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上的麦卡锡主义究竟是什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9 16:25 1

摘要:麦卡锡主义是 1950 年至 1954 年间在美国兴起的反共政治运动,以共和党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为核心,通过无证据指控、人身攻击和政治迫害手段打击疑似共产主义者及进步人士。其特点包括未经证实的指控、 guilt-by-association( guilt b

麦卡锡主义是 1950 年至 1954 年间在美国兴起的反共政治运动,以共和党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为核心,通过无证据指控、人身攻击和政治迫害手段打击疑似共产主义者及进步人士。其特点包括未经证实的指控、 guilt-by-association( guilt by association)定罪逻辑,以及对公民自由的系统性压制。《韦伯斯特国际英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 "使用人身攻击等手段反对颠覆因素,在未证实指控的情况下散布任意判断" 的政治态度。

形成原因

1. 冷战初期的恐惧氛围

二战后,美国与苏联进入冷战对峙,1949 年苏联核试验成功和中国共产党掌权加剧了美国对 共产主义扩张 的恐慌。杜鲁门政府 1947 年签署的第 9835 号行政令(忠诚调查令)启动联邦雇员忠诚度审查,为政治迫害提供制度基础。

2. 国内社会矛盾激化

1945-1946 年美国爆发3.47 万次罢工,450 万工人参与,保守势力将工会活动与共产主义渗透挂钩。众议院非美活动委员会(HUAC)借机调查好莱坞左翼人士,1947 年 "好莱坞十君子" 案开启文化清洗序幕。

3. 政治投机

麦卡锡在 1946 年当选参议员后因大豆期货投机和酗酒丑闻声誉扫地,1950 年 2 月借西弗吉尼亚州演讲声称掌握国务院 205 名共产党员名单,通过制造危机转移公众视线,迅速成为全国焦点。

事件与发展过程

1. 关键时间节点

1947 年:杜鲁门签署忠诚调查令,联邦调查局(FBI)对 200 万政府雇员进行忠诚度审查,378 人被解雇,5000 人被迫辞职。

1950 年:麦卡锡发表 "205 人共产党名单" 演讲,后改口为 57 人,均无实证;朝鲜战争爆发后指控杜鲁门政府叛国20年。

1953-1954 年:麦卡锡担任参议院政府事务委员会主席,调查扩展至军队和科学界,包括指控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为苏联间谍,导致其安全特许权被撤销。

2. 迫害案例

罗森堡夫妇案(1953):无直接证据情况下,因 "向苏联传递核机密" 被处决,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因间谍罪被处死的平民。

陆军-麦卡锡听证会(1954):麦卡锡指控军方包庇共产主义者,电视直播中其霸凌式盘问引发公众反感。律师约瑟夫・韦尔奇质问 "你难道毫无廉耻之心吗?"(Have you no sense of decency?)成为转折点。

衰落原因

1. 政治破产

1954 年 12 月,参议院以67 票对 22 票通过谴责决议,麦卡锡失去影响力,1957 年因酒精性肝炎去世。最高法院后续判决(如 1957 年 Yates v. United States)逐步推翻忠诚审查相关法律。

2. 文化创伤

黑名单制度:好莱坞 300 余人被禁止工作,卓别林被迫流亡瑞士,斯诺《红星照耀中国》被列为禁书。

言论压制:高校教师需签署忠诚宣誓书,纽约布朗士科学高中数学教师朱利叶斯・赫拉瓦蒂因早年左翼活动被解雇,58% 的大学教授承认 "自我审查政治观点"。

3. 长期政治影响

麦卡锡主义成为政治迫害的代名词,其逻辑在后世反恐战争中的 "爱国者法案"、针对华裔科学家的 "李文和案" 中再现。美国社会将其视为 "最黑暗的一页",警示权力滥用与群体恐慌对民主的威胁。

约瑟夫・麦卡锡:利用恐惧政治投机,其传记作者评价其 "谎言规模与技巧远超普通颠倒黑白"。

罗伊・科恩:麦卡锡首席顾问,主导罗森堡案起诉,后成为特朗普导师,被称为 "麦卡锡主义的 architect"。

J・埃德加・胡佛:FBI 局长,通过非法监听和 "责任计划" 协助政治清洗,建立包含 2000 万美国人的秘密档案。

来源:棱镜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