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集团丨打造永不落幕的服贸盛会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9 20:12 2

摘要:9月急雨骤下,滋润万物,惊醒了栖息的雨燕。2022年服贸会,北京雨燕被正式选为吉祥物“福燕”,寓意邀请全球客商共赴服务贸易盛宴。当四高炉顶起“服贸会”桂冠点亮百米夜空,钢铁的呼吸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在雨燕的见证下,新一届服贸会将至。

9月急雨骤下,滋润万物,惊醒了栖息的雨燕。2022年服贸会,北京雨燕被正式选为吉祥物“福燕”,寓意邀请全球客商共赴服务贸易盛宴。当四高炉顶起“服贸会”桂冠点亮百米夜空,钢铁的呼吸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在雨燕的见证下,新一届服贸会将至。

站在2025年的初秋回望,服贸会已“走进”首钢集团首钢园五年。2021年,服贸会首次“一会两址”举办,首钢园承接专题展和有关会议论坛活动。而今,四高炉作为服贸会的峰会和主题论坛的会场,成为一年一度全球服务贸易看中国的展示窗口。

这五年,是首钢集团积极响应首都城市整体战略规划的五年,是持续探索老工业区转型城市更新改造的五年,是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五年,是以“一高地一支点”建设推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五年,是实现园区“四个复兴”的五年。这五年,不是一蹴而就、不是按图索骥、不是手到擒来,是反复冲锋、是砥砺超越、是步步为营。

首钢园与服贸会的“双向奔赴”是打造更高国际水准的城市复兴新地标的生动实践,是首钢集团孜孜求索下,一步步绘就产业升级、园区转型的中国式现代化首钢场景。

缘 起

首钢建投城市更新事业部副部长周婷:“从服贸会南登录厅到北登录厅一公里,我笔下的图纸只有短短一米长。这一公里的距离,我们走了五年;这一米长的图纸,我们画了五年。”

——服贸会是如何“走进”首钢园的?

“是时代背景的创新抉择,是首钢集团社会责任的集中体现。”

作为与广交会、进博会并列的中国对外开放三大展会平台之一,服贸会已成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领先的盛会。2021年之前,国家会议中心虽一直是服贸会的核心举办地,但随着服贸会影响力与日俱增,对场地空间和特色的需求不断提升。首钢园独特的工业遗存风貌、开阔的场地空间,以及地处北京西部、毗邻中心城区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服贸会拓展办展空间、创新会展模式的理想之选。

2021年,服贸会首登首钢园。在全球服务贸易格局深度调整、我国持续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大背景下,服贸会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革——首次采用“一会两址”模式,将首钢园纳入举办地之一。

在首都北京举办服贸会是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展示“中国服务”的重要窗口和平台。与往届不同,自2021年起,服贸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设置“双会场”,这在服贸会历史上是第一次,体现了服贸会的创新发展和辐射带动作用。首次使用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首钢园区,作为专题展和专业论坛的场地,服贸会场馆与工业风貌和奥运元素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贸会场馆群。

首钢园,不仅拥有百余年悠久历史,更拥有光荣的职责使命。这座承载着百年工业记忆的老厂区,在完成钢铁产能外迁后,正处于城市更新与功能再造的关键时期。“一会两址”不仅是时代背景下创新展会形式,也成全了首钢园与服贸会的“双向奔赴”,呼应了国家层面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通过服贸会与首钢园的结合,既能借助展会平台向全球展示中国在城市更新与产业转型中的创新实践,又能以首钢园为窗口,让全球服务贸易资源更深入地融入中国市场,实现了展会价值与城市发展价值的双重提升。

以“全球服务,互惠共享”为主题的服贸会与“绿动首钢 山海共兴”的首钢集团“双向奔赴”背后,是首钢园成为北京城市更新标杆项目的动力,这片热土也承载着探索老工业基地转型路径的使命,服贸会的入驻形成了“以会促城、以城兴会”的良性循环。

——如何保障国家级展会登陆首钢园?

“首钢集团形成了独具时代注脚的‘三会两保障’。”

做好服贸会服务保障工作关系到国家形象、北京形象和首钢集团形象,既是首钢集团庄严的政治任务,又是首钢向世界展示良好形象的极好机遇,更是对首钢集团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的一次重大考验。

2021年2月,首钢集团接受了一项艰巨而光荣的政治任务,负责服贸会首钢园会场设计、施工、建设等服务保障工作。北京市委市政府将2021年服贸会选址首钢园区,是对首钢集团的巨大信任和支持,对加速首钢园区开发建设、助力首钢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9月,首钢园首次成为服贸会的举办地之一即将亮相,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也日益临近。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首钢集团承担了重大任务,形成了独具时代特性的“三会两保障”——“三会”指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和服贸会,“两保障”指北京冬奥会和服贸会两个序列的保障工作。2021年,首钢园区通过落实82项重点任务,确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场馆建设及服贸会筹备工作万无一失。

为了确保服贸会首钢园场馆项目快速推进,集团领导多次到现场调研指导工作、召开专题调度会,对项目的选址、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等提出明确要求。园区、股权两大平台各单位和首钢京唐、首钢环境等单位,按照首钢集团“三会两保障”决策部署,严格落实“两清单、两调度”工作机制,协同配合,精心组织施工,坚决把住工程质量关、进度关、成本关、安全关、环保关、廉洁关,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动项目建设,守住里程碑节点,全力以赴履行好首钢集团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从2021年初选址到4月份稳定设计方案,再到7月底实现首钢园展馆、会议室改造竣工,集中体现了首钢速度、首钢制造和首钢服务。一张张图纸变成一座座建筑,服贸会首钢园场馆以北区工业遗址公园片区内原焦化厂和四高炉区域为核心,进行环绕布局。共新建15个展厅,包括临时场馆、可拆装式临时场馆和开放式场馆,占地面积约9.4万平方米。首钢园区内21个会议室分布在15处区域,其中,由工业遗存改造的会议室9间,所有会议室均具有国际会议功能。

颇具历史感的工业遗迹与现代化的展会空间相得益彰,形成与冬奥场馆、工业遗存和周边景观“一轴四廊多点”的独特景观结构。服贸会“走进”首钢园,是推动首钢园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的重要举措,借助服贸会这一国际平台,加速首钢园工业遗存的活化利用,促进其向多元功能的城市空间转变,同时,服贸会也能借助首钢园的独特魅力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实现双赢。

——服贸会首登首钢园效果怎样?

“首钢服务的金名片亮了。”

2021年9月2日,当服贸会八大专题展亮相首钢园,首钢打造的服贸会聚落式场馆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硕大的服贸会标志醒目地矗立在巍然耸立的煤仓上,一排排焦炉屹立于绿地丛中蔚为壮观,锈迹斑驳的熄焦塔与崭新的展馆新旧对话、相映生辉,一幅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完美契合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其中,14号、15号展馆采用的是大型装配式张拉膜结构,开放式的膜结构屋顶像张开的船帆,又像展开的双翼,与周边的景观绿地和工业遗存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增加了参观者的游历感。

2021服贸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设置了“双会场”,这在服贸会历史上是第一次,对于首钢集团来说,也是第一次承接如此大规模的国际性展会。首钢园区作为北京城市深度转型的重要标志,首次成为服贸会的举办地之一。为让“永不落幕”的服贸会更精彩,从场馆选址到规划设计、从工程建设到运营保障……首钢集团广大干部职工以忘我的精神状态和“确保服贸会万无一失”的信念,传承和发扬首钢精神,用实际行动擦亮了“首钢服务”品牌。

蝶 变

首钢建投产业生态发展服务事业部副部长蒋燕说:“服贸会的举办像是一场大考,首钢交上了满分答卷;服贸会的举办又像是系列考,首钢需要久久为功……”

——五年来首钢园有什么变化?

“从1.0到5.0,我们每年都在进步。”

首钢园经过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洗礼,每年的金秋九月,都会迎来服贸会。

五年来,首钢园从服贸会1.0版到5.0版的焕新升级之路,彰显出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经过五年的创新实践,服贸会从“一会两址”模式变为“一会一址”举办模式,将永久落户首钢园。

2025年,服贸会5.0版的场馆继续改造提升,四高炉整体打造具有大国气派的国际场馆,二烧结风机厂房改造为服贸会新闻中心,成为工业遗存活化利用的新亮点。

从2021年,首钢园首次承接服贸会专题展,以工业风、花园式、聚落式为特色的现代会展新模式令人耳目一新,到2025年,首钢园成为服贸会“一会一址”集中举办地;从1.0到5.0,首钢园抓住服贸会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推动工业遗存改造和功能再造,形成以四高炉为核心、山—水—工业遗存特色风貌穿插点缀的“一核多点”会展空间布局,历史文脉与活力表达相得益彰,塑造出极具辨识度的城市更新典范。

——“5.0”版本的首钢园有什么特色?

“更高国际水准。”

通过四届服贸会的举办,首钢园以“会展+”为牵引,促进多业态融合发展,突出促开放、促消费,放大溢出效应,四届服贸会累计入园客流超130万人次,极大地带动了园区的活力与消费,加快形成融合文商体旅、覆盖“吃住行游购娱”的特色消费新生态,成为“更令人关注”的城市复兴新地标。

即将迎来的2025年服贸会,首钢园服贸会5.0版将打造全域会展新生态。利用首钢园北区近3平方公里区域内的工业风貌和冬奥遗产,打造花园式、聚落式的会展新生态。优化空间布局、组织服务贸易特色活动,强化贸易职能,打造更高国际水准的服务贸易盛会。

服贸会5.0版场馆改造提升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新空间。充分利用首钢园北区近3平方公里区域,让城市、园区、滨河的活力人群有效聚集、互联互通、相互赋能。服贸会核心区展览展示面积超10万平方米。其中,四高炉作为服贸会的国门会客枢纽,高标准打造峰会会场,满足千人以上会议、各类主题论坛及转播等功能需求,彰显环境友好和人文形象,整体打造具有大国气派的国际场馆。二烧结风机厂房改造为服贸会新闻中心,总建筑面积超4400平方米,为媒体采访报道服贸会提供保障,成为工业遗存活化利用的新亮点。园区会议空间总面积1.81万平方米,通过开放绿地、公共空间等形式,实现人与人畅快交流、人与场景融合互动,有效提升了人们的参会体验。

二是优服务。首钢园运营服务中心(IOC)系统整合展会区域人流、车流、交通等数据并实现集中调度,“AI尚首钢园”小程序统一承载场馆、停车、餐饮、商铺、酒店、公交地铁、卫生间、出入口等服务信息,实现服贸会区域“一站式查询、全流程引导”。园区餐饮点位70处,餐位数1.2万余个,满足用餐需求。优化停车场设置,可用车位总数超过1万个。展会期间,在地铁一号线古城地铁站和P2停车场设摆渡车,在园区开通双层观光巴士,满足快速接驳和游览园区的需求。

三是激活力。服贸会期间,首钢园内将举办各类配套活动近20场次。其中,中国国际糖果季活动通过多个特色主题活动营造甜蜜艺境,集展览、体验、消费于一体,打造全新的网红打卡地。首钢滑雪大跳台“顽酷心跳塔”项目,营造出“体育+”新消费场景。新编现代京剧《百年首钢》暨经典剧目演出将作为服贸会期间重点夜间活动对外演出推介。此外,首钢将在3号馆服贸会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题设置展位,全方位展现首钢园高质量发展的进阶之路。

——未来首钢园将打造成什么样子?

“会展小镇!”

2025年是服贸会举办地址和时间“双固定”元年,即:从2025年起,服贸会采用“一会一址”模式,集中在首钢园举办,实现单一会场运营;同时固定举办时间,每年9月第二周的周三开幕,会期5天。首钢园全面承接服贸会功能,扎实推进服贸会5.0版场馆改造提升,积极筹划会展小镇长远规划,打造全域会展新生态。

作为中国首个以工业遗存为核心打造的会展综合体,首钢园会展小镇依托服贸会永久会址优势,以首钢北区近3平方公里为核心,创新构建了“展会+产业+消费”三位一体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园区在完整保留高炉、冷却塔等标志性工业设施的基础上,通过智能化升级,赋予其现代化会展功能。2025年,随着服贸会5.0版场馆全面启用,这里已成为集专业展览、文旅体验、商业消费于一体的城市复兴新地标。

面对服贸会永久会址落地的历史性机遇,首钢集团大力推动园区系统提升。对标瑞士达沃斯小镇、伦敦国王十字街区和伦敦奥林匹克公园等国际优秀案例,提出“都市链接”和“尺度优先”策略,将中央轴线叠加广场街道形成“一环六轴”小镇空间结构,主要轴线节点串接成环,形成小镇特色产业板块,打造极具吸引力和体验感的消费场景、友好怡人的洽谈空间和充满活力的城市街道。创建“城水链接”,建立会展小镇与滨水空间的路径关联,让城市、园区、滨河的活力人群有效聚集,互联互通,相互赋能,打造中国特色、北京特点、历史与文化相结合的“会展小镇”。

围绕“首钢园服贸会永久会址核心区改造方案”,遵循“先规划、后建筑”“先空间、后建筑”的理念,按照中央十字绿轴生态空间结构,结合四高炉、一焦炉、制粉车间、高道料仓等工业遗存织补会议展览建筑,创建活力洽谈交流外部空间,注重以人为本,突出工业风貌独特优势,注重工业遗存活化利用和服贸会场馆有机融合。核心区改造方案有机融入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注重空间关系、色彩搭配,彰显首都特点、时代风貌,打造百年经典。按照总体工作进度,2025年服贸会闭幕后,将启动首钢园会展小镇建设。

复 兴

2025年服贸会正式迈入“一会一址”时代,永久会址落户首钢园。这是对首钢园过去四年成功承办服贸会的高度认可,也是基于首钢园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独特的场地优势以及日益提升的综合服务能力。

——服贸会“邂逅”百年首钢园,有什么带动作用?

“全面复兴!”

当服贸会的国际商流涌入首钢园,这座百年工业遗址正经历着再一次的凤凰涅槃。首钢园以“工业迪士尼”的身份重获新生,推进工业遗存、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继续在新时代前行。

文化复兴——当“服贸会LOGO”跃上四高炉顶端,独特的文化地标已经形成。作为国家级展会与工业遗存的双向赋能典范,服贸会为首钢园的文化复兴按下加速键。这个曾见证中国钢铁工业辉煌的“钢铁巨人”,通过工业风会展空间改造、数字文化业态植入和国际级活动IP孵化,实现了从展会场馆到文化地标的华丽转身。焦侧除尘、空压机室等工业设施被改造为多功能会展空间,四高炉升级为会展综合体,二烧结风机厂房改造为服贸会新闻中心,刀具车间、修理车间变为会议场所,高道料仓、风机房等转型为餐饮空间,实现工业风貌与现代功能的深度融合。通过开放式绿地、火车广场、鱼雷罐车等工业景观小品,实现景观结构创新,塑造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沉浸式体验的文化符号。服贸会激活了历史厚重的首钢园工业遗址,首钢园更以“工业文化”缩影的姿态输出新时代的文化价值,成为北京城市更新的标杆性文化符号。

生态复兴——作为“双奥之城”的绿色地标,首钢园通过服贸会实现了工业遗址与生态文明的共生共荣。在首届“ESG首钢日”活动中,首钢向全社会发出“绿动首钢 山海共兴”口号。园区内的架空管廊被改造为“空中步道”,串联起群明湖、秀池等水域,形成“一轴四廊”的生态骨架;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和“海绵城市”等理念,引入应用光伏发电系统,将建筑垃圾转化制成透水砖进行铺装,工业除尘池变身湿地公园,吸引30余种鸟类栖息……园区通过生态修复、景观生成、风貌塑造等方式不断焕发绿色生机,工业遗存保护利用和生态恢复有机融合,园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品质得到持续提升,首钢园成为工业遗存场地生态恢复典范、绿色转型示范区,写了“会展碳中和”的中国方案。

产业复兴——自服贸会进驻首钢园,这里逐渐成为产业集聚的强大磁场,实现了从大会举办地迈向产业新高地的转变。借助服贸会搭建的国际交流平台,大量国内外优秀企业、前沿技术和高端人才汇聚于此。首钢园紧紧抓住这一契机,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服务贸易相关领域,大力培育和发展数字经济、文化创意、金融科技、体育产业等新兴产业。截至目前,入园企业已超千家,其中国高新、专精特新、瞪羚等企业资质超过180项,形成了以科幻、元宇宙、游戏、电竞、虚拟现实等数字空间产业为主的产业矩阵。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揭牌,全市首个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落地,首钢园正加速向千亿级科技创新产业集群迈进。昔日钢铁厂蜕变为“国际会客厅”,构建了“后工业时代”的产业复兴样板。

活力复兴——从服贸会全球峰会到露天音乐会,首钢园全年超千场活动覆盖“四季昼夜”,填满工业遗迹的每个角落。服贸会期间,首钢园迎来大量参展商、专业观众和普通游客,四届服贸会累计入园客流超130万人次,带动首钢园年游客接待量跻身北京市景区前十。2024年相关活动拉动销售额约5.8亿元,将活动流量转化为活力和经济增量。网红地标三高炉和首钢滑雪大跳台成为打卡顶流,一高炉元宇宙中心和滑板公园等新业态吸引着Z世代,“两轴—两区—两湖—多中心”夜景观格局升级,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游览体验。服贸会为首钢园注入了现象级活力,这里既是国际会客厅,更是全民娱乐场,成为充满魅力与活力的城市新地标。

2025年服贸会即将到来,这片承载着工业文明记忆的土地早已习惯蜕变。它记得1919年建厂走过百年征程;记得解放后的第一炉铁水照亮石景山;记得因2008年北京奥运会实施“史无前例”的停产搬迁,那片寂静兑现了“绿色奥运”的庄严承诺;记得2022年北京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拔地而起,那道“最美天际线”慰藉了首钢人转型的信心。此时,雨燕振翅掠过首钢园,衔来服贸会的橄榄枝,这一刻工业锈带蜕变为服务贸易的“秀带”,首钢园与时代同向,亦与时代同行。

首钢集团将紧抓机遇,以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推进高质量发展,聚力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首钢高地、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首钢支点,不断提升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实验区发展能级,推动首钢园发展质量向更高效率、更有韧性、更可持续转变,全力打造更高国际水准的城市复兴新地标。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