。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努力,中国优秀的作品才能被更多人看到。

4

经过辛芷蕾获得影后的这件事情之后,网上出现了很多有意思的声音。

有网友开玩笑说,辛芷蕾这下要好好练习英语了,毕竟以后也有可能是当评委的人。

如果英语功力不够的话,怎么才能为其他优秀演员、优秀作品据理力争呢?

不过看着辛芷蕾在说获奖感言时的骄傲感,相信她在面对这样的场面时一定不会怯场。

同时,也有很多人都关注到了赵涛这个“大女人”。

在了解到她的老公是贾樟柯之后,网友们更是直接冲到贾樟柯的评论区为赵涛“讨说法”。

虽然说赵涛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已经是不容小觑,没有拿下戛纳或许还是有些遗憾的。

操心的网友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马上就要让贾樟柯写出“最好”的剧本,助理赵涛拿下金叶子。

其实这样的操心也可以理解,毕竟两人合作的片子六次入围戛纳却没有获奖。

可这样的结果已足够证明他们作品的深度与国际认可度。

像是赵涛这样优秀的女演员,就算她自己六战戛纳“颗粒无收”,但她还是愿意托举辛芷蕾。

这样做法的背后,真的是大公无私。

来源:妖月Gam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