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典型一面旗帜,一个好人一盏明灯。2008年以来,共有1.7万余人入选“中国好人榜”。为持续做好“中国好人”宣传选树,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
一个典型一面旗帜,一个好人一盏明灯。2008年以来,共有1.7万余人入选“中国好人榜”。为持续做好“中国好人”宣传选树,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
经过基层干部群众、各地文明办和相关单位推荐,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展示评议即日起正式开始,持续至9月14日。网友可通过搜索关注“凡事不凡”或“中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从首页下方菜单栏进入“事迹展示评议”页面参与活动。
宁德市
苏彭长、朱作芝
被推选为2025年第三次
“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见义勇为——
苏彭长:热心村民英勇无畏 跳入刺骨溪水救起两孩童
苏彭长,男,1969年10月生,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棠口镇棠口村残疾人联合会联络员。2024年11月15日,棠口溪千乘桥附近有两名儿童不慎落水。听到呼救声的苏彭长立即赶到现场,不顾寒冬溪水的冰冷,连衣服都没脱就跳入水中救人。在营救第二个孩子时,他的体力已严重透支,但凭着救人的信念,最终成功将两个孩子都救上岸。上岸后,他立即对昏迷的孩子实施急救,直到孩子恢复意识后,才离开了现场。
危急时刻 勇救落水两人
2024年11月15日13时许,苏彭长像往常一样,在棠口溪旁的千乘桥附近八角亭与同村村民闲聊。突然,一阵焦急的呼喊声打破了午后的宁静:“快来人,有两名小孩落水了!”苏彭长循声望去,二十米外的溪岸边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只见两个孩子正在水里沉浮,一个孩子双手乱挥,每挣扎一次身体都往深水区滑进一步;另一个稍小的孩子似乎已经挣扎得没了力气,只露出头顶。危急时刻,苏彭长立刻朝着溪边飞奔而去。寒冬溪水冰冷刺骨,苏彭长顾不上脱掉衣物,便毫不犹豫地跃入棠口溪,奋力朝落水者的方向游去。靠近岸边的落水孩子像抓住救命稻草似的死死攥住他的胳膊,指甲几乎嵌进肉里。“别怕,抓着我的肩膀!”他吼着腾出一只手托住孩子的腰,顺势托上岸后,苏彭长没有犹豫,再度转身去营救另外一名落水孩子。
此时,浑浊的溪水呛得他眼睛生疼,卷入深水区的落水孩子已沉入水中。苏彭长只能凭着刚才的记忆在水里摸索,终于抓住孩子的衣领。孩子的脸已经憋得青紫,嘴唇发白,失去意识。“必须立刻上岸!”苏彭长一边想一边拼命划水,他用胳膊夹着孩子的腋下,让孩子的头靠在自己肩上,奋力往岸边游去。连续的施救导致苏彭长体力耗尽,好在此时岸上村民伸出竹竿,将他们拉上了岸。上岸后,苏彭长为失去意识的孩子做了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孩子很快恢复了意识。在确认小孩安全后,苏彭长离开了现场。
凡人善举 守护生命之光
“老苏是个‘热心肠’!”“老苏,他是个好心人。”提及苏彭长,周边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在屏南县棠口镇,苏彭长跳水救人的故事,成了邻里间传颂的佳话。回忆起当天的惊险场景,苏彭长说:“当时情况太紧急了,根本来不及思考,一心只想把孩子救上来。”其实,这并非苏彭长第一次救人。2012年,在家附近的河流中,他也曾成功救起过一名落水男孩。如今,当年的男孩已经20岁,成为一名大学生。“看到这些孩子能健康成长,重新充满活力,我打心底里感到高兴。”谈及自己的救人经历,苏彭长的话语朴实而真挚。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任何人遇到都会出手的小事。但他的善举,早已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身边人。
苏彭长勇敢救下落水儿童的行为,不仅挽救了两个孩子的生命,也守护了两个家庭的完整。他的善行就像春风细雨,在人们心中播撒下善良的种子。
孝老爱亲——
朱作芝:村妇22年如一日照料患病爱人
朱作芝,女,1953年8月生,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芹洋乡广地村村民。二十多年来,朱作芝精心照料双目失明并瘫痪在床的丈夫,用柔弱的肩膀撑起整个家庭,成为丈夫的“眼睛”和“手脚”。这份日复一日的坚守和付出,让朱作芝成为当地孝老爱亲的典范,她的故事在邻里乡亲中广为传颂。
命运骤变,柔弱身躯撑起困境家庭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打破了朱作芝一家的平静。丈夫李成发患上神经性血管堵塞,双目失明。这位曾担任生产队队长、治保委员的老党员,一夜之间跌落人生谷底,脾气变得暴躁易怒。面对绝望的丈夫,朱作芝紧紧握住他的手:“你看不见了,以后我就是你的眼睛。”自此,她用行动兑现这句承诺,开启了22年的守护之路。
孩子们都在外打工了,朱作芝就独自承担起护理重任。李成发在家中摸索时常撞得浑身淤青,朱作芝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耐心陪在丈夫的身边,像教孩子学步般,一遍又一遍带他熟悉环境。因为不识字,她就靠记忆药瓶颜色辨认剂量,按时喂丈夫吃药……随着时间推移,多种并发症接踵而至。2015年,李成发彻底失去自理能力,瘫痪在床。每天多次换洗被弄脏的被褥,即便累得直不起腰,朱作芝也从未有过一句怨言。
风雨相守,细微之处尽显人间大爱
卧床病人的护理容不得半点马虎。朱作芝每天每隔两小时重复一次为丈夫翻身、擦身、处理大小便。为防止褥疮,她自学护理知识,将床褥打理得一尘不染;为了让丈夫吃得营养,她变着花样做饭,自己却总以馒头咸菜充饥;夜晚只要丈夫稍有动静,她立刻起身查看,二十多年来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长期操劳,朱作芝患上腰肌劳损、高血压,但她却说:“只要他好,我累点不算啥。”面对丈夫偶尔的坏脾气,朱作芝总是轻声安慰:“没关系,不管遇到什么,我都会照顾你一辈子。”这句朴实的承诺,逐渐抚平了李成发心中的焦虑。如今,他脸上重新绽放笑容:“有这么好的老婆,还有什么不知足?”
朱作芝夫妇至今仍住在老房子里,家具简朴,却窗明几净。村支部书记杨道辉说:“床上、家里一点异味都没有,真不知道她是怎么坚持下来的。”邻居们也感叹:“照顾一个月容易,坚持二十多年太难了。”
22年来,8000多个日日夜夜,朱作芝用实际行动,让平凡的生活展现出人性的美好,也让“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承诺,在岁月中显得格外珍贵。
如
何
参
与
方式:
参
与
方
式
进入确认页面→ 点击“我评议”选择快捷标语或键入想说的话后→点击“向他们学习”
即评议成功!
即评议成功!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