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捉住4家加油站用软件作弊坑顾客,非法获利的加油站就这么几家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9 12:00 2

摘要:9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组行政处罚信息:4家加油站通过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而非法获利超3000万元。4家加油站的涉案加油机和非法收入被没收,同时分别受到罚款处分。

9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组行政处罚信息:4家加油站通过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而非法获利超3000万元。4家加油站的涉案加油机和非法收入被没收,同时分别受到罚款处分。

这4家通过破坏计量器具而非法获利的加油企业包括伊金霍洛旗宏利加油站、达拉特旗召南石油制品有限公司、达拉特旗召南石油制品有限公司旭宸营业部、达拉特旗海通石油经销有限公司。

4家被查处的企业破坏计量器具的手段相似,都是通过安装“贝林油站管理系统”作弊软件,可随意操控修改加油机计量数据,构成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的违法行为。通过操控加油机计量数据,这几家加油企业获得了巨额的非法收益,其中伊金霍洛旗宏利加油站涉案数额最高,违法所得居然达到2067万余元。

这4家加油企业除了被没收违法所得和涉案加油机之外,每家都被罚款1300元。这点少的不能再少的罚款,与数百万甚至两千多万元的涉案额相比,这点罚款就像酒席上“罚酒三杯”,而且还是于法有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六条规定,“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和伪造数据,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责令其赔偿损失,没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这也叫处罚?也许制定这条法规的时候,考虑的主要是市场上卖菜卖肉的小贩,没想到加油企业里会出现如此巨贪,否则怎么会有2000元的罚款限制呢?

这次鄂尔多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理的加油企业是4家,那么,通过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并以此非法获利的这仅有4家吗?现实的情况肯定不会这么乐观。事实上,加油企业通过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并以此非法获利的做法早就出现过,而且为数众多。早在2023年,内蒙古曾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打击加油机计量作弊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共检查加油站2114家,立案27起,责令整改16家,没收加油机8台,罚没款1186.93万元。当时,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组织技术专家和执法人员进行了技术攻关,掌握了各种品牌加油机的作弊方法和软件指令,有效破解了一些加油站通过更改主板数据、管理软件等进行作弊的手段。

据报道,从2023年8月开始,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公安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在全国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综合治理加油机作弊专项行动,截至2024年5月,全国共查办加油机作弊案件1249件,涉案金额20.02亿元,罚没金额6.97亿元。

两年时间过去了,虽然主管部门查办加油站计量作弊案件破解能力不断提高,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加油市场上计量作弊的现象一直没有绝迹。今年8月,在四川省成都市发生一件油箱总容量50升的小车加油,油枪却显示加注了67.96升汽油。车主提出质疑,加油站却置之不理,表示只认油枪数据,坚持按67.96升收费,事情一时传遍网络,几乎尽人皆知。

加油机作弊案件为什么屡禁不止?因为暴利驱使,也因为违法代价太低。通过作弊软件操控加压设备,即使市场监管方面的专业人员也不易发现,被普通的司机用户发现的可能性就更小。通过破坏计量器具的精确度而获利,把利益的侵蚀分散到众多用户身上,每个用户受到的侵害都是一个较小的数额,很难察觉。对于加油站而言,却是蚂蚁搬家、日积月累,非法所得成了几十万、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规模。而一旦事发,罚款又限定在2000元以内,这就有了几分鼓励作案的味道。收益甚巨而风险不高,谁能扛得住这样的诱惑?

为了改变加油机作弊案件屡禁不止的现实,有必要加大惩罚的力度,一旦发现,就让他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提高罚款的额度,降低追究刑责的门槛,给法律的红线通上高压电,让觊觎非法获利之人虽然贪心却不敢伸手伸手就要面临沉重的代价!

外企海湾石油进入中国市场后,挂出了这样一条标语:“一升就是1000毫升”,意思是告诉车主,他们计量是靠谱的,一毫升都不会少给你。他们还设置了加油量杯,以供司机验证其加油量足不足、准不准。国内的加油企业,尤其是网点众多的三桶油,能不能也学一学人家的诚信与透明呢?

来源:满子典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