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70年代|八十年代曾经是天津“第一高”的地标建筑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9 03:02 4

摘要:9月初的“上合峰会”让天津着实火了一把,最近逛街时发现劝业场修建了“新穹顶”,记得去年带老妈逛滨江道时看到劝业场停业还心情失落,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旧貌就要换新颜啦!

9月初的“上合峰会”让天津着实火了一把,最近逛街时发现劝业场修建了“新穹顶”,记得去年带老妈逛滨江道时看到劝业场停业还心情失落,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旧貌就要换新颜啦!

从小到大我曾经无数次走进劝业场,竟然不知道其楼顶还有一个“天外天”存在。这次重新翻修就是还原老劝业场的风貌。曾听过“南有上海大世界,北有天津八大天”的说法,这“八大天”指的就是民国时期劝业场八处著名的文化娱乐场所,曾是老天津人的集体记忆。

“天外天”是八大天之中的“空中篮球场”,人们曾在此打篮球、跳马……很难想象,民国时期天津市民的休闲生活是如此超前,富有活力,高大上的即时感。劝业场在天津人心中,已不仅仅是座地标性的老建筑,还饱含着浓浓的忆旧情怀。

小时候我的托户家住“营口道”,母亲每天带着我乘坐91路公交车从渤海大楼站下,这个外观高大挺拔的大楼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很深的印象。大楼外墙用的是厚实而美观琉缸砖,外观宏伟、色彩鲜明,第三批入选到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名录中,也成为天津著名的地标。

1974年,母亲和我在渤海大楼前

让我难忘的是,渤海大楼一层外卖窗口的“巧克力维夫饼干”,那是我小时候吃过的最高级、最好吃的零食。因为价格不便宜,母亲只在发薪日给我买一袋。长大后,为找寻记忆中的味道我买过国内外很多品牌的维夫饼干,但是再也找不回那种酥脆、甜蜜的口感,那种感觉只停留于八十年代。

在老胜利路有一座现在看来不算高的“高楼”,但是在八十年代可是作为第一高楼的地标存在。大名鼎鼎的“东芝大楼”想必很多老天津人都知道。最开始,这幢13层楼的建筑外墙是黄色的,那时候还叫SONY大楼,属于外贸总公司。一楼的进口家用电器专卖店里专售日本进口家电,像日立、松下、东芝等,品类涉及音响、电视机、电冰箱、照相机等,这些大牌的进口商品不但价格高,而且一机难寻,需要有钱有指标才能买到。

在东侧楼顶有一个硕大的霓虹灯,是日本东芝的广告牌,天津人便叫它“东芝大楼”了。那时东芝做的广告天天播放,被调侃成各种版本,甚至出现在李文华的相声里。在小朋友中流行的版本是:“偷去吧,偷去吧,新时代的偷吃。”记得东芝大楼里有一个牌子写“出国人员服务中心”,母亲告诉我:出国人员拿着指标在这儿可以低于市价买彩电等,我当时很是艳羡。

位于南京路和营口道交汇处的天津市经济联合中心大厦建于1986年,是一座高达100米的建筑,也是天津第一座百米建筑,其造型雄伟,排面拉满,夜晚霓虹灯闪烁,在繁华的商业区屹立,代言着天津的繁荣与活力,是不可或缺的城市地标。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117大厦”以596.5米的惊人高度成为天津第一高楼。让我叹为观止的是城市建设的脚步日新月异,百米高楼鳞次栉比,早已司空见惯。随着上合峰会在天津的召开,进一步拉开了天津城建的新画卷。

这个夏天,我陆续逛了津湾广场、天美艺术街、荐福观音寺和南翠屏公园等地方,所到之处的城市风貌变化非常大,高楼林立、公园众多,不少老建筑都改变了模样,变得“洋气”起来,作为在这里生活了半辈子的老天津人,看得我有点懵。

文中图片部分来自于网络

来源:大媛日记

相关推荐