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柏林球馆里,小胖子反手一板爆冲,观众嗷地一声,啤酒都洒隔壁人裤子上了。
国乒王牌跑德国打“工”?
真香。
柏林球馆里,小胖子反手一板爆冲,观众嗷地一声,啤酒都洒隔壁人裤子上了。
隔着屏幕能闻到那股麦芽味。
很多老球迷纳闷:乒超空座一大半,德甲却像开演唱会,区别在哪儿?
一句话——俱乐部真能当俱乐部用,不用天天“完成任务”。
主客场是第一步
想没想过,许昕去哈尔滨打客场,球迷坐着热炕头啃红肠看球是什么画面?
德甲每周末换城市,小酒馆贴着球星海报,公交车身刷俱乐部队徽,当地娃娃放学直奔球馆追星。
城市名片不是靠宣传片,是一场球接一场球打出来的。
票价没天价,最便宜的站票十几欧,学生党零花够得着。
球迷先养成习惯,再谈情怀。
赛程别互相打架
乒超常被吐槽:同一天四场同时开打,直播平台切得手忙脚乱。
德甲把轮次锁死,周五晚黄金档只安排一场,全国镜头聚焦。
转播权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说白了,别自己卷自己。
升降级悬着,谁敢摆烂?
当年甲A为了国家队保奥运,摁下暂停键,赞助商跑得比球员还快,七年亏掉七亿。
乒乓球可别学那糊涂账。
樊振东这次效力的萨尔布吕肯,年年为保级拼命,当家球星也得拼汗,球迷才买账。
没有降级,只有无穷尽“锻炼新人”,球市早晚凉凉。
最敏感的,是账本
足球那边前赴后继进去喝茶,根源就是把联赛当提款机。
乒超好在成绩硬,可暗雷也有:某队赞助款先绕去地方协会再进俱乐部,签字费打给个人卡……谁敢说不会炸?
德甲的教训早摆那儿:所有合同模板公开,工资帽透明,球员签字前都能看到俱乐部长达三年的现金流预测。
把账先晒晒太阳,霉菌就活不了。
小胖若真回来当掌门,个人建议别整套照搬。
德国城市密度高,高铁两小时转一圈,我们幅员辽阔,照搬主客场光差旅就拖垮小俱乐部。
可以先把“区域赛+周末决赛圈”当过渡:长三角、珠三角各自打完循环,前四杀进上海总决赛,既保票房也不折腾球员。
别忘了先把校园球票降到一顿奶茶钱,让孩子们习惯“周末去看球”而不是“周末补课”。
最后,一句话送给熬夜看德甲的球迷:别只羡慕人家热闹,咱们也能家门口嗨,只要别把联赛再当行政任务的附属品。
樊振东的拍子已经给出示范,就看后面的人敢不敢抄作业。
来源:小小强的体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