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3亿播放量,庆功宴上香槟还没开,我就被一条弹幕戳得睡不着:迟蓬老师连片头都没名字。
43亿播放量,庆功宴上香槟还没开,我就被一条弹幕戳得睡不着:迟蓬老师连片头都没名字。
一个演了一辈子农村戏的老演员,被观众硬生生“抬”进字幕,这剧到底做对了啥?
先说最直观的。
画面一出来,灰扑扑的土墙、晒裂的玉米秆、指甲缝里的黑泥,全都没滤镜。
杨幂顶着两团高原红,一弯腰就把麦穗掐断,指甲盖里卡着泥,跟我妈下地回来一模一样。
那一刻我就知道,这不是横店布景,是真把剧组扔进了山东村里。
迟蓬的大脚娘更绝。
她第一次出场,背微驼,嘴角干裂起皮,手里攥着一块看不出颜色的抹布。
镜头扫过,她下意识把抹布往身后藏,怕弄脏别人的衣服。
就这么一个动作,我眼泪差点掉下来。
后来儿子死讯传来,她没哭天抢地,只是蹲在门槛上,把手里抹布一点点撕成条。
镜头停了十秒,她撕了十秒,观众憋了十秒。
那一刻我才明白,真正的悲怆是发不出声的。
杨幂这次也豁出去了。
提前两周进村,学挑水、学烧柴,太阳底下晒到脱皮。
她说以前拍戏最怕指甲脏,这次指甲越脏越安心。
她和迟蓬对戏,一个流量大花,一个戏骨阿姨,谁也不让谁。
拍婆媳吵架那场,杨幂真摔了碗,迟蓬真红了眼。
导演喊卡,俩人蹲在地上捡碎片,边捡边笑,说“这戏值了”。
最离谱的是片头字幕。
首播那天,观众发现迟蓬名字不在主演列表,弹幕直接炸锅。
“演技封神不配拥有姓名?
”
“剧组眼瞎?
”
热搜挂了一整天,制作方连夜加字幕,把迟蓬改成“特别主演”。
观众这才罢休。
我第一次见观众用键盘把演员“打”回片头,这比任何奖杯都硬气。
剧播完,村里大爷大妈开始追。
我回老家,隔壁婶子拉着我问:那个大脚娘是不是咱隔壁村的?
我说演员是青岛人。
婶子摇头:不可能,她蹲那姿势跟我一模一样。
你看,好演技连农村人都骗过了。
庆功宴上,爱奇艺CEO龚宇举着酒杯说:观众不是傻子,真诚永远有市场。
我在屏幕前点头。
流量可以造势,热搜可以花钱买,但能让观众自发安利、让老演员被看见,靠的只有两个字:真和实。
剧终那天,迟蓬发了条微博:谢谢观众把我从田里捡回来。
我想说,谢谢你和杨幂,把我们从滤镜里捡回来。
来源:学者谢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