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秋后凉意渐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垦区公安局四十里腰站派出所的街巷间,民警马世辉又忙着入户走访。“马警官,来家里坐坐!”“记得按时吃饭啊!”群众熟稔的招呼声里,他憨厚的笑容格外暖人——这位38岁的民警,已深耕社区工作12年,从初来乍到的“陌生人”,变成
立秋后凉意渐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垦区公安局四十里腰站派出所的街巷间,民警马世辉又忙着入户走访。“马警官,来家里坐坐!”“记得按时吃饭啊!”群众熟稔的招呼声里,他憨厚的笑容格外暖人——这位38岁的民警,已深耕社区工作12年,从初来乍到的“陌生人”,变成大家口中随叫随到的“家里人”。
8月底的一场“牛纠纷”,让老韩(化名)彻底记牢了“马警官”。当时,雇工小乌(化名)误将82头牛赶进老韩的地里,农田受损严重,双方协商赔偿无果,老韩一气之下扣留了牛群。报警后,马世辉第一时间上门,得知老韩既无牛棚也不懂养牛,当即与同事做老韩的思想工作:“扣留牛是违法的!要是牛出了伤亡,您要赔的比地里损失多得多!”可老韩性子倔,没听劝。
第二天,见几头牛精神萎靡、不停地“哞哞”叫,老韩主动拨通马世辉的电话:“小马,你赶紧来帮帮我!”马世辉立刻约上司法所调解员,还请小乌和牧场主一同到场。最终,双方达成赔偿协议,纠纷顺利化解。
每天晨会后,马世辉总会带上常用物品,和同事按计划挨家走访,与职工群众拉家常。
独居的马忠香阿姨,儿子儿媳远在喀什,家里大小事都习惯找他:“身体不舒服喊他陪去医院,买种子让他帮忙把关,事儿办完了才想起给儿子打电话。”
马世辉说,跟居民处好关系的诀窍,就是“拉家常,听闲话”。这些“闲话”里藏着平安的诀窍。12年来,他记满24本笔记本,里面全是辖区1367户居民(80%为常住人口)的大小事:提醒租户补证件、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送身份证、帮住户修松动的窗户、处理夜市的噪音扰民……
“本子是我的‘备忘录’,记下来就得尽快办,不能让群众等。”马世辉坦言。
“连队纠纷多是为争口气。”马世辉总结出门道,“群众来气,我就不能动气。群众想争的那一口‘气’,是想得到公正合理的处理结果。我们耐心听、认真记,不懂就学,把一个个难题都解决了,大家就心平气和了。”今年至今,他已参与调解矛盾纠纷30余次,排查治安隐患10余
多年来,马世辉在大大小小的纠纷调解中总结出一套“耐心、用心、将心比心”工作法:用接地气的方法拉家常,设身处地为群众想办法,用实际行动融入大家的生活。也正因如此,他成了居民口中亲切的“小马”“马哥”“马叔”,把“警察蓝”的温暖,揉进了辖区的每一个日常里。
-END-
编辑:荆希玉
审核:潘明春
签发:王 琴
兵团警界
来源:兵团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