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天你会明白,人间,终究成为了老实人的“地狱”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0 04:12 1

摘要:幼儿园抢玩具、小学抢小红花、职场抢KPI,连朋友圈都在抢点赞。

“人间即地狱”?

刷手机刷到这句话,谁没在心里咯噔一下。

幼儿园抢玩具、小学抢小红花、职场抢KPI,连朋友圈都在抢点赞。

资源永远不够,欲望永远填不满,老实人就像游戏里的NPC,被系统安排成背景板。

最新研究说,现在抢的不只是钱和房,还有更虚的:注意力、信息、社交资本。

抖音一条视频上线,0.5秒决定生死;微博热搜挂十分钟,品牌方直接打钱。

没人在乎你是谁,只在乎你能不能把别人的眼球拽过来。

焦虑就这么被算法喂大,越刷越饿。

更惨的是,不会抢的人连心理防线都崩得快。

北大去年做了一项匿名问卷,回收了七千多份,结果显示:自认“性格老实”的受访者里,63%过去一年出现过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比例远高于“外向进取”组。

没人教他们怎么在电梯里三十秒推销自己,也没人告诉他们被抢功劳时该怎么反击,只能夜里对着天花板数羊。

羊也救不了阶层固化。

清华一位经济学教授算了笔账:九十年代农村娃考上985,毕业后收入能翻五倍;现在同起点同努力,只能翻一倍多一点。

钱、户口、学区房、课外班,早把跑道划得明明白白。

老实人以为“努力就能出头”,现实是“努力只能保证不被踢出局”。

文化也掺了一脚。

在硅谷,失败是勋章;在北京,失败是笑话。

集体主义长大的孩子,从小被教育“谦让是美德”,一脚踏进个人主义丛林,连怎么吵架都得现学。

有人干脆躲进二次元,把社交能量全留给纸片人,至少他们不会背后捅刀。

AI又来补刀。

客服、收银、流水线,这些曾经给老实人兜底的工作,正被摄像头和机械臂替代。

美团无人配送车已经在顺义跑了两年,司机群里天天转发“今天谁又下岗”。

新岗位倒是也有,可写代码、做运营、搞直播,哪一样不需要重新脱层皮?

听起来像死局?

倒也未必。

杭州一个前大厂HR辞职后开了家“老实人互助社”,教人怎么写简历、怎么谈判、怎么在被PUA时录音留证据。

半年拉了八个微信群,每周线下聚会,AA制咖啡,大家轮流带蛋糕。

没人再嘲笑“你怎么这么轴”,因为都知道,轴是轴了点,可轴得真诚。

地狱不地狱,关键看有没有同行的人。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