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广州一位女士花8万买12毫米翡翠镯,回家戴了三天就勒出淤青。
再花冤枉钱买粗镯,下一秒就后悔!
上周,广州一位女士花8万买12毫米翡翠镯,回家戴了三天就勒出淤青。
她手腕只有13厘米,镯子卡得发紫。
退货被拒,只能低价转手,亏掉2万多。
商家不会告诉你:粗镯用料多,但不一定更值钱。
行内人看种水,外行才看宽度。
12毫米糯种粗镯,价格可能输给8毫米冰种细镯。
手腕14厘米以下,细镯6-7毫米最舒服,能转圈不卡骨。
14-16厘米选中号8-10毫米,显手细又不笨重。
超过16厘米才考虑10毫米以上,否则像戴镣铐。
手腕量法很简单:软尺绕最细处一圈,不留空隙。
数字+1厘米就是安全圈口。
别信什么“戴得进就是合适”,硬塞只会裂。
场合也有讲究。
上班通勤选细镯,敲键盘不碍事。
见客户、喝喜酒再换粗镯,气场立刻翻倍。
一条细镯+一条粗镯,比单买一条天价镯更实用。
预算有限先锁死8-10毫米。
这个尺寸市场存量最大,工费低,转手快。
同品质下,12毫米价格直接翻倍,流通却慢一半。
颜色比粗细更抢镜。
阳绿细镯比灰底粗镯贵三倍。
灯下看色,自然光看种,别在直播间冲动下单。
记住三句话:手腕决定圈口,场合决定粗细,钱包决定上限。
直接抄作业,明天拿软尺量手腕,再对照表格选镯,三分钟搞定。
镯子不是枷锁,是加分项。合适才显贵,勒手再粗也掉价。
来源:超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